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物鉴定与鉴赏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02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2010
  • 国际刊号:1674-8697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230041
  • 国内刊号:34-1312/K
  • 邮发代号:26-228
  • 全年订价:¥ 820.00
  • 发行地区:安徽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亮鉴
  • 稽古
  • 学术研究
  • 博物馆学
  • 文化遗产
  • 考古研究
  • 海南省博物馆馆藏德化窑瓷器浅析

    伴随着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始和盛行,南海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交通枢纽作用也逐渐确立。海南省博物馆馆藏的部分瓷器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等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旨在浅析海南省博物馆馆藏部分德化窑制瓷器,外销瓷、"中国白"白釉瓷器、德化窑造青花瓷器等均有提及。

  • 釉里红“岁寒三友”图梅瓶赏析

    釉里红又名釉下红,起源于宋代钧窑的紫红斑釉。它可单独装饰,也可把青花和红色料结合使用(此装饰叫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呈色稳定敦厚,在我国传统习惯上,常以这种色彩象征吉祥康乐和繁荣昌盛,是别有特色的传统艺术。由于烧造难度较大,所以历代釉里红的传世精品不多,文章介绍的这件釉里红"岁寒三友"图梅瓶显得尤为珍贵。

  •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镇墓兽探究

    镇墓兽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和明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楚墓,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了唐代达到高峰。新乡市博物馆馆藏三件唐代镇墓兽,造型独特又动感十足,有着望而生畏的形象。三件镇墓兽分别属于隋唐的不同时期,其造型反映出隋唐时期镇墓兽演变的规律。

  • 山西大同李汪涧发现现代人类起源遗址

    8月12日,从山西泥河湾旧石器联合考古队传来消息:经过两年多来的辛苦调查与考古发掘,考古队在大同市云州区李汪涧村南发现并发掘了李汪涧遗址。

  • 先秦玉璜的发现与鉴赏

    玉器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构成,也是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结晶。伴随玉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先后产生了不同的种类,而玉璜便是其重要产物。玉璜产生的最初阶段是作为装饰品出现的,之后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变为礼器的一个重要品类。玉璜的种类较多,自早到晚由简洁变为有各种装饰纹样的形态。它大小合宜、装饰美观,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时人喜...

  • 中俄启动新一轮西夏学合作研究

    从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获悉,宁夏大学中俄西夏学联合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俄中西夏学联合研究所近日签订了新一轮合作协议。

  • 古泉遗韵 吉金风采——中国古钱币上的文字

    钱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从古至今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的古钱币文字几乎涵盖了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所有书体。文章通过对我国各朝代钱币文字的分析辨识,梳理了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彰显了我国书法艺术的精髓。

  • 成都杜甫草堂的古建筑木构件

    成都杜甫草堂现存古建筑群是清代嘉庆年间重修后保留下来的,整个建筑群的布局与形制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纪念祠宇兼具官署格式。文章主要针对杜甫草堂古建筑群木构件分析其作用特点。

  • 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发现5000多年前陶器作坊区

    因出土彩陶上绘有神秘星象图案而被誉为"星空下的村落"的郑州市大河村遗址,首次发现大面积陶器作坊区,发现陶窑76座,为揭开5000多年前陶器制作和纹饰绘制之谜提供重要线索。

  • 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赏析——十六条屏《佛说阿弥陀经》

    弘一法师集诗词、书画、文学艺术于一身,在书法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把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文章主要介绍了弘一法师的《佛说阿弥陀经》的创作经历,并附上《佛说阿弥陀经》十六条屏作品局部,敬请大家欣赏。

  • 浅析天津博物馆馆藏杨维桢《梦游海棠城诗卷》

    杨维桢是元末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并在诗、文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创立了"铁崖体"。其书法更被誉为有"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斨,倒载而归"之势。天津博物馆馆藏杨维桢《梦游海棠城诗卷》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书法作品,也是经典的代表之作。文章藉由此幅书作分析杨维桢晚年不凡的艺术才情和鲜明的反叛精神。

  • 云南景东傣族陶氏土司墓地出土金银器研究

    文章通过对景东傣族陶氏土司墓地出土金银器的梳理,特别对其镶嵌宝石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该墓地出土数量如此之多的宝石,是因为陶氏土司凭借其掌握滇缅道景东段交通的优势,不仅参与宝石的贸易,还将大量宝石据为己有,并作为身份的象征物将其葬入自己的墓葬中,以此突显在其统治的小王国内其"王"的身份和地位。

  • 南海Ⅰ号出水金器工艺浅析

    南海Ⅰ号搭载了大量货物,从出水情况看,金器占的分量不多,但金器的造型古典豪放,保存情况甚佳,可以作为一个切入口,了解这艘宋船货主的身份、当时的流行时尚等。文章主要从工艺、设计风格方面介绍了南海Ⅰ号出水的部分金器,包括金镯、璎珞、金器小件等。

  • 天水出土东汉鎏金铜棺饰

    20世纪70年代天水市藉口镇新尧村出土了一件东汉圆形鎏金铜棺饰,纹饰内容以阙和西王母形象为主体,錾刻古拙有趣。此类棺饰在天水地区罕见,而在重庆三峡地区发现较多,这为我们研究东汉时期天水地区与川渝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大同华严寺辽代塑像服饰特点

    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有所不同;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艺术文化风格也会有所不同。佛教造像中菩萨衣装的变化,从本土文化风格中呈现出来,与外来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在佛教的造像中,菩萨服饰的多样化,却能给人以庄严之感。文章主要针对大同华严寺辽代塑像服饰特点展开论述。

