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石油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5.1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石油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创刊时间:1980
  • 国际刊号:0253-2697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724
  • 国内刊号:11-2128/TE
  • 邮发代号:80-110
  • 全年订价:¥ 192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地质勘探
  • 油田开发
  • 石油工程
  • 综述
  • 夭折大洋盆地构造演化及充填特征探讨——以南海双峰盆地为例

    夭折大洋盆地是陆缘裂谷盆地向大洋盆地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盆地类型,其特点是洋壳基底已经形成,但很快就停止扩张而转入坳陷。以南海双峰盆地为例,探讨了夭折大洋盆地的构造演化及沉积充填特征。研究表明,这种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包括陆缘断陷、洋壳扩张和坳陷3个阶段。断陷期为陆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目前这套地层分布于靠近盆地边缘的部...

  • 苏北盆地上白垩统泰州组油气成藏期综合分析

    苏北盆地是中国东部唯一在上白垩统泰州组发现烃源岩的盆地,对其成藏期的研究是油气成藏模式和富集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其中东部上白垩统泰州组的埋藏史、热演化史和生烃史进行了数值模拟,对48件储层样品的流体包裹体岩相特征进行了观察及均一温度测定分析。研究认为,泰州组经历持续沉降—短暂抬升—再沉降的过程,发育3期烃类包裹体,而抬升和...

  • 松辽盆地北部姚家组底界面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

    以松辽盆地北部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和钻井资料分析为基础,对其姚家组底界面特征展开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界面之下的地层内发育了4组近NNE走向长距离延伸的微幅褶皱带,并且这4组褶皱带的隆起幅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小;沿该界面发育了东薄西厚的红色古土壤层;古生物资料也显示界面上下有明显的物种组合突变现象。地球物理、沉积、古生物等...

  • 断裂系统对碳酸盐岩有效储层的控制及其成藏规律

    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是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层系之一,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和保存与次生孔-缝-洞的演化有密切的关系。地层不整合和断裂系统是影响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根据断裂系统的不同性质及其影响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演化和诱发溶蚀的不同机理,研究了4种断裂系统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影响:①断层性质反转对碳酸盐岩储层形成和油气成藏的影响;...

  • 大庆油田西部地区姚一段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模拟

    在总结大庆油田西部地区姚一段石油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方法,利用盆模技术模拟了盆地的演化过程和烃源岩生、排烃史,恢复了明水期末—依安期初烃源岩的供烃量和姚一段顶面油气运移的动力条件;根据对各类输导通道的分析,建立起该时期以砂岩输导层为主的输导格架。采用以逾渗理论为基础的油气运聚模拟方法,对供烃量、运移动力...

  • 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凹陷生烃灶独立性研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安达凹陷毗邻松辽盆地北部的三肇凹陷,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近年安达凹陷中浅层已经显示出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多年来,油源问题制约着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本文通过平衡剖面方法,开展安达凹陷与其南部三肇凹陷、北部黑鱼泡凹陷、西面大庆长垣、东面明水阶地等周边构造带演化关系的对比研究,结合地球化学指标,提出安达向斜在构造上是一个独立...

  • 湖相泥质烃源岩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对地层层序、地震相、沉积相、地化分析实验数据以及热演化程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泥质烃源岩的有效方法。在层序地层格架下,以重构声波时差曲线为约束,反演出各沉积相带下的烃源岩分布;采用盆地模拟技术,外推出无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o)值井区的Ro数据,经由中子、深侧向电阻率和密度测井曲线获得的成熟度指数的校正后,得出各井的Ro...

  • 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地区分析

    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富含有机质页岩。作为页岩气的源岩,该套页岩在盆地内分布广泛,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热演化程度高,生气潜力大;作为储层,页岩中孔隙和裂缝发育,为页岩气提供了充足的储集空间,并且等温吸附实验也表明,页岩具有较强的气体吸附能力;由于页岩的致密性及抗构造破坏性,本地区构造条件满足页岩气成藏要求。...

  • 川东北高含硫化氢气藏中储层沥青的特征

    川东北普光气田和毛坝气田高含硫化氢气藏中储层沥青显微镜下光学特征、沥青反射率值及S/C原子比均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这说明在由古油藏原油高温热裂解形成现今气藏的过程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反应不充分。同时,飞仙关组和长兴组气藏中硫化氢相对含量与烃类气体组分及碳同位素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进一步说明TSR反应还没有明显波及到烃类...

  • 川东—渝北黄龙组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系统

    通过对川东—渝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储层的成岩作用方式、成岩演化序列和相对应的地质作用产物、组合及稀土元素和碳、氧、锶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按"水文体制"将黄龙组划分为不同成岩阶段的孔隙水、压实卤水、大气水和温压水4个成岩系统。各成岩系统流体来源、性质、水-岩石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对储层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与储层发育...

