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与茅口组烃源岩的差异性

黄士鹏; 春; 汪泽成; 苏旺; 冯庆付; 冯子齐 天然气工业 2016年第12期

摘要: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都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目前对这2套烃源岩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还鲜有报道。为此,通过对17口井111块栖霞组和茅口组岩心样品实测总有机碳含量(TOC)的标定,运用分段平均值法,建立了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与烃源岩TOC的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对全盆地117口井的上述2套烃源岩TOC进行了测井评价。结果表明:①横向上,栖霞组和茅口组烃源岩在全盆地均有分布,发育以川东地区为最好;②茅口组烃源岩在平面厚度、有机碳含量及生气强度等方面均优于栖霞组,前者厚度介于30-220m,TOC介于0.5%-3.0%,为中等一好烃源岩,而后者厚度介于10-70m,TOC介于0.5%-2.O%,为差-中等烃源岩;③纵向上,栖霞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栖一段,茅口组烃源岩主要发育于茅一段和茅二c层。结论认为:①栖霞组生气强度很低,绝大部分地区小于10×10^8m3/km2;②而茅口组生气强度则明显较高,为10×10^8-60×10^8m3/km2且大部分区域都大于20×10^8m3/km2;③后者具备形成大型气田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二叠世栖霞组茅口组烃源岩

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天然气工业

北大期刊

¥1300.00

关注 30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