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田间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BIOLOG分析

王晓玥 蒋踽霁 隋跃宇 孙波 土壤学报 2012年第05期

摘要:对秸秆分解微生物演变机理的研究是调控秸秆还田、提高农田地力的理论基础。本试验基于土壤置换试验平台,利用BIOLOG方法研究在寒温带、中温带和中亚热带气候下,埋于黑土、潮土和红壤中的小麦和玉米秸秆在腐解过程中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的变化规律。试验中利用网袋法区分直接分解秸秆微生物。试验结果发现秸秆腐解微生物的碳源代谢活性(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 AWCD值表示)在腐解0.5a和1a后表现出一定的随气候变化规律,即随温度和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0.5a为海伦(0.765±0.060)〉封丘(0.737±0.165)〉鹰潭(0.326±0.076),1a为海伦(0.630±0.092)〉封丘(0.319±0.096)〉鹰潭(0.291±0.029),但这种趋势在腐解2a后减弱。气候条件是影响秸秆腐解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腐解时间和土壤类型。主成分分析表明在腐解0.5a后海伦、封丘地区的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与鹰潭差异较大,而1a后封丘和鹰潭的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与海伦的差异较大,腐解2a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秸秆腐解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趋于一致,均对含氮化合物利用较多。

关键词: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腐解biolog气候

单位: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鹰潭33521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哈尔滨15004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土壤学报

北大期刊

¥768

关注 31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