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神州学人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神州学人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报刊社
  • 创刊时间:1987
  • 国际刊号:1002-6738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2
  • 国内刊号:11-1284/C
  • 邮发代号:82-826
  • 全年订价:¥ 301.6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观察
  • 封面 胜任于世界
  • 留学
  • 人才
  • 来华
  • 环球
  • 文苑
  • “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

    在商场或超市里,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选择商品时,往往会垂青那些老牌常用的,而对于“新生代”却抱有犹豫甚至怀疑心态,对导购人员滔滔不绝的精彩介绍也置若同闻。

  • 我们的“杯赛”——“春晖杯”创业大赛(大连)项目对接活动播报

    2007年6月29日,第二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及“春晖杯”创业大赛项目对接活动在大连正式举行,80名左右“春晖杯”创业大赛参赛者共携带99个项目参加了“项目对接”。

  • 创业恰逢“春晖杯”——第二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在线纺谈侧记

    当自主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当邓中翰、李彦宏、吴鹰、施正荣等一大批“海归”企业家活跃在中国的多个领域.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

  • 海外学子对话大连市长

    6月29日下午,在大连国际金融中心举行了2007中国海外学子辽宁(大连)创业周“市领导与海外学子代表座谈会”。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位学子与大连市长夏德仁等市领导敞开心扉,畅谈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本刊将他们的谈话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 热论“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

    2007年6月22~24日.第二届“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本着“求实、创新、合作、发展”的宗旨.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讨论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 驻法使馆教育处举办迎“七·一”电影招待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6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弘扬党的光荣传统.激励留学人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热情,中国驻法使馆教育处于6月23日下午在教育处礼堂举办了一场电影招待会。教育处公使衔参赞白章德、教育处工作人员,来自全法学联、旅法科技工作者协会、生物医学会、法律与经济协会的近百位留法学人共同观看了电影《张思德》。

  • 柏林中国学友合唱团举行中华文化夏日演唱会

    为弘扬中华文化.播种中德友谊的种子.6月30日,德国柏林“中国学友合唱团”应邀在柏林的世界公园举行了“中华文化夏日演唱会”,来自柏林和附近地区的300多名德国友人自发观看了演出。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刘京辉观看了演出并参加了随后的联谊活动。

  • 墨尔本举办“纪念建党86周年暨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座谈会

    “七·一”前夕,来自墨尔本领区的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各大学学联会、华人专业社团和博士沙龙的负责人以及留学生代表50余人召开座谈会.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86周年并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梁梳根总领事和杨月明副总领事以及总领馆各业务组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

  • 留瑞学子座谈香港回归10周年

    7月1日下午,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召开“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座谈会,吕凤鼎大使.教育处全体工作人员.公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等数十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者畅谈香港回归的深远历史意义以及香港回归10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 留芬学子座谈香港回归10周年

    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前夕,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赫尔辛基工业大学的部分留学生举行座谈会,畅谈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

  • 驻芝加哥总领馆教育组颁发“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

    6月23日,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教育组举行了“2006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颁奖仪式。11名在芝加哥领区留学的中国学子获此殊荣。颁奖仪式由总领馆教育组参赞衔领事包同曾主持,代总领事唐英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学子颁奖。

  • 中国学者沈志坚获得瑞典讲席教授职位

    2007年初,国际著名牙科修复技术与材料研发企业——瑞典Nobel Biocare公司宣布,将与斯德哥尔摩大学结成战略科技合作伙伴关系,以推动先进生物材料,特别是先进陶瓷材料及其制造工程在牙科仿真修复领域的研究进程。为了落实这一合作设想,该公司出资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设立了一个以推动材料创新为主旨的讲席教授职位。

  • 从普通医师到大学校长的跨越

    出国的收获 在国内.山西是较早启动省筹经费公派出国留学的省份。1988年11月.郭政通过考试.得到山西省公派出国留学基金的支持.赴英国利兹大学留学。

  • 鲲鹏振翅一飞高

    年轻的面庞,简约的装束,沉静而内敛的外表下遮掩不住青春的智慧与光芒。乍一看好像是名在读研究生的陆延青,其实已是南京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同时也是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今年,陆延青刚刚36岁。

