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羌塘盆地南部隆鄂尼地区布曲组鞍形白云石成因

张帅; 夏国清; 伊海生; 蔡占虎; 李启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年第04期

摘要:羌塘盆地南部隆鄂尼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砂糖状白云岩中发育有大量的鞍形白云石,其岩相学特征表现为正交偏光下的波状消光以及弯曲的晶面和解理,阴极发光整体呈暗红色,无明显的环带。鞍形白云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于152.8~174.1℃,盐度均值(23.3%NaCl)远高于现代海水盐度,表明其形成经历了高温高盐度的演化过程。微区同位素分析显示鞍形白云石δ13 C值介于-4.81‰~4.29‰,δ18 O 值为-11.2‰~-7.51‰,根据白云石—流体氧同位素分馏方程得到成岩流体δ18 O ( SMOW)值为5‰~11‰。综合分析认为,鞍形白云石形成于相对封闭的深埋藏环境,是热液流体调整改造作用的产物。地层水加热再循环过程中在孔隙或裂缝较为发育的部位沉淀形成鞍形白云石,高盐度的地层水可能来自沉积期古海水与埋藏期地下热卤水的混合。鞍形白云石的成因研究表明,晶粒相对较粗大的砂糖状白云岩是地表/近地表形成的白云岩重结晶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氧同位素埋藏白云石化鞍形白云石布曲组

单位:畅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成都610059; 畅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四川成都610059; 畅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期刊

¥360.00

关注 21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