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伊通盆地新近纪以来的反转构造特征

唐大卿 何生 陈红汉 李楠 于连香 孙咏梅 石油学报 2009年第04期

摘要:郯庐断裂带于新近纪以来呈现强烈的挤压和逆冲活动,使伊通盆地相应地遭受了挤压而反转,盆地西北缘和东南缘地层被强烈抬升和剥蚀并形成逆冲断层、断褶带及断隆带等一系列反转构造。反转构造在盆地西北缘和东南缘具有显著差异性:在盆地西北缘形成宽2-4km的断褶带,该带可能是一个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具备良好成藏条件,油气勘探重点应在褶皱带浅层和逆冲断层下盘;在盆地东南缘尖山和万昌等构造带则形成拱张性断隆带,对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起破坏作用,应该寻找深层和构造带斜坡部位的油气藏。反转构造的成因主要为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产生的弧后扩张作用及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挤压作用,还与盆缘刚性块体隆升及侧向挤压作用有关,盆缘刚性块体的分布位置及隆升强度对盆地反转构造的平面展布特征及反转强度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伊通盆地新近纪反转构造逆冲断层断褶带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松原13800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石油学报

北大期刊

¥1920.00

关注 22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