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物鉴定与鉴赏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02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2010
  • 国际刊号:1674-8697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230041
  • 国内刊号:34-1312/K
  • 邮发代号:26-228
  • 全年订价:¥ 820.00
  • 发行地区:安徽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亮鉴
  • 稽古
  • 学术研究
  • 博物馆学
  • 文化遗产
  • 考古研究
  • 古像甄源——北朝造像异地流通考

    山东省博物馆一楼展厅常设"佛教造像艺术展",其中最重要的展陈内容就是闻名遐迩的北朝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造像。展厅内另有一批(共十件)汉白玉小型石雕造像及残件,出土于山东省北部的滨州市惠民县沙河杨村,较少为人关注。笔者通过对其雕刻风格、工艺特征、发愿文、石料等方面的观察,认为这批造像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 乾隆朝宫廷瓷器综述(上)——以沈阳故宫藏品为例

    中国陶瓷艺术经过长期发展,于乾隆时期达到顶峰,盛世瓷器的杰出成就建立在国力雄厚、帝王重视及督陶官唐英等人的精益求精之上。乾隆帝关心瓷器的制作,参与、审定御用瓷器的造型、釉色、纹饰等诸多方面。为迎合乾隆帝的喜好,督陶官唐英也试制了一些形制特别的瓷器。

  •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藏闽台民间“同祀诸神像”赏析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于2006年5月27日竣工开馆,这是一座以反映大陆与台湾历史关系的部级专题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的二楼主题展厅以"五缘"来展示闽台两岸的渊源关系,即地缘近(陆桥相连)、血缘亲(血缘相亲)、法缘久(隶属与共)、商缘广(开发同功)、文缘同(文脉相承)。其中文缘又包含着神缘与俗缘,即诸神同祀、风俗相通。在这些展示内容...

  • “印”证历史——西汉长沙国贵族世家概述

    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西汉长沙国境内,先后发现了一系列高等级贵族乃至王室家族的墓葬,出土了一些标示墓主人身份的各种材质的官私印章,印证和补充了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为我们考察历史上长沙国境内曾经出现过的贵族世家提供了更多有益的线索。本文即根据考古发现的材料,结合史料记载,简要梳理西汉长沙国曾经出现过的世家大族。

  • 乾隆五十五年叶书绅诰命碑探析

    上饶市信州区博物馆在清理馆藏碑刻时,发现了一通刻有乾隆五十五年诰命的石碑,碑文共计244个字,内容为皇帝封赠广西苍梧盐法道叶书绅及其妻子的两道诰命。诰中叶书绅授为中宪大夫,妻子俞氏赠为恭人。这通诰命碑为研究治边理番的能臣叶书绅及清代的诰命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实物资料。

  • 刘东瑞谈海昏侯墓出土的几件文物

    2016年5月20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五下午,时值首都博物馆陈设"五色炫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原秘书长刘东瑞先生来到中艺藏文博学院,展开"海昏侯出土文物"专题讲座,为学员们讲解相关文物知识,解答疑惑。笔者有幸参与,倾听先生教诲,收获颇丰。现将讲座部分内容进行整理,形文如下。

  • 由天水出土的唐代陶舞马浅谈古秦州与舞马的渊源

    1976年,天水市秦州区北山出土了一件陶马俑,质地为红陶,通高42厘米,长41.3厘米。马立于平板之上,长鬃披颈,昂首嘶鸣,背上备有鞍、鞯、鞅靽,饰挂缨穗,随风舞动。马头侧向,三足挺立,左前蹄屈曲,好像正在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马的神态与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鎏金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上的舞马和1972出土的礼泉县唐太宗昭...

