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天然气地球科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79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天然气地球科学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 创刊时间:1990
  • 国际刊号:1672-1926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730000
  • 国内刊号:62-1177/TE
  • 邮发代号:54-128
  • 全年订价:¥ 840.00
  • 发行地区:甘肃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综述与评述
  • 天然气地质学
  • 天然气勘探
  • 天然气开发
  • 非生物天然气资源的特征与前景

    根据非生物气可作为资源的有用组分类型及其占天然气总组分份额的多少,将非生物天然气资源划分为主非生物天然气资源和次非生物天然气资源两大类。在主非生物天然气资源中,非生物气组分(CO2、CH4)占天然气总组分的大部分或绝大部分;在次非生物天然气资源中,非生物组分(He)占天然气总组分的少部分或极少部分。指出主非生物天然气的CO2和...

  • 香山科学会议第268次学术讨论会“中国煤层气资源及产业化”召开

    香山科学会议第268次学术讨论会“中国煤层气资源及产业化”于2005年11月8—10日在北京香山召开。王慎言教授、秦勇教授、冯三利教授,赵庆波教授、张新民研究员被聘请担任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来自全国石油、煤层气、煤炭系统以及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38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设置有4个中心议题:中国...

  • 论天然气形成机制与相关地球科学问题

    论述了细菌成因气、热成因气、深层气和非生物成因气的物质来源和成气机制,指出,不同物质来源、不同成气机制和成气环境。构成了天然气的多种成因类型和不连续成气特征。评述了深层气、非生物成因气研究进展和它们的资源前景。讨论了形成非生物成因气的聚合反应和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效应以及鉴剐非生物成因气的地球化学指标的有效性。认为松辽盆...

  • 深层及非生物成烃的催化机制

    讨论了非生物成因烃的可能生成机制。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在地质条件下碳、氢经历费-托合成和由过渡金属催化产生烃的可能机制。

  • 非生物(无机)成因油气基础科学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原油、沥青的成因,对克拉玛依油田沥青、塔里木盆地干酪根和沥青、辽河油田下第三系干酪根和沥青A以及原油进行了Pb、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塔里木和辽河3个盆地的沥青及原油的Pb同位素均显示出了壳-幔相互作用的特征,也均表现出不同于干酪根Pb同位素组成的特征(干酪根的Pb同位素组成明显表现出壳源的特征);...

  • 地球的5个气圈与中地壳天然气开发

    论述了地球的排气作用。指出地球存在5个气圈即大气圈、上地壳充气圈、中地壳充气圈、上地幔充气圈和外地核充气圈;地幔流体是一种超临界态复杂化舍物系统(简称为幔汁)。除地核H2流体之外,幔汁是地球各气圈的气体之源;中地壳天然气蕴藏量巨大,是未来值得开发的领域。提出了在渤海庙岛群岛打深钻采气的设想。

  • 地幔流体化学组成与成烃

    采用分步加热质谱法测定了中国东部和美国西雄酶二辉橄榄岩捕虏体的流体组成,探讨了上地幔流体化学组成特征及对成烃的作用。指出:超临界态的地幔流体具有很强的溶解和扩散能力,是地球内部能量与物质向外传输的重要载体,其化学组成随地幔演化过程的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可划分出上地幔原始流体和交代作用流体等,上地幔原始流体组成与地幔...

  • 深层油气和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耦合与差异

    简要论述了深层油气和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研究现状、勘探前莆及其相互之间的耦合和差异。指出深层油气和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研究是今后油气地质和勘探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勘探前景。认为深层油气和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物质来源.生成和演化机制大相径庭,但赋存的物理化学环境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深部高温、高压...

  • 沉积盆地油气形成过程中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沉积盆地分散有机质向油气演化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无机组分,如水、粘土矿物、无机盐和金属元素等,部分无机组分可以作为反应物或催化剂参与有机质成烃演化过程;石油作为一种还原态物质,运移和聚集在无机矿物构成的空间体系中,当油气遇到具有氧化性的矿物时,能与它们发生反应,使原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发生改变.同时许多有机无机作用产...

  • 大庆长垣伴生气中二氧化碳的成因研究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大庆长垣伴生气中CO2含量增加了约一个数量级,2003年伴生气中CO2的含量(总外输)已达2.87%,并且CO2的含量有继续升高趋势。通过对伴生气3个样品的CO2碳同位素的测定,其占δ^13C co2值均大于+3‰,与徐家围子地区幔源CO2的地球化学特征有明显的差异。认为其成因应属碳酸盐岩的热变质成因,因为松辽盆地的沉积地层为陆...

