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柴北缘西段古近系优质储层孔隙成因类型及其控制因素

陈波; 王波; 管斌; 蔡智洪; 孙国强; 史基安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年第08期

摘要:分析孔隙成因类型及其控制因素,对于确定优质储层有重要意义。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测录井资料分析认为,柴北缘西段古近系储层发育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微裂缝三大类孔隙类型,原生孔隙可细分为压实残余粒间孔和胶结残余粒间孔,次生孔隙包括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和晶间微孔,微裂缝根据形成原因可分为压实微裂缝、溶蚀微裂缝。研究区储层孔隙类型主要发育以残余粒间孔为主的原生孔隙,其次发育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等次生孔隙,同时发育少量的压实微裂缝。柴北缘西段古近系储层孔隙类型主要受到沉积作用的控制,成岩作用次之,沉积作用对孔隙类型的控制体现在水动力强度的不同,水动力条件较强且成熟度较高的辫状河心滩、河床滞留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砂体原生孔隙较为发育,在相同成岩作用背景下原生孔隙保留最完整,最有可能形成优质储层聚集区。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古近系孔隙成因类型主控因素优质储层

单位:广西高校北部湾石油天然气资源有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钦州学院; 广西钦州535011;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甘肃敦煌73620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勘探事业部; 甘肃敦煌736202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天然气地球科学

北大期刊

¥840.00

关注 28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