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化艺术研究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1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文化艺术研究杂志

主管单位:浙江省文化厅  主办单位: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 创刊时间:2008
  • 国际刊号:1674-3180
  • 出版周期:季刊
  • 邮政编码:310013
  • 国内刊号:33-1355/J
  • 邮发代号:32-158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浙江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文化经济
  • 长三角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视野
  • 艺术学
  • 音乐舞蹈
  • 戏剧戏曲
  • 电影电视
  • 美术造型
  • 传统节日里的地方传统:以杭州端午节为例

    当前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讨论传统节日,人们常常会问:谁是正宗?谁最有代表性?因而忽略了传统节日的地方特征,甚至生硬地搬用“一般性知识”来重构当地“传统”,得不到当地民众的认同。本文以杭州端午节为例,通过典籍文本考证与当代田野调查,总结出它的地方特征,并强调指出,在提倡“文化多样性”的今天,我们尤其应该注意保护...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大众参与——以主客位视角为中心的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人的自觉、自愿、积极的参与,然而在我国的保护实践中,由于主位观点与客位观点的歧异、对参与的肤浅化理解、政府角色的定位失误等原因,导致大众参与的普遍形式化与虚无化,形成一定程度的“缺席关怀”、“参与专制”,有可能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破坏”。有鉴于此,需要基于对主位观点的尊重和了解,充分...

  • 论男性文士对于女性优伶的文学描述及其文化阐述

    由于男性文士在中国文化结构中的特定身份及其处境,女性优伶颇为容易成为男性文士一个重要的“价值目标”幻想对象。男性文士通过对女性优伶的文学描写,以实现一种性缺憾甚至性饥饿的想象性解决。而且,与权力系统所崇尚和推行的女体美色存在一种疏离关系,甚至构成两种女体范式。唐宋以后,男性文士与权力阶层在现实社会中的裂痕得到相对修补...

  • 都市生活的浮世绘和多棱镜——2008年都市化进程中的文化与精神生态

    2008年,在金融危机影响加深、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逐渐抬头的现实境遇中,本就浮躁、骚动的都市文化与精神生态也显得异常百般红紫或乱象纷呈。其主要内容包括:文化CPI的“上扬”与消费安全、都市文化——生理焦虑与色情消费的增长、青少年文化的中国问题与世界景观、网络文化的真实面孔与新城市病、心理与精神健康——都市的孤独与沉溺、消费...

  • 论西德尼·甘博于1917-1919年随拍摄的一组杭州老照片

    在1949年以前曾经在老杭州摄影的所有西方人中,西德尼·甘博可能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位。本文讨论他根深蒂固的杭州情结和在表现这个古老城市时采用的独特视角,并分析了他有关1917—1919年间杭州老照片的几个主要方面。他所表现杭州之江大学和费佩德一家的照片如今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记载。其次,他对于古老建筑,街道,城门、运河、寺院和学校等...

  • 悲情的神衹--中国神话中的"献祭"原型

    神话,作为人类精神的原始表象,投射着原始初民的集体意识。但是就是在上古这种超个体的心理基础下往往潜伏着神秘的“原型”,并且绵延人类历史至今依旧左右着人类的心灵、经验以及行为。对原型的探究就是对人类文明史的探究,就是对人类精神成长历程的透视。而在中西方神话中都有一类昭示人类悲剧精神的神话,无法令人忽视。他们无一例外都极...

  • 艺术学的“三级跳”与新“节点”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艺术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本文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现代艺术理论的发端谈起,论述到目前艺术学研究领域的现状,欲以这系统性的梳理,让我们对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一清晰的认识,并以此来促进我国今后的艺术学研究。

  • 关键词——反思艺术学学科建设问题的一种路径

    近年来,围绕关键词来展开学术讨论已经成为学界最热衰的研究路径之一。事实上,从关键词的角度考察艺术学的学科建设问题,的确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反思视角。一方面,透过艺术学关键词使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目前艺术学学科还缺乏较为明确的学科指向,以及缺乏理论的专业性与探索的连续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艺术...

  • 艺术史脉络结构的问题探讨

    本文提出的关于艺术史脉络结构的问题探讨,是出于对艺术史基本治史方式的研究需要。主要围绕艺术史脉络结构由“事件史”到“事件路径”的转变,从“社会发展史”到“艺术史”的脉络结构转变这两个基础性专题问题展开讨论。文中例举中外艺术史的几部典型著述,以及艺术史学研究的新观念给予佐证,阐明艺术史脉络结构应当是一个自成体系,相对独...

