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南襄盆地安棚浅、中层系特低渗储层裂缝特征及其与深层系裂缝对比

巩磊; 曾联波; 李娟; 姜建伟; 唐小梅; 王兆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年第05期

摘要: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成像测井和薄片等资料,分析了南襄盆地安棚浅、中层系储层裂缝的发育特征,并与深层系裂缝特征进行了对比,最后分析了控制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区发育有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两种类型,以高角度构造裂缝为主,裂缝平均线密度为0.42条/m,裂缝高度通常小于0.40 m,平均为0.25 m,反映裂缝主要在层内发育。微观裂缝是沟通基质粒间孔和粒内溶孔的重要通道,它使储层孔隙的连通性变好。受喜马拉雅早期和晚期水平构造挤压应力作用,该区主要发育3组裂缝。其中,近东西向裂缝最为发育,其次为北东向和北西向裂缝。安棚油田裂缝的形成与分布受构造应力场、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层厚以及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在相同因素的作用下,安棚油田浅、中层系裂缝的成因类型、产状及发育特征和深层系具有相似性,但浅、中层系裂缝的发育程度略差于深层系裂缝。

关键词:裂缝深层系安棚油田泌阳凹陷南襄盆地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河南南阳473132; 河北联合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河北唐山06300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期刊

¥360.00

关注 21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