  • 梦想传播无国界

    重新起飞 “我要把电子工业出版社做成面向世界的电子工业出版社……”当年,刚过而立之年的王明君意气风发,年少气盛,作为电子工业出版社最年轻的副社长和总编辑、也是电子工业部最年轻的副司级干部,王明君有值得骄傲的资本。

  • 让弱听人士回声有望

    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不仅是个盲人.而且是个聋哑人。在她出生后的第19个月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使海伦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对于盲和聋.海伦在她的处女作《我的生活》里表达了她的切身感受:“盲.隔绝了人与物;聋.隔绝了人与人。”

  •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剪影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从2003年设立至今,已评选了四届。该奖项已经成为祖国关爱自费留学生的知名品牌,受到国内外权威媒体和有关人士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赞誉。 广大自费留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为了进一步加强他们与祖国的联系,弘扬优秀自费留学人员奋发拼搏的精神,本刊从2006年开始,向广大读者介绍部分获奖者。此后我们又开辟...

  • 丹麦的“中国夜莺”

    安徒生童话中有一则关于中国的故事,那就是中国的夜莺。这则故事让生活在北欧的丹麦儿童第一次听说了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家,以及那只会唱动人歌谣的美丽夜莺。然而.在安徒生诞生200年后的今天,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所热爱的土地上,“中国夜莺”的歌声又一次响起.那就是一批批学习中文.会唱中国歌的丹麦学生。

  • 我的肯尼亚学生“汉语桥”参赛记

    清晨4点半。诺大的校园里一片寂静.我背着包往加油站走。深一脚浅一脚的黑暗中.鼻端嗅到湿润而浓重的柏树和花草的气息。睡了不到4个小时的头脑立即清醒。

  • 波兰印象

    我们这一带的最高建筑物“阿卡达米基”(波兰语,学术楼).是西里西亚大学的地质学院楼.它的美化(出新)工程结束了。它楼高21层。还有2层地下室。原先它的两个侧面是砂粒的.坑坑洼洼.颜色灰暗,看起来很陈旧。2006年底在它的两侧搭起脚手架.工人们忙碌起来。把半个平方米的银色装饰板一块又一块.贴了上去。到2007年3月.如同一座新的大...

  • 留英偶忆

    留学英伦已经是许多年以前的事了.但回忆起来.一些经历与情形仍然历历在目.成了我记忆中难忘的一部分。

  • 在俄生活新感受

    朋友莲娜在学习摄影.今年她给自己找的摄影选题是“圣彼得堡的中国人”,跟着拍了宿舍中国学生过年的热闹,拍了学生们在厨房里大展手艺的英姿,拍了东方韵味十足的中国饭店.还顺便拍了兴高采烈.意犹未尽的中国旅游者,轰轰烈烈反映了一把中国人在圣彼得堡的幸福生活。但前两天见到我,却说照片被老师(一位多次获得国际新闻大奖的摄影师)否...

  • 欢迎投稿

  • 纽约街头即景

  • 《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解读

    2007年7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具体部署,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行动计划,也是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

  • 回国发展信息“串串烧”

    重庆出台人才优惠政策 据《重庆晨报》报道,近年来重庆市为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等环节,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和有益探索。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据统计,目前全市共引进300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渝工作...

  • 辽宁企业海外招聘揽才

    今年初,包括剑桥大学在内的十几所英国高校的中国留学生惊讶地发现,一支特殊的招聘队伍来到了他们所在的高校。这支招聘队伍的招聘目标十分明确——相关专业的中国留学生。这支由辽宁省数家企业组成的招聘队伍,在国外如此大规模招聘海外留学生还是第一次。

  • 深圳、西安、大连“海归”创业环境比较

    创业者氛围好——南国深圳 优势:开发较早.经济基础雄厚;人才济济.创业氛围良好。 深圳将于今年11月~12月与国家人事部外国专家局联合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大会将首次设置留学生展区.为愿意归国发展的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 一道美丽风景——柏林自由大学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

    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她不但具有坎坷离奇的历史,而且孕育了包括洪堡、黑格尔、马克思、海涅、格林兄弟等众多的哲学泰斗和文化精英.柏林目前有300多万的常住居民.其中活跃着一群充满朝气的中国青年。

  • 带去关爱与乡情——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以下简称华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以下简称学联会)在华大校园内拥有最庞大的留学生群体。学联会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为身在异乡的中国学子带去了真诚的关心,传递了浓厚的乡情,也推动了中国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