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石油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5.1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石油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创刊时间:1980
  • 国际刊号:0253-2697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724
  • 国内刊号:11-2128/TE
  • 邮发代号:80-110
  • 全年订价:¥ 192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地质勘探
  • 油田开发
  • 石油工程
  • 综述
  • 海拉尔盆地贝中次凹——残留型叠合小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的成功案例

    贝中次凹是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内的一个小型断陷,面积为260km^2,主体勘探面积仅110km^2,其下部为富含火山物质的残留断陷,上部为遭受严重剥蚀的断坳和坳陷。2005年以来,以残留型叠合断陷盆地勘探理念为指导,通过实施三维地震和不断深化地质研究,在贝中次凹探明了5 000×10^4t级规模储量,成为小凹陷获得大发现的成功案例。贝中次凹勘探经验揭示,"...

  • 塔南断陷陡坡带南屯组岩性油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基于地震、钻井、录井、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陡坡带南屯组岩性油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分析表明,塔南凹陷主裂陷幕发育的南屯组湖进体系域优质烃源岩控制了岩性油气藏的发育层段,烃源岩之下发育的低位体系域砂岩及与烃源岩同期发育的湖进体系域砂体最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塔南凹陷陡坡带表现出了明显的"沟谷控源、断...

  • 莺歌海盆地中深层天然气勘探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莺歌海盆地中深层天然气勘探面临3个关键问题:①强超压层系内天然气是否可以成藏;②中深层沉积体系复杂,优质储层分布规律不清;③储层评价和烃类检测技术遇到瓶颈,储层含气性不易识别。经深入分析近年中深层高温高压钻井和勘探实践,认为烃类气已在中深层聚集成藏,但储层物性较差,因此,寻找优质储层是当前天然气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策略...

  •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基底结构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南海北部陆缘地区中生代受太平洋板块对东亚大陆俯冲挤压作用,发生多期次不均衡隆升,表现为以琼海断裂和阳江—一统暗沙东断裂为界,基底呈现西老东新、侧向分块的3个阶梯式分布。而在垂向上则表现为不同分带结构特征,琼海断裂以西的琼东南盆地基底为两层结构,下部元古界,上部古生界,缺失中生界;琼海断裂与阳江—一统暗沙东断裂之间的珠江口盆地...

  •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珠琼运动二幕的构造—沉积响应及区域构造意义

    珠琼运动二幕是发生在珠江口盆地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的一次重大构造运动。通过对恩平凹陷的地震层序、沉积演化和断裂活动研究揭示,珠琼运动二幕的构造—沉积响应表现为文昌组与恩平组之间的区域性不整合面、盆地演化从断陷至断—拗阶段的变革、沉降中心迁移、新生EW走向断层和沉积体系整体转变等。结合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的研究,珠琼运...

  •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成岩相

    在综合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类型、成岩期次与成岩流体性质,得到:①研究区长8油层组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溶蚀、自生矿物的充填及破裂等成岩作用;②沉积相对成岩作用的类型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受古湖岸线位置控制的早期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是原生粒间孔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

  •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隆重召开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于2011年6月8—10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这次年会是在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科技盛会,其主题为"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中国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包括石油企业论坛、

  • 轮古地区碳酸盐岩洞穴型储层充填程度的测井评价

    碳酸盐岩洞穴型储层是塔里木盆地轮古地区奥陶系油气稳产、增产的基础,对于洞穴型储层充填程度的判断是评价该类储层是否具有储集空间和有效性的关键。由于该类储层自身的复杂性,使得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洞穴型储层充填程度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目前的研究仍处于对其充填程度的定性评价阶段。笔者在利用交会图法和判别分析法建立洞穴型储层充填程度...

  • 胶莱盆地莱阳凹陷莱阳组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

    以野外露头、岩心观察为基础,综合采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手段,对胶莱盆地莱阳凹陷下白垩统莱阳组碎屑岩储层基本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盆地构造活动、沉积特征、成岩特征研究了该碎屑岩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探讨了低渗透砂岩背景下优质储层的形成条件。研究结果...