  • 大庆油田伴生气中硫化氢成因的探讨

    大庆长垣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伴生气中基本不舍H2S,90年代以后发现油田伴生气中含有H2S,到2002年H2S含量已超过200mg/m^3(总外输),腐蚀油气管道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取自大庆长垣的8个样品(H2S气体和FeS粉末)进行了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占δ^34S值在+12.73‰~+16.10‰之间,认为H2S成固与生物作用关系不大,其很可能是松辽盆地基底石...

  •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岩浆活动与CO2成藏的关系

    新生代以来,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曾发生多期火山-岩浆活动,早期火山-岩浆活动伴随珠琼运动,有玄武岩喷发与部分浅成侵入的辉绿岩(45Ma),中、晚期火山-岩浆活动先后伴随南海运动(30Ma)和东沙运动(10~5Ma以厦1Ma),共发生4期玄武岩喷发;在福山凹陷油气钻探中发现了高CO2含量的天然气藏,其CO2稳定碳同位素、伴生稀有气体氦和氩同位素组...

  • 济阳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的初步恢复及其主控因素

    通过对济阳坳陷4000m深度水平切片并结合对中生代J—K西洼组地层残留等厚图的分析,初步恢复了济阳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中生代原型盆地存在3种盆地原型,即北西向盆地(主要分布在坳陷的东部)、北东向盆地(主要分布在坳陷的西部)和近东西向盆地(主要分布在坳陷的中央)。通过进一步对4000m深度水平切片和深层立体构造格架图中(断层与凸起...

  • 济阳坳陷坡折带组合类型及石油地质意义

    济阳坳陷蕴含着许多隐蔽油气藏,而隐蔽油气藏与坡折带的关系密切,故研究坡折带组合类型将有助于有效地寻找隐蔽油气藏。对济阳坳陷坡折带的研究表明,在进行坡折带的划分时应综合考虑坡折带在剖面上的几何样式、组合类型、沉降情况、所处位置及成因等对沉积和圈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而不能以单一因素为据进行划分。据此将济阳坳陷的坡折带划分...

  • 济阳坳陷639剖面主干断层轨迹的恢复

    大型铲式断层往往是滚动背斜发育的重点部位,也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而铲型标准断层几何形状的确定对于寻找滚动背斜意义重大。利用旋转反向次级断层切线法获得剪切角的倾向剪切技术,较准确地计算了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新生代铲式断层的拉张量,追踪和恢复了639剖面主干断层的轨迹。

  • 断裂输导体系输导天然气效率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为了研究断裂输导体系垂向输导天然气的效率,在分析断裂输导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断裂输导体系输导系数的概念。根据天然气成藏过程的有效性,建立了断裂输导体系输导效率评价标准,并将其应用于库车坳陷北带断裂输导体系输导效率评价中,结果显示该坳陷北带天然气的分布与断裂输导体系输导系数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该评价方法用...

  • 库车坳陷下白垩统天然气运聚系统与油气运移研究

    以气势的分布及其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化为基础,考虑到流体动力与油气运聚的关系,再根据油气运聚系统的划分原则,对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在不同地史时期的天然气运聚系统进行了划分和研究,探讨了天然气的聚集和成藏规律。同时结合运聚系统、低势区的分布及其演化特点、生烃中心位置及断裂发育情况,对天然气的运移方向做了进一步的综合分析。

  • 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控油机理探讨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基岩总体为非储层,有效储集体为由岩溶作用形成的次生孔、洞、缝型储集体。根据岩溶发育控制因素和岩溶期次,重点研究了轮南地区2套三类储集体的分布和储集体之间的差异。通过对奥陶系油气的分布和碳酸盐岩内特殊的流体赋存状态的分析,认为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分布整体上受储集体发育控制,同时不同类型储集...

  • 胜北洼陷胜北构造带白垩系连木沁组沉积体系分布与岩性油气藏勘探

    吐哈盆地胜北洼陷胜北构造带白垩系连木沁组属于典型的北物源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其砂体埋藏深度较浅,储层物性较好,向北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发育。根据胜北洼中隆良好的古构造背景,结合胜北3、4号南北向平移断层沟通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煤系地层和中侏罗统七克台组湖相泥岩烃源岩系等情况,认为胜北洼陷白垩系是浅层次生岩性油气藏勘探的...

