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油气藏H_2S由TSR和TDR两种方式形成

郑冰; 腾格尔; 张建勇; 高仁祥; 刘文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年第06期

摘要: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油气藏的油气来自上二叠统龙潭(吴家坪)组,在印支晚期—燕山早期(T3—J1)温度达到80~120℃时烃源岩进入生油阶段。残余H2S启动了油、原生水与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反应(TSR),产生大量H2S,基本耗尽了烃源岩中的硫酸盐。该阶段形成的H2S,其同位素δ34S值接近于二叠纪硫酸盐的δ34S值,为10‰左右。油气运移到储层后,在燕山中晚期(J2—K1)储层温度达到了116℃左右,又发生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产生的H2S其同位素δ34S值约为15‰~16‰,其量不超过50%。至喜马拉雅期,储层温度达到170℃左右,一直比较稳定的含硫有机化合物(噻吩、环硫烷烃等)发生热裂解反应(TDR)产生CH4,H2S,CO2等。生成的H2S气不断进入储层与储层中的气态烃形成现在的混合型气藏。这就是H2S形成的两阶段、两方式(TSR,TDR)模式。

关键词:硫化氢硫同位素包裹体飞仙关组川东北地区

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江苏无锡21415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0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期刊

¥360.00

关注 21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