  • 沾化凹陷沙河街组砂岩透镜体表面与内部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差异及其成因

    对沾化凹陷沙河街组不同分布模式的砂岩透镜体内部和表面砂岩和泥岩的密集采样进行了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分析,探讨了砂泥岩界面附近与透镜体内部的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表明,这种差异随透镜体的埋藏深度以及砂岩、泥岩各自的厚度变化而变化。无论是孤立式透镜体,还是叠加式透镜体,当砂体厚度超过2m、泥岩厚度超...

  • 川西北地区泥盆系油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采用色谱(GC)、色谱-质谱(GC-MS)及同位素分析(GC-IRMS)等技术,系统分析了川西北竹园坝地区泥盆系油砂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川西北竹园坝地区泥盆系油砂岩抽提物氯仿沥青"A"的δ13C值和各族组分δ13C值都低于-30‰;油砂岩抽提物饱和烃色谱呈驼峰状,除残留部分环烷烃外,绝大部分正构烷烃和支链烷烃均已消失;芳烃含量很低,主...

  • 海拉尔盆地碳钠铝石—柯绿泥石—钠板石三元共生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运用岩石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精细结构分析,在海拉尔盆地白垩系南屯组凝灰质砂岩和沉凝灰岩中发现三元共生的碳钠铝石—柯绿泥石—钠板石组合。这三种矿物共生构成火山凝灰质蚀变的特征矿物组合,是同生期古火山事件的可靠沉积和成岩后生蚀变记录,也是火山凝灰物质成岩后生条件由酸性过渡到碱性的古环境转变的标型记录。而且伴生的凝灰...

  • 基岩油气藏裂缝性储层的成像测井评价及裂缝预测

    基岩油气藏裂缝性储层具有复杂的储集空间和储层非均质性,为了实现对基岩油气藏的储层精细评价和裂缝预测,以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将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地震资料与地质理论相结合,对研究区的7口井进行了裂缝及孔洞分析、现今地应力与裂缝有效性分析和储层裂缝定量评价,综合预测了裂缝发育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古生界变质岩地层中基本以基岩...

  • 地球化学技术在天然气流动单元研究中的应用——以邛西须二气藏为例

    为了有效划分非均质性较强的致密砂岩储层流动单元和碳酸盐岩储层流动单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储层内流体提供的流动单元信息出发,以邛西须二气藏为例,在同一流动单元内流体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原理的指导下,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交会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将邛西须二气藏划分为4个流动单元,分别为北断垒流动单元、南断高流...

  • 马岭油田北三区河流相储层构型综合地质研究

    依据Miall河流相储层构型理论,综合应用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和油藏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长庆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1储层构型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Miall构型要素划分方案,将延101划分为河道、废弃河道、溢岸及洪泛平原细粒沉积4种构型要素,各构型要素间存在复杂的组合关系。具体表现为:多期河道侧向叠加,堤岸砂体位于砂体的边缘,两条河...

  • 海上中低黏度油藏早期注聚合物见效特征研究

    早期注聚合物的见效特征以及判别标准是目前海上油田实施早期注聚合物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将数值模拟与现场动态相结合,对以渤海油田LD10-1为代表的中低黏度油藏进行了早期注聚合物含水率曲线变化特征研究。中低黏度油藏早期注聚合物的含水率曲线形态取决于注聚合物时机界限,有漏斗型和无漏斗型两种变化形式。聚合物驱前水驱注入量大于0.035 6P...

  • 天然裂缝性油藏的离散裂缝网络数值模拟方法

    针对裂缝性油藏中大裂缝、微细裂缝和孔隙等多种储渗介质共存的现象,将大裂缝作为控制流体流动的一维实体,组成离散裂缝网络,进行显式表示,将孔隙和微细裂缝组成的系统作为基岩介质,建立了天然裂缝性油藏两维两相数值模拟模型。采用加权余量法,建立有限元方程并进行了求解。对油藏有无裂缝及大裂缝的方位、长度和分布对水驱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醇诱导盐沉析技术对高温高盐油藏的调剖作用

    西部某油田埋深为4 880m,根据其油藏流体高矿化度的特性,采用醇诱导盐沉析技术,对该油田高温高盐油藏水驱油剖面进行了调剖实验,以扩大波及系数,提高原油采收率。依据盐沉析量和单位结晶量两个参数对注入体系进行筛选,同时采用扫描电镜,粒度分析仪和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对最优体系的结晶颗粒微观结构、粒度分布、压力分布和提高采收率情况进行了分...