  • 青藏措勤盆地下白垩统活动热流体与油气成藏

    对26块流体包裹体样品系统分析表明,青藏高原措勤盆地下白垩统郎山组、多尼组存在大量沥青及有机包裹体,证实盆地内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测温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5幕热流体活动,且均与油气运聚有关,其中以第2幕—第5幕的大量天然气运聚为主。结合盆地热演化史和沉积埋藏史,确定措勤盆地下白垩统有3期热流体充注,其时间分...

  • 地震沉积学在生物礁滩预测中的应用——以川东褶皱带建南—龙驹坝地区为例

    为减少常规方法预测生物礁滩的多解性,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主体思路,在分析建南—龙驹坝地区生物礁滩岩相模式与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将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引入地震沉积学,利用反演结果,并结合地震解释成果进行地震沉积学解释。依据生物礁滩的岩相模式,利用典型井生物礁滩的地震相与反演剖面特征建立生物礁滩识别模式,进行生物礁滩全区...

  • 生油增压定量模型及影响因素

    在考虑Ⅰ型干酪根烃源岩生油过程中孔隙水和油的排出、氢指数对生油的影响、生油作用产生的超压对孔隙水压缩和干酪根的压实作用、压实使石油密度变化等因素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生油增压模型,并通过生油增压物理模拟实验验证生油增压成因机制和生油增压模型。生油增压物理模拟实验结果显示Ⅰ型干酪根烃源岩生油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强超压,...

  • 中国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与管理体系

    以中国油气储量管理现状为背景,分析了中国油气资源/储量分类的基本原则、主要特点及与SPE等提出的石油资源管理系统(PRMS)的主要差异。并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储量管理体系的简要介绍,揭示了中国油气储量分类在企业层面的具体实践,这对深化中国油气储量分类理论研究,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均具有现实意义。

  • 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性实验

    通过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随孔隙流速的变化,研究了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临界缔合浓度(CAC)上,缔合聚合物溶液的阻力系数随孔隙流速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当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又开始下降;当浓度在CAC以下时,溶液的阻力系数随孔隙流速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缔合聚合物溶液的残余阻力系数随孔隙流速的增加先上...

  • 低渗透油藏不同流动单元并联水驱油

    为了描述低渗透油藏多层合注合采时,各层水驱效果差异、流体流动特征及分布规律,开展了不同流动单元并联水驱油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以新疆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低渗透储层为例,按流动层段指标由大到小将储层划分为五类流动单元,选取其中三类流动单元的9块天然岩心与1块人造岩心,组成4组并联模型,进行了水驱油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

  • 低渗透砂岩裂缝参数与应力场关系理论模型

    以低渗透砂岩为研究目标,借助于地质力学原理,从应力场和裂缝主要参数的关系入手,以裂缝开度、密度为桥梁,在适用性破裂准则优选的前提下,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的方法,建立应力—应变和裂缝开度、密度的力学模型,得到应力场-能量和裂缝参数的一套定量化方法。结果表明:能量方法和破裂准则相结合是建立应力场和裂缝参数力学模型的有效途径,当岩石...

  • 利用地层测试压力资料估算油层动用程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利用电缆地层测试器(FMT)资料估算油藏无水采油期剩余油饱和度,是其在油田开发阶段的重要应用之一。在引入油层动用程度和油层采出程度的概念之后,笔者提出一种确定无水采油期当前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新方法,即利用油层压力资料来估算剩余油饱和度。当油层处于无水采油期时,油层不含水,此时油层电阻率与原始油层电阻率变化不大,由常规电阻率计...

  • 新型聚胺页岩抑制剂特性及作用机理

    通过抑制膨润土造浆、屈曲硬度、耐崩散等新型实验方法,评价了新型聚胺页岩抑制剂SDA的抑制特性。结果表明,SDA的抑制性优于传统抑制剂KCl,并与国外同类产品Ultrahib相当。借助FT-IR、XRD、Zeta电位测试等实验分析手段,深入探讨了聚胺的强抑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低分子聚胺进入黏土层间后,解离出的铵离子交换出层间水化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中和...

  • 具有补给的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及动态预测

    传统的物质平衡方法将整个气藏当作一个容器,忽略了地层的非均质性以及渗流阻力,在使用二项式产能方程和物质平衡方程对非均质低渗透气藏进行早期动态预测时,指标总是偏向乐观。针对该问题,假设气藏被一低渗透条带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相对均质区块,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利用半透壁模型建立了具有补给的非均质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及动态预测理论模型。该...