  • 胜北地区油气分布规律

    钻井、试油成果证实,胜北地区油气的纵向分布层位多,油气类型多,成藏规律比较复杂。通过对胜北地区已知油气层与区域生储盖、上覆地层岩性与油气层和产量、油气层位置与构造相互关系的分析,认为J2q油气层是该地区自生自储式舍油气组合的主力油气层,在下生上储式含油气组合中,应将J3k、K1、K1l油气层作为主要勘探对象;油气大多保存于砂层...

  • 鄯勒构造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规律

    通过对成藏地质条件、成藏过程、构造形成和演化、圈闭与烃源的时空配置关系的综合分析,认为控制鄯勒构造带成藏的主控因素是断裂、生储盖的配置、古构造的形态、圈闭与烃源的配置关系,其中断裂是控制成藏的最根本因素,其通过沟通油源、形成圈闭和封堵油气等作用控制油气成藏。通过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期次分析,总结了鄯勒构造带油气成藏的规...

  • 下期“天然气地球化学”栏目文题及作者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吐哈盆地浅层中的应用

    运用Cross提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等时的基础上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白垩系一第三系进行了划分和对比,共划分出了2个超长期旋回层序和6个长期旋回层序,并将其中4个长期旋回层序进一步划分为16个中期旋回层序。

  • 北黄海盆地Ⅰ号坳陷圈闭特征

    北黄海盆地Ⅰ号坳陷中生代地层厚度大、埋藏深、分布稳定,成藏条件较好;研究中生代地层圈闭特征对阐明Ⅰ号坳陷成藏要素组合特征、油气聚集规律、寻找目标构造和布置勘探井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球物理研究和区域地质分析,在北黄海Ⅰ号坳陷中生代地层中识别出了2大类、3亚类等5种圈闭类型,指出这些固闭的特征是:①以构造圈闭为主;②圈闭...

  •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晋祠组晋祠砂岩沉积特征

    在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和古流向特征以及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探讨了保德地区晋祠砂岩的沉积特征,认为晋祠砂岩为曲流河沉积。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储层演化与油气运聚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沉积时期处于“三隆二鞍一坳陷”的古构造格局,3个隆起共同控制着奥陶系的沉积体系,同时也控制着有利储层的最初展布状态。奥陶系沉积之后,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长达1.3亿年的沉积间断,形成了广泛发育的风化壳岩溶储层。本溪期早中三叠世,奥陶系顶面始终处于“中部隆、东西坳”的构造面貌,在中部隆起与东部坳陷之间存在...

  • 天然气中氮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大量文献,指出了天然气中氮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天然气中氮的主要来源有地球深部氮的运移和沉积物中有机与无机成因氮的释放。不同热解实验结果研究表明,氯气的生成既可以在低温也可在高温,但形成机理各不相同:低温主要是以大量蛋白质发生水解作用而产生氨基酸,氨基酸很不稳定,在粘土矿物的作用下生成NH3,而NH3被进一步...

  • 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有机相

    渤南洼陷是济阳坳陷深层勘探的有利地区,主要目的层系为下第三系的沙四段,目前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对渤南洼陷深层烃源岩样品进行了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演化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以Ⅰ--Ⅲ型为主,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通过对渤深5井、渤深4井的沙四段烃源岩和沉积相资料的分析,认为渤南地区沙四段烃源...

  • 开放体系下升温速率对烃源岩产气率的影响

    采用全岩开放体系程序升温热模拟实验装置,对哈2井三叠系灰黑色泥岩样品进行了不同升温速率对产气率影响的模拟实验研充,结果表明:在350~500℃期间,升温速率快时(20℃/min)测得的产气量与升温速率慢时(5℃/min)测得的产气量比较接近;在500℃以上,升温速率快时(20℃/min)测得的产气量大于升温速率慢时(5℃/min)测得的产气量。...

  • 胜坨油田两期成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分析

    对东营凹陷胜坨油田的成藏期次和成藏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具有两期成藏的地质条件,例如北部胜坨油田就经历了早期(东营组末期)的油气聚集、破坏和晚期(明化镇组时期)的油气再聚集、调整的过程;胜坨地区各含油层系中原油物性、生标特征及油源对比结果为该两期成藏提供了直接的地球化学证据。认为胜坨油田两期成藏...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