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鄂尔多斯盆地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对上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影响

高胜利; 任战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年第02期

摘要:运用镜质体反射率-深度剖面恢复出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地层的剥蚀厚度,并结合烃源岩加热降温热模拟实验研究上古生界烃源岩的热演化特征。研究认为,反射率-深度剖面模型可分为3类,即单段式、双段式和三段式。盆地东部剥蚀厚度大,为1400~2200m;西部剥蚀厚度小,为400~1000m。据烃源岩时温互补热演化模拟实验,岩样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降温,随时间增加尺。值虽在增加,但尺。值增加速率不断降低,且在相同时间段内,降温幅度越大,生烃能力越低,当降温到一定程度时,随时间增加,生烃能力非常小。表明了源岩受热的时间尺度与热效应之间,温度起着主导作用。由于中东部剥蚀厚度远大于烃源岩热演化停滞时的最小剥蚀厚度,烃源岩热演化作用已处于停滞状态,西部剥蚀厚度较小的布1-天1地区,烃源岩的热演化作用在新生代仍有可能继续缓慢进行。

关键词:镜质体反射率热事件剥蚀厚度鄂尔多斯盆地

单位: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9;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2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期刊

¥360.00

关注 21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