  • 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研究

    在修正Blake-Kozeny方程的基础之上推导出了非牛顿幂律型流体驱油的分流量方程、前缘运动方程,并根据推导的驱替前缘运动方程建立了视黏度与注水倍数关系以及平均含水饱和度与末端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式,考虑了聚合物溶液稠度系数H、幂律指数n、不可波及体积、岩石物性以及实验驱替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得到了新的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算例结...

  • 反褶积法在气井早期地层测试解释中的应用

    提出了利用反褶积算法进行试井解释的方法,研究了试井解释方法反褶积算法的求解过程。以DN1气田DN11井完井测试资料为例研究了反褶积方法在早期地层测试资料解释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反褶积方法可以综合整个测试过程的所有产量、压力信息,从而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地层测试资料的所有信息。通过反褶积曲线正确确定了DN11井试井解释模型,求得了基岩-...

  • 润湿性对模拟原油微尺度流动和渗流的影响

    考察了流体在不同润湿性条件下在低渗透多孔介质微米量级孔喉中流动的渗流特性,实验研究了模拟原油(航空煤油与胜利油田原油以5∶1的体积比配制)在内径为14.9μm、5.03μm、2.05μm的亲水和憎水微圆管中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模拟原油在5.03μm和2.05μm亲水和憎水微管中的流动均出现了明显的微尺度效应,流动规律均偏离经典理论,且模拟原油在亲水微...

  • 高密度水基钻井液高温高压流变性研究

    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属于较稠的胶体-悬浮体分散体系,固相含量大,固相颗粒分散程度高,自由水量少,在深井高温高压条件下流变性容易失控。以室内研制的抗高温高密度淡水基和盐水基钻井液为基础,采用Fann50SL高温高压流变仪对钻井液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流变性的主要因素。随着温度升高,淡水基钻井液...

  • 易漏失地层承压能力分析

    随着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勘探井作业数量的增多和井深的不断加大,因漏失引起的复杂情况不断增多。为了顺利钻达设计深度,施工中常常需要采用人工承压手段检验和提高上部地层承压能力,以便能用较高密度的钻井液钻至较深的地层。实际的承压作业中,往往会遇到反复承堵但无法提高承压能力的情况,即现场常说的地层抗破裂强度不够。结合现场实践经验,对...

  • 油套环空放空防止气井井筒生成水合物技术

    基于气液两相流沿气井油管上升流动过程中质量和动量守恒及井筒传热机理,建立了压力和温度梯度耦合模型,并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数值求解。该模型中考虑了流体的焦耳-汤姆逊效应及环空介质和地层热物性沿井深的变化,分析了大牛地低渗低产D2-56气井环空介质换热系数和井筒总传热系数与套压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若井下安装封隔器,并将油套环空放...

  • 地层水在固井水泥中的渗透及对套管的腐蚀

    介质渗透是固井水泥发生各种腐蚀的必要条件,也是套管外壁发生腐蚀的首要条件。模拟固井水泥的实际应用环境,将套管钢嵌入G级固井水泥中,采用开路电位法和动电位扫描极化法,研究了含饱和CO2地层水介质在水泥中的渗透和套管的腐蚀。结果表明,动电位扫描极化法和半电位法都便于测定介质在固井水泥中的渗透时间。由极化曲线特征可知氯离子发生了优...

  • 工作液密度降低对水泥环界面胶结的影响

    固井后工作液密度的降低会造成水泥环与套管和地层脱离胶结,从而形成微环隙,导致水泥环的层间封隔失效。根据厚壁圆筒理论,建立了更符合水泥环受力状况的套管—水泥环—地层力学模型,给出了工作液密度降低对水泥环与套管及地层间所受到的应力位移计算式。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井深处,工作液密度降低值越大,水泥环受到的应力值越大,界面处越容...

  • 基于动态压力信号的管道泄漏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动态压力变送器能直接测量管道压力的动态变化,因而比基于普通压力变送器的管道泄漏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研制了一种应用于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的动态压力变送器,并介绍了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用动态压力变送器获取了管道的动态压力信号,利用经验模态分解的方法将信号分解为多个固有模态函数(IMF)之和,选择主要的IMF分量进行归一化峭度分...

  • 相控圆弧阵声波辐射器在井旁地层中产生的声场特征

    常规的单极子声波测井仪器无法对井旁地层的方位性质进行评价,多极子声波测井仪器有一定的方位测量能力,方位分辨率较低且反演地层性质时存在多解性。设计了一种具有方位辐射特性的声波测井相控圆弧阵声波辐射器,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对其在井旁地层中产生的声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拟声场的方位特征进行的分析表明:相控圆弧阵声波辐射器产生的...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