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物鉴定与鉴赏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02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2010
  • 国际刊号:1674-8697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230041
  • 国内刊号:34-1312/K
  • 邮发代号:26-228
  • 全年订价:¥ 820.00
  • 发行地区:安徽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亮鉴
  • 稽古
  • 学术研究
  • 博物馆学
  • 文化遗产
  • 考古研究
  • 青出于蓝胜于蓝--试析南京博物院馆藏毡包青釉瓷器

    颜色釉瓷是中国明清瓷器的重要种类,而毡包青釉瓷器是众多颜色釉瓷器中的一小众品种。以前,国内从事博物馆文物专业研究的工作人员常把其与霁蓝釉和茄皮紫釉区分模糊,因为毡包青釉瓷器的存世量并不像黄釉、红釉、青釉、蓝釉、白釉等瓷器那么大。但南京博物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藏有数量可观的毡包青釉瓷器。笔者于2016年参加了全国第一次可移动...

  •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新乡地区汉墓出土陶器浅析

    新乡地区汉墓出土的陶器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主要见于礼器类的鼎、盒、壶、钫和生活用器的甑、釜、仓,以及一些陶俑等墓葬明器中。文章以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新乡地区汉墓出土的陶器为例,总结归纳了新乡汉墓的特点。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蓝孟《桃源渔隐图》研究

    蓝孟,著名画家蓝瑛之子,清代画家,秉承家学,是"武林派"的主要画家。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有蓝孟的一幅《桃源渔隐图》,是他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作。文章主要以蓝孟《桃源渔隐图》为研究主体,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该画的主要信息进行简述;第二部分对比蓝孟《桃源渔隐图》与其父蓝瑛《桃花渔隐图》,试图从中探寻这两张画之间的深层...

  • 梁楷《泼墨仙人图》人物造型初探

    宋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是我们今天进行水墨人物画创作的重要参照。文章以《泼墨仙人图》中的人物造型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面部造型和身体造型的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而后对其中笔墨与造型的关系进行了解读,最后将其与现实水墨人物画在造型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能从中得出对人物画造型的规律性认识,为今天的水墨人...

  • 不殊图画倪黄境 真是楼台烟雨中--嘉兴南湖湖心岛烟雨楼园林古建群的特色

    江南园林古建是我国传统园林古建文化的瑰宝,有着独特的地理适应性、文化内涵及审美意境。以嘉兴南湖的湖心岛烟雨楼园林古建筑群为代表的园林古建,当属其中的精品之作。作为全国文保单位,自五代始建到明代迁建,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历经风霜。在数代人的努力下,终于形成今天的格局,成为江南著名的游览名胜。文章从湖心岛古建筑园林的历史变迁、历...

  • 建筑大师杨廷宝在渝作品解析

    民国建筑以其独特的的风格成为中国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重庆作为战时陪都,不乏大量优秀和经典的民国老建筑。文章选取了我国近现代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在渝设计的作品,解析这些老建筑独特的魅力。

  • "重建英果敏公祠记"碑文考略

    熊范二烈士专祠前身为晚清安徽巡抚英果敏公祠,藏有"重建英果敏公祠记"碑刻。萨尔图·英翰,字西林,满洲正红旗人,曾任晚清安徽巡抚、两广总督、乌鲁木齐都统,为镇压太平天国太平军、捻军著名督抚,卒于任上,赠太子太保,谥果敏。碑文对研究英翰人物历史与古建演变具有较高价值。

  • 江苏泰州出土明代浇浆墓综述

    近年泰州地区考古发掘中发掘了一批明代浇浆墓。文章对浇浆墓进行了大量研究考证,通过对该批浇浆墓的浇浆成分分析,制作工艺流程分析,墓葬形制的研究,及流行原因的探讨,为研究了解泰州地区明代浇浆墓提供了基础的资料。

