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4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铁道运输与经济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1979
  • 国际刊号:1003-1421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1
  • 国内刊号:11-1949/U
  • 邮发代号:82-402
  • 全年订价:¥ 40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运输组织
  • 经济研究
  • 现代化物流
  • 铁路信息化
  • 学术论坛
  • 站场枢纽
  • 城市轨道交通
  • 论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

    技术体系的形成是针对自身的特点与目标,不断集成与创新的过程。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还处于发育期,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但技术体系的特点已比较清晰。在分析不同特点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和具有的特点,对技术体系的总体内容进行了论述。

  • 我国铁路旅客列车提速的历史回顾

    1997年—2007年铁路进行了6次大提速,通过优化旅客列车运行图、优化旅客运输组织、全面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益使铁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改善了铁路客运的社会形象,增强了铁路运输企业的竞争能力,对进一步拓展客运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10年的铁路提速史是铁路发展史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分析

    根据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环境和趋势,结合相关规划,对港口与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格局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相对缓慢、在港口集装箱运输中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提出拓展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优化运输管理组织体系、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价机制等发展对策与建议。

  • 对铁路实行路企直通运输组织工作的思考

    路企直通运输是铁路实施大客户战略,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对路企直通运输基本内容和含义的论述,提出改革路企运输组织模式、创新运输组织手段、完善运输组织保障机制,以及改造现有设备等措施,通过作业流程再造和相关设备的适应性改造,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铁路运输效率。

  • 优化组织 挖潜提效 确保浙赣线畅通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沪昆线浙赣段运输组织工作出现一些问题。对此金华车务段积极开展调研,采取有关对策措施:强化职工技能培训,适应新运行图要求;以疏通金华东站为中心,优化运输组织办法;增加调机动力配置,优化既有调机运用方案,通过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 铁路客运专线旅客列车跨线组织优化模型

    根据客运专线的建设,对旅客列车在客运专线和既有线间的跨线优化组织进行研究。建立了有时间约束和运能约束的跨线组织优化的0-1规划模型,并通过Excel的0-1规划求解计算。通过对实用性问题的探讨,针对客运专线条件下跨线组织优化解和运行图时间窗可能冲突的问题,提出跨线组织模型作为整个优化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中下层规划部分的解决设想。

  • 合肥—蚌埠铁路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的选择

    合肥—蚌埠铁路客运专线作为连接京沪高速铁路与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间的快速联络线,要同时兼顾相邻既有铁路普速列车共线运行,其列车速度目标值的选择要从功能定位、动力配置、工程技术、投资估算、运输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适应我国快速客运网的发展,推荐近期200 km/h、远期250 km/h、预留300km/h条件的列车速度目标值方案。

  • 基于乘客需求的旅客列车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在阐述旅客列车服务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对旅客列车服务质量评价现状进行分析。从乘客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旅客列车服务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进行旅客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对旅客列车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通过算例说明基于乘客需求的旅客列车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

  • 提高梅州站旅客满意度的思考

    分析梅州站旅客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运用现代企业管理中顾客满意度理论,结合铁路车站客运工作特点,提出改善旅客满意度的有效措施,包括科学测评和考核旅客满意度;提高客运服务人员素质;提高客运人员工作满意度;细分旅客需求,提供满意的基本服务;提供特色延伸服务;完善车站设施,优化服务流程;丰富多彩的旅行文化;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 6502设备控制台非正常显示的原因及其处理

    针对目前6502电气集中设备在现场使用中,控制台出现的一些非正常显示问题,通过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并对车务人员在操作中误按按钮和瞬间停电的情况给出具体处理办法。使车站值班员能准确判断设备故障,及时进行正确处理,提高非正常状态下的行车组织能力,确保车站接发列车安全。

  • 工业企业铁路道口安全对策

    工业企业铁路道口目前存在道口密度大、望条件差、道口设备陈旧、道口工素质低、管理基础薄弱、违章抢道现象严重、事故处理难度大等问题。对此提出做好道口安全宣传、对道口实施整改、加强道口设备的技术改造、加强道口的安全管理、实施道口综合治理等提高道口安全的对策。

  • 编组站智能调车指挥系统的构建及实现

    在分析编组站调车作业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调车作业算法模型。基于改进后的"对口法"和"消逆法"开发的编组站调车作业智能调车系统,能实现调车作业钩计划的自动编制,保证调车计划编制质量,提高调车作业效率。该系统在乌鲁木齐西站试运行,经与人工编制的钩计划相比,平均提高调车作业效率30%。

  • 铁路站段列车运行图信息系统研究

    以实现我国列车运行图的数据共享及信息为目标,针对铁路站段对列车运行图信息的需求特点,建立基于站段的列车运行图信息系统。根据系统设计目标,对系统主要功能、体系结构进行了论述,并对系统的关键技术:开发工具的选择和网络技术的实现进行了探讨。

  •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及防护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与防护信息系统,通过相关资源信息化、受理审核规范化、台账管理电子化、事故救援图形化、数据同步适时更新、信息充分共享、权限分级控制,实现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在介绍系统结构设计、平台设计、功能设计、流程设计的基础上,对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该系统在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 青藏铁路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为提高青藏铁路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构建可视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在论述系统总体设计的基础上,阐述了系统的8个功能模块内容,并对系统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系统在青藏铁路应急救援中心的实施,实现了青藏铁路应急管理工作的统一指挥,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处理能力。

