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土壤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土壤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
  • 创刊时间:1948
  • 国际刊号:0564-392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210008
  • 国内刊号:32-1119/P
  • 邮发代号:2-560
  • 全年订价:¥ 768.00
  • 发行地区:江苏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新视角与前沿
  • 综述与评论
  • 研究论文
  • 研究简报
  • 腐殖物质特异性及其产生机制

    腐殖物质(HS)是天然有机质的主体,其组成、结构十分复杂。之所以称其为一类物质,就是基于他们具有不同于其形成前体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征的共性,或称"特异性",即在腐殖化过程中形成新的化学组合,甚至是"特异的"结合方式。但经历近200年的探索,人们对这种"特异性"的认识仍然不清楚,并缺少实验上的证据。加之近几年,一些研究结果被不适当...

  • 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细菌能自发产生、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并感知其浓度变化,调节微生物的群体行为,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群体感应。革兰氏阴性菌的群体感应一般由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这类信号分子介导。在简要总结AHLs分子及其衍生物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对AHLs的提取、鉴定和检测等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建...

  • 重新被“激活”的土壤无机碳研究

    荒漠区植被稀疏、土壤有机碳含量低,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一直被忽略。但2006年前后,若干研究显示干旱荒漠区具有潜在的碳汇功能,一直被认为是死碳的土壤无机碳开始受到关注,长期被忽视的干旱荒漠区无机碳碳循环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后续的研究显示,土壤中的溶解性无机碳并非来自土壤本身的碳酸盐,而是来自土壤空气或大气,是现代碳循环的一个重要...

  • 古人类活动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以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为例

    选择在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内,分别选取一个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文化剖面)和没有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自然剖面),通过分析和比较两个剖面中炭屑、各种氧化物含量和土壤发育指标数值,研究古人类活动对土壤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古人类用火形成的灰烬层中,炭屑含量达到最大值2.38×105粒g-1,约为自然剖面最高...

  • 不同模拟糙度集中水流内红壤团聚体剥蚀特征研究

    研究了5种模拟糙度和6种不同冲刷距离组合下3种粒径的红壤团聚体在集中水流内的剥蚀破坏规律,分析了糙度、运移距离以及相关水力学参数对团聚体剥蚀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运移距离条件下,随粒径和糙度的增加团聚体剥蚀破坏程度呈增加趋势,与粒径相比,糙度对剥蚀破坏程度的影响更大。相同模拟糙度下,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剥蚀率均呈抛物线形...

  • 玉米季横垄坡面细沟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开展玉米不同生长期紫色土坡耕地细沟侵蚀特征研究,并分析玉米叶面积、雨强对细沟侵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玉米生长期推进,坡面产流时间、跌坎及细沟出现时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苗期、拔节期跌坎与细沟出现的平均间隔时间分别为10′59″和15′30″,抽雄期、成熟期跌坎与细沟出现的平均间隔时间分别为20′...

  • 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沉积作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酶与土壤矿质营养元素循环、能量转移等密切相关。明确土壤酶对土壤侵蚀—沉积作用的响应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土壤侵蚀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湘中红壤丘陵区松林坡面侵蚀区及沉积区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揭示了酶活性与土壤主要养分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土壤侵蚀—沉积作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

  • 红壤区土壤有机碳时间变异及合理采样点数量研究

    相对于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空间变异性及合理采样点数量的研究,其时间变异性及揭示特定时段SOC变化所需采样点数量的研究较少。选择红壤丘陵区的江西省余江县为研究区,分析了1982—2007年SOC含量的时间变异特征,并估算了揭示该时段SOC变化所需土壤采样点数量。结果表明,1982—2007年SOC含量均值由14.18增至16.27 g kg-1,增幅...

  • 澧阳平原古水稻土有机质红外光谱特征

    澧阳平原杉龙岗古水稻土遗址剖面中不同耕作年限、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深埋的有机质的积累与迁移变化明显。以澧阳平原杉龙岗古水稻土遗址为研究对象,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对剖面中古水稻土和现代耕作水稻土进行红外光谱测定,分析土壤中有机质的官能基团以及各基团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古水稻土官能基团的振动主要集中在卤素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机...

