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渤海海域渤中19-6构造带深层潜山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侯明才; 曹海洋; 李慧勇; 陈安清; 韦阿娟; 陈扬; 王粤川; 周雪威; 叶涛 天然气工业 2019年第01期

摘要: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南部的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是新近勘探发现的特大型含油气区,该区的储层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储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此,基于对钻井岩心、井壁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和描述,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录井及测井等资料,对该区潜山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等进行分析,探讨控制储层发育的内在因素,研究储层展布规律。结果表明:①渤中19-6构造带深层潜山储层是由太古界潜山变质花岗岩主体及上覆的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孔店组砂砾岩组成的泛潜山储集系统,形成砂砾岩孔隙带+风化壳溶蚀裂缝带+内幕裂缝带的多层次储层结构,储层成因复杂、类型多样;②太古界变质花岗岩潜山储集体内部在垂向上可划分为风化壳、内幕裂缝带和致密带,具有孔隙型和裂缝型的双重特性;③潜山风化壳主要受到强烈的溶蚀淋滤作用叠加断裂作用的影响,形成裂缝—孔隙型储集空间,内幕裂缝带储层的发育规模与分布受控于3期裂缝的叠加作用,燕山期以来是潜山裂缝的主要发育时期;④孔店组砂砾岩为典型的筛积沉积,后期溶蚀作用为其主要的控制因素;⑤混合岩化作用及超临界流体隐爆作用对储层发育起到了建设性作用。结论认为,渤中19-6构造带发育砂砾岩+变质岩潜山储集系统的认识,有助于确定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目标与方向。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太古代深层变质花岗岩储层古近纪

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61005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天然气工业

北大期刊

¥1300.00

关注 30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