  • 唐青花

    青花,瓷器釉彩名,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瓷器的专称。典型的青花器,是釆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纹饰,然后施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蓝花在釉下,因此属釉下彩。图1中的青花双龙立耳三足香炉,明代宣德时期产品,采用产自中东地区的进口苏麻离青钴料,含铁量高,色浓处釉下凹(见图2),有铁锈斑,纹饰稍有湮散(见图3)。

  • 从“官哥不分”谈起

    一、引言 对于南宋官窑(以下简称"官窑")、传世哥窑(以下简称"哥窑")的区分,通常的做法是:将带有"金丝铁线"特征或细密片纹的一类称之为"哥",其余的称之为"官"。而"官哥不分"则是指官窑与哥窑中一部分器物特征相近,难以区分(见图1)。

  • 陈联喜作品赏析

    陈联喜祖籍西安周至,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受教于著名中国画家刘大为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刘大为工作室画家,中国国家画院联谊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天津画院外聘画家,西安美术学院教师,陕西黄土画派会员,西安中国画院画家,人物画艺委会委员,陕西长安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 墨语心象

    在我的印象中,陈联喜一直专著于水墨人物画研究。我见过他的人物画作品,有鸿篇巨制的主题性绘画,也有方寸之间的情境小品,大致有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物写生,显然是"学院式"教育的产物,既是他有感而发、不吐不快的载体,又是他探索笔墨语言与写实造型相融相合的研究课题。在他的写生作品中,无论是表现惠安女,还是表出苗乡瑶寨的人物,

  • 龚伟海作品赏析

    龚伟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刘大为工作室班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画家,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台北故宫书画院终身名誉院长、特聘教授,上海浦东画院院长。

  • 彭世强绘画作品

    彭世强原中国文联出版社美编室主任、中图文联美术编审,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长城书画院常务理事、北京永定河研究会顾问、北京古都韵书画院理事长。

  • “学馀游艺亦功夫”——馆藏永瑢的《青绿山水图》鉴析

    青绿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典型的工笔重彩表现形式。本文以锦州市博物馆(以下简称我馆)珍藏的一幅清永瑢的《青绿山水图》谈起,以青绿山水的发展历程、创作技法、艺术形式为研究方向,以探究这幅《青绿山水图》的历史及艺术价值。

  • 近代山东与福建船政之刍议

    齐鲁大地是与船政文化结缘的一片热土。北洋海军的成军及海军将士英雄业绩与"务实、创新、爱国"的船政文化息息相关,船政文化的传播为山东近代工矿业、电信业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新的局面。福建船政引领中国第二代留学潮,对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和人才培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与留美幼童形成鲜明对比。

  • 抗战记忆——汉口版《新华日报》

    随着江汉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不断推进,更多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文物得以发现,江汉区博物馆筹建办公室收藏的一份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口版《新华日报》便是其中之一。由于《新华日报》在武汉的发行时间并不长,存世量少,所以尤为珍贵。汉口版《新华日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和浓厚的地域性特征,它是抗战时期历史的见证,是武汉作...

  • 南京市博物馆馆藏葫芦形金耳环评述

    葫芦耳环是明代耳环最为流行的样式,其基本形制自元代继承而来,变化不大,但以添饰上盖和托座而显得更有意趣,种种工巧,各具匠心。南京市博物馆馆藏葫芦形金耳环运用累丝、焊接等多种制作工艺,精工细作,堪称明代金银细工的代表。

  • 《曹母张孺人节孝序》考释

    自宋代至明清时期,特别重视节孝观念,家族中出了节妇孝子,是全家族的光荣。因此,很多家族修家谱时都会在首卷立节孝序一章。本文通过对《曹母张孺人节孝序》的考释,来阐述明清时期妇女节孝观念及旌表制度的演变。

  • 北方头号大地主牟氏家族的宴席文化

    牟氏庄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意义的封建地主庄园。牟氏家族宴席种类繁多,规格不一,对胶东地区宴席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牟氏家族宴席特点、宴席名目、宴席菜品、宴席食材、宴席形成的原因、营养及宴席礼仪等方面研究分析牟氏家族的宴席文化,并阐述对胶东宴席文化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呈现的旧石器文化

    乌兰木伦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景观河北岸,发现于2010年5月,2011年正式发掘,出土有古动物化石和多件石制品,石制品工具包括锯齿刃器、凹缺器、各类边刮削器、适于装柄的各类尖状器、鸟喙状器、锥、钻、刀、石片、盘状器、雕刻器、镞等类型。石制品和古动物化石发现有人工加工的痕迹,经过分析和研究发现不少工具可一...