  • 基于光谱分类的土壤盐分含量预测

    基于相似土壤组分和光谱特征,利用土壤光谱反射率数据和曲线特征来进行土壤光谱分类,同时充分挖掘有效信息是光谱分析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借助模糊k-均值聚类方法将土壤光谱数据分成四个类别(分类前先将原始光谱进行范围归一化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土壤在光谱分类前后的高光谱特征,然后利用Kennard-Stone法将各类别样本划分为建模集和预...

  • AMF和PGPR修复甲胺磷污染土壤的效应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能降解有毒有机物,但分解土壤中残留甲胺磷农药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测定AMF和PGPR矿化甲胺磷的效应。试验设甲胺磷0、50、100和150μg g-1下,对番茄(Lycospersicon esculentum,品种金冠)接种AMF Glomus mosseae(Gm)、Glomus ...

  • 内蒙农牧交错带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内蒙武川是我国典型的内蒙农牧交错带地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和施肥是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和土壤碳储量的重要人类活动。选取内蒙武川地区,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施肥措施(化肥、有机肥)的长期定位试验土壤,分析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无机碳(SIC)和全氮(TN)含量和储量,结合13C和15N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土地利用方...

  • 外源新碳在不同肥力土壤中的分配与固定

    外源新碳加入土壤后,传统技术尚无法区分其与原土壤有机碳的不同。利用13C稳定同位素方法,通过室内培养实验,探讨玉米秸秆和根茬添加到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后外源新碳在土壤中分配与固定的差异。结果表明:(1)低肥土壤添加叶28 d后土壤有机碳(SOC)含量高于添加根和茎的;高肥土壤添加叶在整个培养期间(1~180 d)SOC含量都高于添加根和茎;两种...

  • 灌漠土上连续间作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化学肥力的影响

    间套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髓,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我国乃至世界的现代农业中仍然占有一定的地位。然而,长期间套作条件下的土壤肥力变化研究较为缺乏。在甘肃武威连续6年(2009—2014年)进行定位试验,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主因素为三个施磷水平(0、40和80 kg hm-2),副因素为9种种植模式(蚕豆/玉米、大豆/玉米、鹰嘴豆/玉米和油菜...

  • 免耕覆盖还田下玉米秸秆氮素的去向研究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15N标记的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免耕覆盖还田下玉米秸秆氮素经过4个生长季后的作物累积利用率、在土壤(0~60 cm)的残留率以及损失情况。试验共设2个处理:TS1为第1年15N标记秸秆覆盖还田,此后秸秆不还田;TS2为第1年15N标记秸秆覆盖还田,此后每年以非标记秸秆还田。结果表明:经过4个生长季后,两个处理间的玉米籽粒、...

  • 黄土不同粒级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制约因素

    对宁镇地区下蜀黄土和北方黄土高原黄土进行系统的分粒级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北方黄土还是下蜀黄土,REE分布均存在明显的粒级效应:北方黄土的REE主要在细粒端(〈4μm)富集,粗粒端(〉64μm)富集不明显;下蜀黄土在细粒端(〈4μm)和粗粒端(〉64μm)均呈明显的REE富集特征,且粗粒端的富集更加显著;(2)...

  • 黑土锌有效度的物理化学研究法

    锌是动植物必需微量元素同时亦是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元素,研究黑土中锌形态及其有效度对保护黑土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黑土13年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化学研究法,分析评价黑土Zn形态转化及锌有效度。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黑土有效锌(DTPA-Zn)含量可达1.96 mg kg-1,长期施肥可显著增加黑土交换态Zn和无定型氧化铁结合态Zn含量,...

  • 外源水杨酸对黑麦草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研究

    系统分析了黑麦草幼苗在0.2、0.4、0.6和0.8 mmol L-1水杨酸分别与150 mmol L-1 Na Cl盐胁迫复合作用下的生长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特征,探究了外源水杨酸对黑麦草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施加不同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均能够显著缓解盐分对黑麦草幼苗的胁迫效应,盐胁迫下施加外源水杨酸,可使得黑麦草幼苗株高,地上、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均相...