  • 玉质鼻烟壶赏析

    鼻烟壶顾名思义是盛装鼻烟的容器,始于明,盛于清,是集雕刻、绘画、书法、烧瓷、镶嵌、剔漆等工艺美术之大成的袖珍艺术。文章甄选几件清代鼻烟壶以飨读者。

  • 浅谈汉代玉器的雕刻工艺与造型纹饰

    文章从雕刻工艺、造型纹饰两个方面论述了汉代玉器的主要特征及简单的辨伪方法。

  •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石雕浅析

    闽南地区由于闽越土著文化的沿袭、中原汉民族的迁徙、背山面海的地理特征、海外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闽南多元文化。建筑是文化的载体,闽南建筑文化是多元文化交汇融合所形成的综合体。石雕装饰作为建筑文化的一部分,也体现了同样的特征。位于福建南安市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是其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文章讨论了蔡氏古民居石雕的多元...

  • 一封难忘的家书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神州大地烽烟四起,国土沦丧,生灵涂炭。1938年10月10日,南洋45个华侨团体的168名华侨代表在新加坡举行大会,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这是华侨在抗日救亡目标下各团体的大联合。1939年,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招募3200多名南侨机工回国,他们在异常艰险的千里运输线上,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运...

  •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发现大量夏商时期冶铜遗存

    2018年春、秋两季,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西吴壁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获得大量二里头、二里冈时期的冶铜遗存,为研究早期冶铜业的发生、发展等学术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地处涑水河二级阶地上,南距中条山仅数公里。西吴壁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包含...

  • 山东济南东王墓地发现宋金时期墓葬

    2017年8月至9月,为配合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东王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长清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对项目占压区域内的东王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现小型墓3座,其中圆形砖雕壁画墓两座、土坑竖穴墓一座,根据墓葬位置由北向南编号分别为M1、M2、M3。M1位于发掘区西北部,形制为竖穴土坑石椁墓,方向190°。圹内用不规则石...

  • 安徽萧县金寨遗址发现大汶口至龙山文化遗迹

    金寨遗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庄里乡尠沟行政村金寨自然村周边,向南延伸到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草厂村。遗址坐落于皖东北丘陵之中的山前平原,西、南、东三面环山,西、北、东南临小河,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遗址主体年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文化中期,另有少量周代、汉代遗存。1991年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首次...

  • 山西垣曲发现新石器时代劳动工具

    记者从山西省垣曲县自然博物馆获悉,当地村民日前在修路时,在黄土堆里发现一些石制工具,经文物专家鉴定,均为新石器时代劳动工具。垣曲县皋落乡岭回村村民张宏博说,我们在网上查找,经过对比发现这些像极了远古人用的一些石器,像是那时候的人生活和劳动所用的工具,就赶紧送到博物馆给专家看。

  • 浙江富阳瓦窑里遗址2018年发掘获重要成果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富阳博物馆第三次对瓦窑里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6月中旬至今已持续了半年,发掘总面积已近2000平方米。本次发掘,发现50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早中期墓葬、村落砂石路,及历史时期砖窑30多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印纹陶器、青瓷器、铁器、铜器等400多件。发现了由20多座较分散布局的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

  • 云南武定新村遗址

    新村遗址位于楚雄州武定县己衣镇新民村委会新村以西,2018年9月至12月,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武定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受工程建设影响的新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此次发掘共清理10×10米的探方32个、受地形地势限制的不完整探方14个,均正南北向,清理面积40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97座、灰坑4个,出土了大...

  • 2018年浙江绍兴市宋六陵陵园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成果

    今年5月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字2018第149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启动了宋六陵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对象为已划定的“高宗陵”保护区,暂编为一号陵园。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全力配合此次工作。经过半年多的野外作业,基本确定了一号陵园的园墙范围和中轴线建筑布局,并探明了该皇陵墓穴的具体位置与规模。此次发掘,首先发现的是位于居中第...