  • 浅析青铜鼎与列鼎制度的若干相关问题

    鼎是华夏文明的一种象征,其作为礼器在先秦礼制中有着重要意义。用以"明贵贱,辨等列"的列鼎制度在其产生、发展直至最终消亡的过程中,反映着国家制度的变迁与社会等级结构的变革,而不同时代用鼎方式的区别也揭示了其之间文化本质的差异。从列鼎制度作为一种礼仪制度服务于礼义的角度来讲,在春秋中后期因宗法制的逐渐崩坏而使其被普遍僭越这一...

  • 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类型及石岭下彩陶的特点

    马家窑文化彩陶在中国彩陶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马家窑文化石岭下彩陶,阐述其造型及纹饰特征。

  • 徽墨墨模的通性与特异性

    徽墨之所以能成为艺术精品,其墨模的雕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徽墨墨模的制作与普通的木雕相比,有一定的共通性,但因为用途的不同,又有一定的差异性。墨模用料更为考究,雕刻手法更加复杂多变,因此呈现出更加精妙的艺术效果,实乃珍品。同时墨模作为徽文化的载体,更是展现出了徽墨独特的文化魅力。本文主要介绍徽墨墨模的通性和特异性,以此说明徽...

  • 百年郡王府——伊金霍洛旗的民族文化

    伊金霍洛旗郡王府整体建筑属砖、木、石结构,硬山顶与平顶相结合,融蒙、藏、汉风格为一体,府院的多数房屋为飞檐斗拱式,从屋顶到屋面均用砖、木、石雕刻龙凤、鹿鹤、山水、花草、人物等纹饰,图案精美,栩栩如生。在所有建筑工艺中,以精湛的砖雕技压群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郡王府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保存最完整的王爷府。

  • 试析古建类文物保养修缮中的两个问题——以岷县藏传佛教建筑为例

    本文以近两年来岷县博物馆实施的古建类文物小修保养和保护修缮项目为例,就古建类文物保养修缮中普遍遇到的"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问题和古建类文物"当地做法"的处理问题做了探讨。笔者认为在保养修缮中需要我们具体分析不同价值维度对"文物原状"做出判断取舍,要高度重视"当地做法"所蕴含的重要价值并尽可能地重点予以保留。

  • 浅谈独木棺墓葬整体切割搬运方式

    蒙古族源项目研究以科学构建蒙古史前史为主要学术目标,系统研究蒙古民族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早期历史,揭示森林草原民族崛起的原因、机制、特点。项目开展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对考古墓葬进行整体切割整取,进行系统科学的室内实验室考古研究。

  • 浅析铸胎掐丝珐琅的造型与纹样

    珐琅是一门世界性的综合工艺,与每个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璀璨的色彩成为工艺美术史上一支奇葩。不仅是古代人生活中的精湛工艺品,而且是社会上层的奢侈品,即便是现在,珐琅工艺依然可视为工艺品中的翘楚。无论是珐琅摆件还是融合在不同材质中的珐琅彩,它都散发出璀璨夺目、缤纷华丽的色彩光辉。

  • 手工纸浆修复技术与实例研究

    文章以《当阳县志》一书的修复为例,简述手工纸浆修复技术在破损文献修复中的运用。从前期的三种修复方案对比,经过具体的操作,得出结论,手工纸浆修复技术具有修复效率高、节省纸张、修复后书页柔软度提高等优点。避免敲平而带来的二次人为破坏。经过滴补后的文献有利于二次揭取与修复。旨在遇到破损文献时,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手工纸浆修复技术...

  • 论博物馆纸质类文物保护修复队伍的建设——以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为例

    古籍是记录人类文明发展史、传播人类文化和文明交流的重要媒介,而古籍修复队伍的建设是古籍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以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为例,基于博物馆内藏品的特色及保护现状、古籍保护修复历程等基础,详细阐述纸质类文物修复队伍中人员的素质培养、人才梯队建设制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三大手段与方法。并建议文物修复队伍的建设要...

  • 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浓缩体现,诠释着人类文明演化过程中物质文明和非物质文明的发展历程。文物包含着我们对文化成因追根溯源的重要历史信息。携带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某一阶段的特质,是探讨人类文明成因、进化的重要介质。文物是我们破译历史和文化基因的密码,因此,保护文物工作是一项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长远性工作。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