  • 含冰甲烷水合物的应力与应变关系

    对含冰甲烷水合物试样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与其应力、应变行为相关的起始屈服应变、起始屈服强度和起始屈服模量随围压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并利用Duncan-Chang双曲线模型获得含冰水合物的初始变形模量、极限偏主应力和破坏比,分析了它们与围压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起始屈服应变、起始屈服强度、初始变形模量和极限偏主应力均随围压的增加...

  • 基于分形岩石破碎比功方程的钻井优化

    利用分形岩石破碎比功方程研究了深部地层岩石破碎产物的分形特征对单位进尺成本及钻头优选的影响。以大庆徐家围子火山岩地层钻井数据为基础,将分形岩石破碎比功方程与进尺成本函数结合起来,给出了具有分形参数的进尺成本分析方程,再根据岩石破碎比功方程和进尺成本分析方程计算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大庆徐深使用钻头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

  • 深井超深井井底应力场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对加快我国石油勘探开发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深井超深井井底应力场是破岩机理研究进而提高机械钻速的基础。针对井深4 500-7 000m时3种不同地应力状态下的井底岩石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在井底岩石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孔隙压力和垂直、水平最大和最小三向地应力差下的流固耦合模型,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岩...

  • 深水钻井井筒全瞬态传热特征

    深水钻井作业期间的井筒温度是深水钻井设计和安全钻井的重要基础数据。基于深水钻井液循环时井筒与地层和海水的传热机理,建立了全瞬态深水钻井液循环温度计算模型,模型与Holmes实验井实测温度吻合程度较高。利用一口深水模拟井数据,分析了水深、水温、隔水管保温层等因素对钻井液循环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深水井筒温度随井深变化幅度小,一般...

  • 地层测试管柱力学分析

    地层测试是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的重要过程。在地层测试过程中,测试管柱在多种载荷作用下,形成复杂的应力和应变,有时会引起管柱的屈服破坏、断脱破坏或发生永久性的螺旋屈曲,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地层测试作业过程,考虑井眼轨道、测试管柱的组成、井内流体的性能、管柱内外压强、管柱与井壁的摩擦系数、地温梯度、空气温度、油管温度、测试阀...

  • 分支井构型对疏松砂岩油藏临界生产压差的影响

    对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无论采用哪种构型的分支井,主分井筒接合部区域的稳定性都很差。即使生产压差低于1MPa,该处也会发生井壁失稳垮塌,堵塞分支井眼,削弱分支对产能的贡献。因此,必须对接合部地层进行特殊处理,以提高分支井系统整体稳定性,提高生产压差。在正断型地应力场条件下,不考虑主分井筒接合部的影响,主分井筒延伸方向应尽可能沿原地最小...

  • 同心双管分注CO2井筒流动模型及影响因素

    针对CO2笼统注入过程中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同心双管分注CO2技术。根据热量传递原理和流体流动理论,建立了考虑CO2相态变化的同心双管井筒流动与传热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CO2沿内外管环空和内油管的温度和压力分布规律,分析了井口注入量、注入温度、注入压力、内外管组合、注入层间距对CO2在内外管环空和内油管中的流动压力和温...

  • 横向滑坡对管道的影响试验

    滑坡灾害在油气管道沿线时有发生,严重危及管道的完整性。目前滑坡对管道影响的实验研究以小比例模型实验居多,实验方法本身存在着管道相似材料制作困难和模型畸变等问题。采用人工堆积的方法构建了埋设219mm口径管道的全尺寸土质滑坡模型,进行了滑坡对管道力学影响试验。采用前缘开挖及后缘注水的方式诱发坡体滑动,利用测斜仪和应变计监测滑坡...

  • 《石油学报》征稿简则

    《石油学报》主要刊载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勘探、油气田开发技术与工艺、石油与天然气钻井、海洋油气工程、油气储运、石油矿场机械以及相关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和高水平论文。主要设立3大固定专栏,即地质勘探、油田开发和石油工程,同时不定期开设学术论坛、综述、来稿选登等专栏。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