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松辽盆地幔源CO2分布规律与运聚成藏机制

鲁雪松 宋岩 柳少波 马淑芳 魏立春 石油学报 2009年第05期

摘要:对CO2碳同位素组成和^3He/^4He值分析表明,松辽盆地高含CO2天然气藏中的CO2皆为幔源成因。在对已发现含CO2天然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松辽盆地CO2在含量、层系和平面上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CO2在含量上具有"两端元"的分布特征;受区域盖层和储层性质的控制,在层位上,CO2主要富集于营城组和泉四段;在平面上,CO2呈多个点状或狭长带状局限分布,其平面分布明显受控于深大断裂,与基底大断裂和火山岩体具有较好的伴生关系。幔源CO2运聚成藏机制可概括为:深部热流底辟体的顶部是CO2的储集库,基底大断裂向下收敛于拆离带并沟通CO2气源,CO2通过基底大断裂和古火山通道向上输导,并在适当圈闭中聚集成藏。运聚通道组合类型决定了气藏中CO2的含量及含CO2天然气的赋存层位,幔源CO2的运聚通道可划分为3种组合类型。建立了松辽盆地含CO2天然气藏的"三阶段"成藏模式。

关键词:二氧化碳幔源成因分布规律运聚成藏机制成藏模式

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北京10224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石油学报

北大期刊

¥1920.00

关注 22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