  • 黑岱沟露天煤矿优势植物叶片及枯落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以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煤矿复垦区8种优势种植物的叶片及对应叶片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碳、氮、磷、钾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探讨退化生态系统植物内稳性、不同植被类型与NP限制率的关系,以期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重建以及不同物种的合理配置提供合理建议,为完善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提供支撑。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叶片C、N、P、K的变化...

  • 蚓粪和益生菌配施对设施番茄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为探究蚓粪和益生菌互作对大棚番茄地土壤线虫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设置CF(单施化肥)、CF+BM(化肥配施巨大芽孢杆菌)、CF+BA(化肥配施解淀粉芽孢杆菌)、VC(单施蚓粪)、VC+BM(蚓粪配施巨大芽孢杆菌)和VC+BA(蚓粪配施解淀粉芽孢杆菌)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单施蚓粪有助于土壤线虫数量的提高,而蚓粪配施益生菌相比单...

  • 耕作方式和秸杆还田对纤维素降解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免耕和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明确其对土壤纤维素降解细菌群落的影响对于土壤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国家试验站耕作秸秆还田(WtS)、免耕秸秆还田(WntS)、耕作秸秆不还田(Wt)和免耕秸秆不还田(Wnt)4种处理小区并采集土壤样品,用CMC-Na刚果红培养基对纤维素降解细菌计数,采用PCR-RFLP技术研究保护性耕...

  • 秦岭山脉典型林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关系的探讨

    秦岭作为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分界线,其上生长着许多独特林分,加之未受到人为活动扰动,故对其包括土壤酶及养分等在内的土壤效应研究具有重要参比性,且可为揭示不同林分的土壤效应及筛选最优林分奠定基础。选取秦岭不同海拔生长的五种典型林分(锐齿栎、油松、华山松、云杉及松栎混交)土壤,分析了7种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二者间关系...

  • 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土壤分离能力季节变化研究

    采用变坡试验水槽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3年草地(赖草)和退耕17年草地(紫花苜蓿)在生长季土壤分离过程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赖草和紫花苜蓿地的土壤分离能力在整个生长季均呈现显著下降的季节变化趋势(p〈0.05)。赖草地的平均土壤分离能力最大(0.076±0.036 kg m-2 s-1),其次是紫花苜蓿地(0.057±0.055 kg m-2 s...

  • 微咸水入渗下施加PAM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研究

    土壤改良剂与微咸水灌溉相结合,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改善盐碱土结构及促进作物生长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一维垂直土柱积水入渗和水平土柱吸渗试验,研究了微咸水入渗条件下,不同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施量(0、0.02%、0.04%和0.06%)对盐碱土水盐运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咸水入渗条件下,施加PAM能够降低土壤入渗速率,增...

  • 基于离子稳态的野生与栽培番茄及其杂交F1的耐盐性差异

    以野生番茄-醋栗番茄D4-101(Solanum pimpinellifolium)(WT)、自交系番茄栽培种7818D(S.esculentum)(CT)及二者杂交产生的F1代品系为材料,探讨50、100及200 mmol L-1Na Cl胁迫处理对番茄生物量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植株干重的降幅由大到小依次是:CT〉WT〉F1。随着盐胁迫程度加大,三个品种(系)Na+含量均增高,而...

  • 直接加热—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苯系物

    采用CP-8ms毛细管色谱柱、直接加热—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苯系物,并对顶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装有10 g土壤样品的20 ml顶空瓶在95℃加热阱中以500 r min-1振摇20 s,停90 s,并平衡15 min,即可达到最佳脱附效果;并以不含待测苯系物的新鲜土壤制作校准样,外标法定量。该方法的精密度为2.35%~7.27%,检出限为0.23~1.35μ...

  • 力荐《中国土壤地理》

    《中国土壤地理》是龚子同、黄荣金、张甘霖等知名学者领衔主编,包含中青年学者的参与编著,由科学出版社于2014年3月出版的一部专业巨著,是中国科学院主持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一。该专著是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土壤地理及相关学科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编写的。它充分反映了土壤地理学发展的方向和时代特征...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