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恩平组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定量表征

马明; 陈国俊; 李超; 张功成; 晏英凯; 赵钊; 沈怀磊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年第10期

摘要: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荧光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分析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等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恩平组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特征及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相对优质储层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恩平组储层以岩屑砂岩为主,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胶结物以石英次生加大、含铁方解石、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为主;储层孔隙类型以长石和火山岩岩屑遭受溶蚀产生的粒内溶孔为主,部分为粒间溶孔,纵向上在煤系地层附近发育次生孔隙带。储层物性总体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较差的根本原因,砂岩遭受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为12.51%-29.60%,平均为23.99%,达到原始孔隙度的33.53%-79.34%,平均为64.30%,压实减孔强度为39.20%-91.05%,平均值高达81.17%;而钙质砂岩发育段物性差是由中晚期碳酸盐胶结所致,胶结作用损失的孔隙度为2.91%-19.40%,平均值为5.61%,胶结减孔强度为8.95%-60.80%,平均为18.83%;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是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释放的有机酸对长石和火山岩屑的溶解,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度介于3.19%-8.54%之间,平均为5.66%,占岩石总孔隙度的59%-90%,平均为76%。

关键词:恩平组孔隙结构成岩作用次生孔隙形成机理

单位: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中海油研究总院; 北京100027;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天然气地球科学

北大期刊

¥840.00

关注 28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