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神州学人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神州学人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报刊社
  • 创刊时间:1987
  • 国际刊号:1002-6738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2
  • 国内刊号:11-1284/C
  • 邮发代号:82-826
  • 全年订价:¥ 301.6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观察
  • 封面 胜任于世界
  • 留学
  • 人才
  • 来华
  • 环球
  • 文苑
  • 广角

    中国 镇江“老外”学戏曲 近日。江苏大学来自赞比亚、韩国、印度等国的留学生在当地戏曲票友指导下画戏曲脸谱,学习戏曲唱腔及其表演艺术,体验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中国 北京 新一届“春晖杯”开幕4月22日,由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断创业大赛正式拉开帷幕。凡有回国创业意向的在外留学人员可登录大赛网...

  • 公共卫生的“海归责任”

    所谓公共卫生,是以政府为导向,以预防医学科学为基础,以群众为对象,目标在于公众健康和社会的最终发展。预防医学代表着现代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预防医学是当代中国最紧迫的任务,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社会遭受到重大疾病和灾荒,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不断威胁,慢性病负担的日益加重,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社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使推进中国...

  • 立足世界的中国病毒学家

    我们干的就是这个工作2015年,寨卡疫情从巴西暴发,并迅速在南美、中北美加勒比海地区蔓延。今年以来,我国亦有人感染该病毒的输入病例。2015年12月,长期奋战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一线的高福便意识到,寨卡病毒将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传染病防治的挑战,其研究团队即刻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的部署,并积极推动全国检疫口岸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输入...

  • 李立明的“大卫生”观

    世界卫生组织概括了健康城市项目的6个特征:以健康为核心,需要政治承诺与决策,形成跨部门行动,强调社区参与,需要不断地革新,结果是健康的公共政策。建设健康城市不是单个人、单个部门的责任,它激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和管理自己的健康问题,促使个人、家庭、社区共同创造一个干净、安全、愉悦、满意的生存环境。——李立明 专攻慢性病和流行病 李立...

  • “控烟斗士”杨功焕

    中国确实进步很大,但作为一个公约生效10年的缔约国,与公约要求相比,与其他国家的进步相比,更重要的是与国民的健康需求相比,中国在控烟履约方面还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目前心血管疾病、肿瘤、慢阻肺,以及其他和烟草使用相关的疾病在中国如此严重,其中有些疾病上升速度很快,医疗费用上升迅速,直接构成对医改的巨大挑战;劳动力损失对整个社会和...

  • 中国公卫任重道远

    余宏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2011年,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呼吸道传染病与免疫中心任客座研究员,从事流感和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疫苗学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4篇,被引用近3000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 疾控事业发展要代代相传

    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有几大职能:一是疾病预防与控制;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三是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四是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五是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因此,可以看出疾病预防控制是公共卫生的主要内容。

  • 传染病不分国界

    传染病从来不分国界,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疾病防控工作必须关口前移,走出国门,只有在维护全球卫生安全的大环境中,才能更好地保障中国人民的健康福祉。——邵一鸣邵一鸣是""后首届医学专业本科生,博士阶段师从我国著名肿瘤病毒和艾滋病学家曾毅院士。邵一鸣曾先后留学法国、德国,曾任世界卫生组织总部艾滋病顾问。在曾院士指导下,...

  • 让国民活得更健康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条件下,我国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健康得到显著改善。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实施健康中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公共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对广大公共卫生工作者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一方面仍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长...

  • 中国现代科学要有原创

    作为现代科学的后起国家,中国科学家不能不向西方学习,但也不能老跟着他们跑,否则永远做不出中国原创的东西。——李太生李太生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系副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和艾滋病诊疗中心主任,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组副组长和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临床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常委兼艾滋病学组组长、中...