  • 内蒙古发现唐代横塞军军城遗址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对一处11年前发现的古城遗址进行新一轮考古发掘确定,这一城址为防御突厥等北方民族而修建的唐代横塞军军城遗址。此次考古发掘领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说,唐朝防御北方民族,并不是修筑长城,而是采取“军镇加游防”的方式,囤积重兵于若干个据点,配合以游军巡防。横塞军就是...

  • 《二湘图》

  • 知音--从《湘君图》看傅抱石、老舍之交

    以湘君、湘夫人绘制"二湘图",将二妃作为湘水女神的形象创造出来,是傅抱石"九歌"诗意画创作主题。1960年初,傅抱石获得佳楮,又恢复了《湘君》的经营,并逐步拓至大幅,以高古游丝式的线条来表现湘君,极富节奏韵律的美感。9月,傅抱石感慨与老舍的友谊,深情地题跋,慷慨相赠北邮,老舍欣喜万分,精心题跋,归纳了点评傅氏人物画风格特征。《湘君图》见证...

  • 蕃物志--历史篇(四)

    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主权管辖和行政治理通过设置理藩院、颁布章程、建立噶厦政府等举措而进入西藏历史集权统治的巅峰,尤其是对格鲁派达赖喇嘛、班禅喇嘛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册封、金瓶掣签制度的确立,使统治与管理更加系统化和法制化。文章甄选了金奔巴瓶、达赖喇嘛金印、乾隆《御笔写娑罗树并赞图》三件珍贵文物,以期再现历史。

  • 从两枚通宝钱币看永乐与咸丰时期的社会差异

    咸丰通宝和永乐通宝皆是明清特定时期重要的通行货币,文章主要想通过超景深显微、XRD、XRF等科技手段了解咸丰通宝及永乐通宝的整体形貌、铸造工艺、本体所含元素成分。又因实验采用的两枚咸丰通宝及永乐通宝锈蚀较为严重,故也对其锈蚀成分加以分析,追溯它们的历史,并对比分析二者间的差异。

  • 粤北始兴围楼防御体系研究

    粤北始兴的围楼建筑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作为集防御、居住、储藏功能于一体的围楼,其设计重点在防御体系的构建。文章从规划与建筑两个层面入手,分析围楼的防御对策,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围楼在攻防与避难中起到的作用。

  • 卢芹斋与佛利尔的交往考证

    卢芹斋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为数不多的经营跨国文物的古董商之一,活跃在北京、上海、巴黎和纽约的艺术交易品市场上长达半个多世纪,将数量巨大的中国文物运往西方,在中国文物外流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他与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最重要的中国文物收藏家查尔斯·朗·佛利尔之间不到三年的交往,是美国收藏中国文物史的重要章节。在此期间,佛利尔...

  • 西江流域书院文化的开端--星岩书院的创办和影响

    星岩书院由北宋名臣包拯创办,是西江流域最早的书院,对西江流域的教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对星岩书院的创办过程和影响进行了梳理,并对包公创建星岩书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 论明代篆刻流派肇兴的原因

    明代篆刻发展迅速,文人开始大量参与到篆刻活动中来。篆刻流派从明代开始出现,作者在韩天衡先生从篆刻艺术自身发展的因素出发,提出的印人、印材、印论、印谱这四个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当时的复古风气、文人结社运动、分宗观念、市民经济的发展、地域差异等方面,进一步探讨明代篆刻流派肇兴的因素。

  • 迁徙与融合:多元视野下看现代南方汉族体质特征渊源

    一个民族的体质特征的形成,其主要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包括地理环境、隔离、融合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几个方面。现代南方汉族的体质特征的形成,正是因为汉民族形成后,不断南迁的北方汉族在南方吸收了南方原有居民的体质特征因素,而形成了与现代北方汉族不一样的体质特征。现代南方汉族的根本一点还是东亚蒙古人种,与现代北方汉族不同的是,其南亚蒙古人...

  • 徽墨传统制作技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还原了徽墨传统制作技艺的发展过程,并结合工艺传承的现实情况,对其继承和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