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单腔气管插管联合CO2人工气胸的可行性

李伟靖; 仝彤; 王勇; 郝晓光; 邢玉英; 徐红萌 实用医学 2018年第17期

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型单腔气管插管联合CO2人工气胸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择期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术前心肺功能正常,无声音嘶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双腔气管插管组(D组)和加强型单腔气管插管联合CO2人工气胸组(S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观察插管成功率及平均插管时间,插管前(T0)、人工气胸后30 min(T1)、1 h(T2)、1.5 h(T3)及恢复双肺通气后30 min(T4)、1 h(T5)血气分析(pH、PETC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术中单肺通气呼气道峰压(Ppeak),胸腔操作时术者满意度评分,随访术后声嘶和呛咳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胸腔注气前后HR、MAP、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和D组pH值在T1、T2、T3时点与T0(7.39±0.03/7.41±0.04)比较降低,但T5时点恢复至正常水平,S组和D组PETCO2值在T1、T2、T3时点较T0(40.88±4.45/39.89±3.10)时点升高,但两组之间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肺通气期间Ppeak值S组(27.33±1.75)低于D组(32.73±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者满意度评分S组(8.40±1.12)高于D组(5.93±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组术后声嘶及呛咳例数少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插管时间S组(43.13±6.19)短于D组(69.53±7.80),插管成功比例S组(30/30)高于D组(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型单腔气管插管联合CO2人工气胸用于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循环、呼吸系统稳定,插管简单成功率高,且在术野暴露、减少术后声嘶、呛咳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单腔气管插管人工气胸二氧化碳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麻醉科; 石家庄050035;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放射科; 石家庄050035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实用医学

北大期刊

¥340.00

关注 37人评论|13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