  •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

    针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现状,提出按照质量管理的一般原则,从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两个层面构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质量要实施全面质量控制。对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可分为审计方案质量控制、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控制、审计报告质量控制、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和外部评价6个部分。

  • 加强机务系统运用车间管理的探索

    针对铁路生产布局调整的现状,分析机务系统运用车间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问题的表象是乘务人员有章不循、违章蛮干、违法作业,但在深层次上是管理体制问题。为此提出缩减车间责任单元、强化管理基础、精简台账为指导司机减负、加强乘务分析和为乘务人员解决实际困难等对策。

  • 基于岗位评价的设备维修工资分配方式

    针对铁路车辆段设备维修工资分配方式存在的问题,以新兴学科可拓学为基础,通过建立岗位等级综合评价的经典域、节域、权重和关联函数,得到岗位登记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并以车轮车床维修岗位等级评价为例,具体描述模型的建立及评判过程。同时对人员类别评定和分配方式的确定进行了论述,并对实施进行了实例说明。

  • 数据包络分析在道路拥挤收费方案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道路拥挤收费是现代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有效措施。道路拥挤收费方案的路网影响评价是方案决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路网系统多输入、多输出的特点,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收费方案对路网的影响,提出改进的数据包络模型,对收费方案在改善路网性能、缓解拥挤方面的绩效进行排序。通过基于DEA的拥挤收费方案评价算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

  • 基于DEA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效率研究

    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中的C2R模型和Inverse模型,以伦敦、纽约、东京等11个轨道交通发展较成熟的中外城市作为参考对象,通过对运营绩效和经营效率进行评价分析,指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差距。在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效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其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从发展的角度分析改善的可能性。

  •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3、4号线共线运营调整分析与评价

    上海轨道交通系统3、4号线采用共线运营构成4号环线运输方案,在共线车站多、车站配线简单、行车间隔小的条件下,对延误调整、列车救援等运营调整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随着3、4号线客流的持续增长,对今后共线运营的列车运行组织及改建方案提出建议。

  •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

    为了科学、客观、合理地评价物流企业的竞争力,针对物流企业的特点,在充分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评价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运用相邻指标比较法加强了关联系数的客观性,并通过应用举例,说明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铁路枢纽内中心货场选择的DEA模糊评价模型

    针对我国铁路枢纽内货场分布密集造成的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在整合现有货运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中心货场。根据主要短途运输距离,车辆取送的便捷性,货场运营成本、建设投资、远期发展、周边交通的协调性,缓解枢纽运能的重要性等评价指标,建立中心货场选择的DEA模型。并以广州铁路枢纽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

  • 维修时间不确定的列车车底调度问题研究

    将我国铁路网看成是由多个中心车站组成的网络,对含有一个中心车站的辐射状铁路网的单种类型列车车底调用问题,建立相应的确定性模型,并且证明先到先发算法为该问题的最优算法。在此基础上,考虑检修时间不确定的列车车底调度问题,给出先到先发原则下该随机问题需要列车车底数量的期望值的求解方法。最后,通过实际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 列车运行仿真模型的多目标改进遗传算法

    为求解列车运行仿真模型,以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工况转换点为基因编码依据,根据列车运行仿真的停站误差、时分误差和能耗目标要求建立适应值函数,利用变长染色体的多目标改进遗传算法进行计算,以提高解的适应性。实例计算表明,该算法提供的解决方案在满足规定运行时分和停站误差范围内,可节约能耗10%~30%。

  • 模糊车辆路径问题模型及算法研究

    分析模糊需求信息条件下车辆路径问题,考虑客户对配送时间的要求和车辆行驶时间的不确定性,运用模糊数学的可能性理论建立以车辆配送总行驶距离最小化为目标的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并将模糊模拟、神经元网络和遗传算法结合在一起,设计出混合智能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实例说明算法的有效性。

  • “空闲时段”对铁路客运站通过能力的影响研究

    在分析铁路客运站列车到发非均衡性的基础上,提出"空闲时段"的概念,根据空闲时段对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调整车站咽喉和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以成都站采集的运营数据进行实例计算,分别计算车站全天通过能力和扣除空闲时段的通过能力,经综合比较,说明空闲时段对客运站的通过能力有显著影响。

  • 向塘—莆田(福州)铁路限制坡度的选择

    根据向莆铁路功能定位和所经地区的地形特点,结合线路速度目标值、机车类型、到发线有效长等限制坡度的选择条件,分析了不同限制坡度方案对工程投资和运营费的影响,并从技术经济及运输组织的适应性角度,探讨了向莆铁路在到发线有效长为850 m、电力机车牵引4 000 t的条件下,限制坡度采用9‰的方案。

  • 适应重载货车的点连式调速系统布顶探讨

    随着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23 t轴重货车越来越多地进入调车场。为了保证车站调车作业安全,针对调车场既有点连式调速系统的布顶设计,提出每股道增加平坡段线路设计、在陡坡段增设小顶群、股道尾部增设停车防溜设备等改进建议,并对实施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 第九届中韩国际交通学术会议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