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7油层组致密油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吴伟涛; 邓静; 赵靖舟; 孙勃; 郭汉卿; 邓秀芹; 耳闯; 白玉彬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年第06期

摘要:利用钻井、测井、录井、试油资料、薄片观察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7油层组致密油的储层条件、烃源岩条件和运移聚集条件,建立致密油成藏模式。结果表明,长7油层组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平均孔隙度为7.4%,平均渗透率为0.134×10-3 μm2,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占到总面孔率的70.6%,孔隙半径分布范围多数小于1μm,属于纳米级孔隙。长7油层组烃源岩以长7^3最好,有机碳含量平均为8.99%,明显高于长7^2和长7^1,后两者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17%和1.12%,均属于好一最好烃源岩。长7^3烃源岩厚度分布在28~36m,长71+2厚度为35~55m,主要为I型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介于1.02%~1.2%,处于生烃高峰期,生油强度可达到600×10。t/km。。运移通道为水平裂缝、斜交裂缝和砂体构成的三维网状输导体系,尤其是源储界面的斜交裂缝为初次排烃的重要通道。运移动力为生烃作用产生的超压,其分布范围在15—22MPa。长7油层组致密油藏发育岩性尖灭油藏、透镜体油藏和成岩圈闭型油藏,数量多,横向连片、纵向叠置,呈现出准连续分布特征。长7^3烃源岩与长7^1和长7^2储层形成下生上储型成藏组合,长7^1和长7^2烃源岩与自身储层形成源内间互型成藏组合,构成“下生上储一源内间互双源供烃准连续型”成藏模式。

关键词:长7油层组成藏条件成藏模式致密油鄂尔多斯盆地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65;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5;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29;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 陕西延安71600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期刊

¥360.00

关注 21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