  • 成县博物馆馆藏龙首刁斗及其他

    文章对甘肃省成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龙头柄铜勺进行品鉴,经综合分析其应是龙首刁斗。在对刁斗进行简单考释的同时,也对刁斗和鐎斗的区别和用途作了论述。

  • 馆藏明代杂宝纹铜镜赏析

    杂宝纹铜镜是明代比较典型的铜镜,铜镜纹饰多由"八宝纹"和其他吉祥纹饰组成,因其镜背纹饰元素较多,也称之多宝纹铜镜。文章精选六面馆藏杂宝纹铜镜,对其纹饰加以梳理归纳,以期为研究杂宝纹饰提供资料。

  • 聊城市傅斯年陈列馆馆藏匾额解读

    匾额又称扁额、扁牍、牌额,简称为扁、匾或额。匾额是集文学、书法、雕刻、装饰、建筑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自秦始至明清,一直到近现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聊城市傅斯年陈列馆现从社会征集收藏木质匾额近60块,大都是从本地或周边地区征集,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分为官署门第、功德声望、贞节贤孝和婚喜寿庆四大类。这些匾额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文...

  • 浅议宋代江西文人笔记

    宋代文人笔记开始大量出现,并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这些文人笔记内容广泛、涉及全面,成为研究宋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课题的重要资料。这些宋代文人笔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非江西文人笔记莫属。文章以宋代江西文人笔记为基础,探讨了宋代江西文人笔记的特征和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和意义。

  • 南宋临安城考古十年间取得系列成果

    "双峰插云"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而在历史上,西湖南北高峰上还各有一座高塔。在8月11日开幕的"2018年杭州文史论坛暨中国南宋史及南宋都城临安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唐俊杰介绍,继对南高峰塔遗址进行发掘后,他们也有计划调查北高峰塔遗址。

  • 论太平天国运动对民主革命派的影响

    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由洪秀全所领导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在后期因为内部原因导致了失败,但太平天国运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所开展的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仍然对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民主革命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后期民主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奠定了相应的基础,特别是太平天国运...

  • 天峨县蓝衣壮寨婚俗研究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所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而壮族是这个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其风俗文化在各个方面影响着我国的文化发展。基于此,文章以壮族文化的代表——天峨县蓝衣壮族在新娘家、新郎家的不同风俗习惯为出发点,研究了这些婚俗形成的原因和具备的文化内涵,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更好地了解壮族婚俗文化提供帮助。

  • 清代八旗庄园建筑特征研究

    清代为了加强和统一对满族权贵的管理,设立了旗地。旗地是指一种土地占有方式和经营方式,主要以庄园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清代的庄园多种多样,分为皇家庄园、王公贵族庄园、各级官员庄园和地方管辖的旗地庄园等。器型旗庄园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是清代的代表性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旅游价值和艺术价值。

  • 中国古代外销瓷概述及研究现状

    我国古代外销瓷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外销瓷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陶瓷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世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承载着中华古代文明的卓越成就、高超的物质文化和先进的制瓷技术,同时也极大促进了中西文化历史交流,为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巨大动力支持。中国外销瓷的历...

  • 从《云山日记》看元代江南士人坎坷的仕宦之路

    元代以降,中国的儒学文化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元代统治者并不重视儒学的健康发展,反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阻碍其成长。作为儒学最为发达的江南地区,这里的儒生不仅要作为最低一等的南人来生活,还被剥夺了参加科举来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在如此不利的环境中,发展儒学并进入国家政权,成为元代儒生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文章选取《云山日记》中郭畀的求...

  • 试论纳西族服饰的传承与演变——纳西妇女七星羊皮

    服饰代表着社会的文化信息,每个民族以其独特的服饰和造型与其民族风俗、审美意识、经济生活等产生着重要的联系。七星羊皮披肩作为最古老服饰之一,在纳西族已经传承了千百年,现在改良后的纳西族民族服饰保留原有色彩,并让纳西服饰成为纳西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发展与传承纳西族服饰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汉口丛谈》叙述下的汉口城

    汉口作为武汉三镇之一,在明清之际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商业价值得到快速提升。清人范锴的《汉口丛谈》一书贴近生活,展示了范锴生活时代的汉口,字里行间描画了汉口镇的城市景象。

  •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传统农具研究

    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分别为哈尼族、傣族、基诺族、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白族、普米族、纳西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即立体分布,依据地形、地貌呈一定的规律。傣族分布在河谷地带,白族、纳西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基诺族居住在半山区,傈僳...

  • 青铜镜进化论补充说明之七——续论战国、秦、西汉镜纹饰制作的技术发展

    文章从青铜镜进化论角度,参考董亚巍先生的观点,进一步明晰了战国至西汉早期青铜镜纹饰制作技术发展的特点,强化了技术工艺法断代的地位,提出了第四猜想,拓宽了进化论的应用范围。

  • 包家女性对包公文化精神塑造的影响——从包拯家族墓群出土的女性墓志铭开掘包公文化内容

    利用安徽合肥东郊大兴集出土的北宋包拯家族墓群六盒墓志铭文字材料,详尽梳理包拯夫人董氏、长媳崔氏、次媳文氏三位女性的墓志,勾勒出三位包家女性的生平事迹和品质特点。指出包家女性的品质是包公文化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对包公文化精神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对党风廉政建设有着现实意义。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