  • 编织流感防控大网

    人类时刻面临着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威胁,在过去的30年里,几乎每年都有1-2种新发传染病出现。在所有的新发传染病中,超过70%都是由病毒导致的。新发传染病的产生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病原微生物为了适应新的生态环境、适应宿主环境而发生生态进化是永恒的,这是导致出现新病原体的内在因素。但人为因素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 疾病防控的华南模式

    张永慧张永慧,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营养学和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双硕士。曾在新西兰梅西大学营养膳食与健康专业进修;先后被国家公派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长滩分校,进修公共社会管理专业和学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等。

  • 对抗环境污染的健康守护者

    邬堂春华中科技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授、省部共建环境卫生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曾留学加拿大拉瓦勒大学。他率领团队长期、系统地开展了代表性空气污染致健康损害的规律和热休克蛋白等在环境因素致健康损害中的作用研究,取得了已改...

  • 公众眼中的公卫“明星”

    回顾近30年来国内外的营养工作,我国对营养工作越来越重视,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监测工作已经制度化,在营养科研领域的投入也在加强。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营养立法工作滞后,营养行动计划的落实还亟待加强。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表明,营养是国民健康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健康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必须重视和加强营养...

  • 留德“青年千人”的梦与责——“青千”让我接近实现梦想

    立志入选"青千"我于2010年在南京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赴瑞典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自2011年起作为洪堡学者,来到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从事药物及制剂热力学和释放动力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合作教授是Gabriele Sadowski院士(2011年德国最高科学奖——莱布尼茨奖获得者)。在德国工作期间,我合作指导了两名德国博士生,目前他们均以优异的成绩...

  • 我对中国有信心

    我是生命科学专业的研究者,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进行了大约5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我在国内获得了博士学位,其间也大约有5年的时间。通过在国内与德国的科研、学习、工作经历,至少在我从事的生物研究领域,我对中国的上升和崛起是抱有信心的。

  • 我的信仰

    我目前由德国洪堡基金资助,在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是自驱动智能微纳米载体。今年7月,我将回到我的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工作,继续从事生物纳米材料相关的研究。国外的生活相对比较单调,科研往往也很枯燥,但我喜欢做研究,我热爱我的课题,所以并不觉得辛苦。我觉得选择科研,首先应该确定自己是否热爱,是否适合,...

  • 在创新的国度思考创新

    2010年,我作为洪堡学者来德国留学。我在德国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除了与实验打交道,我也会经常思考,为什么要留学,国内和国外有什么不同?德国是近代科学创新中心之一,有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国家。不过最近这十几年来,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举世瞩目,很多方面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 海外人才工作重在务实

    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处在海外人才工作中紧紧围绕国家人才战略主线,牢牢把握一个"实"字,事事着眼实处、着重实效,实实在在为留德学人办实事。中共十八大以来,对海外人才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提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图治以人为本"等新思想、新论断,指出要"按照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把做...

  • 图说留德学人

    Part1在德中国留学人员概况至2014年,共28381人在德国高校正式注册的中国留学生总数至2015年,共32460人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德国高校正式注册的中国留学生总数由2014年的28381人增至2015年的32460人,增幅达12.6%,占德国外国留学生总数的11%,是在德外国留学人员中的最大群体。

  • 教育巡展为留学巡航

    "五一假期刚过,我们就迎来了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举办的新一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以下简称"教育巡展")。巡展年年有,年年各不同。随着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2015-2017年留学工作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相继出台,新时期国家留学工作的发展有了更加系统明确的目标,...

  • 国际教育不等于简单的出国留学

    很多人不理解国际学校,认为是把中国学生都送到国外去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首先我的办学宗旨是希望学生们能够接触到学术前沿,学习到世界上先进的东西。何谓国际化?我认为用"国际化"这个词来讲中国现在的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是不准确的。我比较赞同小平同志的话: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想留学?听听专家怎么说

    教育展有没有让你逛得眼花缭乱?网上铺天盖地的留学信息有没有让你看得云里雾里?留学中介的舌灿莲花有没有听得你飘飘然?国外的学到底该怎么上?让我们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国家在引导留学方面是如何做的?车伟民(牧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国家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过程中,在留学工作方面制定了一套既有连续性,又与时俱进的留学政策,以...

  • 留学安全系列之出门靠自己 一切需谨慎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