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层序岩相古地理

陈启林 白云来 黄勇 马玉虎 刘晓光 魏立华 完颜容 韩晓峰 石油学报 2012年第A02期

摘要: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运用单因素分析综合岩相古地理作图方法,通过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研究,编制了三级层序格架下的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层序一体系域岩相古地理图7张。研究区寒武纪总体表现为由清水与浑水交替出现的碳酸盐缓坡(黔东世-武陵世台江期)向清水碳酸盐镶边台地(武陵世王村期芙蓉世)演变的过程,古气候表现为由干旱向相对潮湿演变的特点。寒武纪早期(黔东世)即辛集组、朱砂洞组及馒头组下段沉积期表现为典型的南海北陆特征,因海侵作用的不断进行,寒武纪中期(武陵世台江期)即馒头组中段及上段沉积期原鄂尔多斯古陆被海水分割为3个相互分离的古陆(伊盟古陆、吕梁古陆及镇原古陆),至寒武纪武陵世王村期即张夏组沉积期海侵达到最大范围并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雏形和东西分异的古地理格局,寒武纪晚期(武陵世古丈期-芙蓉世)即三山子组中下部沉积期发生海退并形成了近SN向展布的“伊盟-中央古陆”。寒武纪早中期(黔东世-武陵世台江期),潮坪相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优势相带;寒武纪晚期(武陵世王村期一芙蓉世),局限台地相则是分布面积最大的相带。馒头组上段、张夏组鲕粒滩具有环绕内缓坡及开阔台地分布即主要分布于中缓坡及台地边缘的特点,三山子组多孔白云岩具有全区分布的特点。

关键词:寒武纪层序沉积相岩相古地理鄂尔多斯盆地

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兰州730020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100083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石油学报

北大期刊

¥1920.00

关注 22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