  • 良渚遗址中透露出的音乐曙光

    良渚遗址出土的长玉管,并且有的管侧开有小孔,这与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骨哨相类似。长江下游的考古文化中,与良渚遗址同属“太湖地区”的马家浜文化、吴江梅堰遗址都有类似的骨哨,以及属于“宁绍地区”的跨湖桥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也有同样的骨哨,并且管侧的按音孔越来越多。从骨哨到骨笛的进化历史可以证明良渚遗址的长玉管是一件乐器,它的...

  • 古今唐大曲研究得失谈

    唐大曲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从古至今,有大量的研究着力于此,为挖掘、传扬唐大曲做出了贡献。尤其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古代音乐体裁的研究还需拓展。本文从古今研究的文献入手,综合历代各家的学说,提出运用切实可行的音乐分析方法。以文献研究和音乐本体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等方面,对这一古代乐种的研究提出了符合新时期学科...

  • 《魏氏乐谱》若干问题之我见

    《魏氏乐谱》是明末海商魏之琰将明代的一些乐曲传到日本后,由其四世孙魏皓对外传授并编辑出版的诗词乐谱,在日本有“魏氏乐”或“明乐”之称。在对此乐谱的研究方面,继日本学者林谦三的开先河之作《明乐八调研究》之后,国内学者们也开始重视这一回归的乐谱,就目前对该课题的研究来看,多集中在起源传承、音乐性质、翻译和宫调分析上,本文...

  • 戏剧意象论

    意象,作为一个诗学与美学的本体范畴,同样适用于戏剧艺术。意象贯穿于戏剧创作与接受的多个层面。它既属于戏剧家的编演创造的产物,又属于戏剧观演之问审美交流的结果。戏剧意象,既有着鲜活的舞台体现,更蕴涵在具体的观演体验当中。因而,它既可以呈现为各种舞台上的“直接意象”,也可以表现为观演体验中丰富的“间接意象”;既可以是剧作...

  • 清代乾隆时期京腔消歇及秦腔色情戏兴盛原因述论

    魏长生进京,秦腔盛行,一时成为剧坛霸主。但是,京腔并没有因此“衰败”,只是受到极大的冲击,而且,受冲击的不限于京腔,同时还有一大批声腔剧种;京腔也没有绝迹。直到道光六年还在演出。魏长生的艺术成就是在晚年。秦腔之所以短期内能在京城盛行,不是因为京腔衰老到理应退出历史舞台的地步,更不是秦腔技艺高人一等,而是秦腔钻了清政府...

  • 戏曲的政治化演变及其后果

    戏曲特有的思想传播、社会教化以及对民族成员思想意识的整合功能,使其在历史演进中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的演变过程其本身是一个被逐渐政治化的过程。历代统治者一方面对戏曲进行政治权力的打压,力避戏曲所负载的思想意识冲击,甚至同化社会主流意识;另一方面,又给予戏曲自身难以承负的“隆恩”与“重负”。近代以后,戏曲的社会政治...

  • 论娱乐型探索戏剧

    在20世纪80年代戏剧探索大潮中诞生的娱乐型探索戏剧,有其戏剧本体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社会变革、文化语境更易的直接现实原因。探索型戏剧的主要特征是以观众为着眼点,运作方法市场化,以娱乐、休闲为指归,寓教于乐,乐教兼得,更加强了多种姐妹艺术的综合,载歌载舞,美听美视,在演出形态上首创环形特大剧场全方位舞台,别开生面,气势恢宏...

  • 双生花:双重身体·双重身份·双重生命——对当代中国电影中一种视觉主题与叙事模式的研讨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确立了电影中“双生花”的视觉主题与叙事模式,相关影片还有《法国中尉的女人》、《滑动门》等。在《红玫瑰与白玫瑰》、《苏州河》、《月蚀》、《绿茶》等呈现这一视觉主题与叙事模式的中国影片中,在双重身体,双重生命的视听表象/文化内涵背后,隐含着一个关于女性身体迷失与身份焦虑的主题。身体迷...

  • 中国电影艺术的戏剧基因与民族传统

    电影艺术是电影技术与戏剧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其与生俱来的戏剧基因在中国电影中就是指戏曲与话剧的艺术基因;构成1949年以前的民国电影始末的戏由电影,以及作为百年中国电影主流的通俗情节电影,彰显了中国电影艺术的民族传统。

  • 明清徽州容像粉本:中西美术交融的一个案例

    明清之际,正是西方绘画和思潮对中国美术影响较大的时期。西方严谨的造型写实主义绘画被中国宫廷画家和民间画师所吸收,尤其在人物画方面受西方写实绘画影响最深。产生于徽州(今安徽)地区的民间容像,体现了中西美术交融后的写实绘画特征,很多写实性的元素并不是来自传统,而是来自西方的绘画观念和技法。其解剖学中的结构以及明暗体积等观...

