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轮耕对宁南旱区土壤理化性状和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侯贤清 李荣 韩清芳 贾志宽 王维 杨宝平 王俊鹏 聂俊峰 李永平 土壤学报 2012年第03期

摘要:为了探索免耕/深松隔年轮耕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2007年至2010年在宁南旱区采用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与连年翻耕3种耕作模式,对土壤容重、团聚体、养分及小麦产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深松/免耕和深松/免耕/深松模式显著(p〈0.05)降低土壤容重,改善了土壤的孔隙状况;两种轮耕模式可显著(p〈0.05)增加0~40 cm各土层2~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3种耕作方式比较,深松/免耕/深松模式最能有效增加0~40 cm土壤有机质和0~20 cm土层全氮含量;免耕/深松/免耕和深松/免耕/深松处理较传统耕作显著增加0~40 cm土层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20~4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改善了土壤的养分状况。试验期间,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模式3年平均小麦籽粒产量较传统耕作显著增加,分别增产9.59%和10.69%(p〈0.05),以深松/免耕/深松处理增产效果最佳。

关键词:轮耕模式土壤理化性状产量宁南旱区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陕西杨凌712100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宁夏固原75610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土壤学报

北大期刊

¥768.00

关注 31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