  • 管窥中国画散点透视产生的文化渊源

    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是中国画家观测自然事物、表现自然事物所运用的独特手法,画家们用它营造出了中国画特有的空间结构关系,并获得了艺术表现的极大自由,与西方焦点透视法是截然不同的。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真”观念。是散点透视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将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论述,通过哲学典籍和绘画论著的内容进行推理分析,探寻散...

  • 20世纪中后期的峡江山水画探微

    中国传统山水画表现对象丰富多样,但在历代文人诗词中屡屡出现的峡江风景却绝少入画,而这一现象在新中国成立后却迅速为之一变,20世纪50、60年代的山水绘画中,峡江山水成为许多画家笔下多次表现的风景,并一直延续影响至今。这种现象显然不是个别的偶然变革,也超越了山水绘画的自律发展。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存在着更为深层的文化转变和社会...

  • 意象与动作——简述认知神经科学在布莱尔的演员训练中的作用

    布菜尔认为,认知神经科学既有科学的一面,又富有弹性,可用于指导戏剧排练;有关神经模式、心理结构、身体图式、记忆、激情、情感、意象流的理论都要求演员不断地熟悉戏剧的每一个意象,并结合动作不断练习,使戏剧内化于演员的身体中,以便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 剧场电影成功的实际预测模型:以电影的体验商品特性为重点

    本文采用了体验经济的理论框架,对影响电影票房的因素进行分类,并发展了新的研究变量,因变量有总票房、第一周票房和放映时间长度,自变量有四类:品牌相关变量、客观特征、信息源头、发行相关因素。续集、演员、成本、类型(剧情),MPAA分级(PG和R),发行档期(暑期和复活节),第一周上映影片的荧幕数与总票房都显著相关。

  • 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消费者网络电影下载动力因素研究

    人们对网络媒体资源尤其是电影下载的需求日益增加,针对这一市场,电影行业仍然缺乏一个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本文借助计划行为理论研究了消费者合法下栽电影资源的动力因素,进一步发现消费者态度、社会影响、技术可行性、创新性、兼容性及过往行为等因素都对消费者的下载决定产生作用。

  • “新丹麦荧幕”:创意产业的组织化推动

    “新丹麦荧幕”是由丹麦电影协会推出的一项计划,旨在鼓励创意性电影的拍摄。本文通过调查组织机构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而得出结论,认为组织机构的电影顾问在推动创意性电影拍摄的过程中不仅负责挑选题材,还要全面参与影片的制作。因此,电影顾问不仅是“守门人”,更承担着文化中介的角色。

  • “统一化”与“软实力”——全球创新经济大潮下对文化政策的反思

    本文批判性地评价了两种文化政策的制定方式。第一种关注实行民族文化政策的必要性,通过促进艺术与大众媒体领域的发展与限制外来事物进入本国,在其公民中建立一种全国性的“共同文化”。这就是所谓的“统一化模式”,该模式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引发了许多文化政策方面的辩论。第二种方式,即“软实力模式”,其目标是以文化基础设施与其他环境因...

  • 当艺术遇到营销——浪漫主义思想下的艺术营销理论

    本文认为艺术营销理论扎根于现存的非营利艺术中,建立在浪漫主义对艺术的普遍价值的信念以及对消费者而言创作者所具有的权威上。作为“一系列技术”和“一个决策过程”。营销能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非营利艺术氛围中稳固占据一席之地。然而,最近营销被认同为“一种管理哲学”,这使得营销战略中的消费者导向性同艺术成产过程的浪漫主义观点...

  • 艺术市场营销的战略逻辑——整合客户价值和艺术目标

    当今世界艺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艺术价值产生于作品进入大众文化时人们对它的体验。这种基于互动关系的艺术视角对今后的艺术市场营销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不能完全照搬商业经营中的营销思路,我们应当借鉴市场营销普遍理论中的研究成果,并将其与艺术产品的特点和艺术机构所承担的使命结合起来。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

  • 加利弗那语言、舞蹈和音乐

    加利弗那是由加勒比土著与祖籍非洲的族群杂居混和而形成的文化群体,他们于1797年被迫离开圣文森特岛,逃亡到中美洲的大西洋沿岸,现散居在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和伯利兹等地。加利弗那语属于阿拉瓦人语系,历经数百年的迫害和语言上的霸权,而存活下来。这种语言内涵丰富的故事,

  • 富青山居图

    《富青山居图》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脍炙人口的一幅名作,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始画于至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