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1.2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674-5485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10034
  • 国内刊号:21-1570/G4
  • 邮发代号:8-581
  • 全年订价:¥ 264.00
  • 发行地区:辽宁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决策咨询
  • 热点研究
  • 教育政策
  • 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 院校改革与发展
  • 教育督导与评价
  • 教育法制建设
  • 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
  • 现代化理论视角下教育现代化问题研究述评

    经典现代化、后现代与新现代化理论是理解现代化问题的三个重要视角,梳理上述三个视角对教育现代化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助于厘清教育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脉络,为定位新时代教育现代化问题提供理论资源。从经典现代化角度理解教育现代化,主要从工业化、民主化的追求理解教育现代化,这是理解教育现代化问题的基本视角。后现代视角表达了对教育中"狂妄...

  • “互联网+”时代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症结及其突破

    "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为先导的信息技术正以一种强势态势介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研究范式同样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当前的教育研究范式在研究思维方式、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方面存有诸多困境。"互联网+"时代教育研究范式转换呼之欲出。推进教育研究范式转换,应树立互联网思维方式,引介基于大数据的教育研究...

  • 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主体性及其建构

    我国社会组织作为教育治理主体的出场逻辑,主要源于它对公共性的保护和对教育治理困境的化解,主体性呈现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建构合法性;主体性出场困境表现为公共性不足、嵌入性困境、可持续发展支持困境。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能力、在教育治理中的互动力及其制度环境支持是构建其主体性的三个重要层面,并形成嵌套结构关系。

  • 教育公共治理中的大众传媒:建构者、合作参与及行业自律

    大众传媒是个体关注和参与公共教育事务的重要渠道,是教育公共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具有公意性、监督性和教育性优势,呈现出从"旁观者"到"建构者"、从"自主参与"到"合作参与"的新趋势,在意愿表达、政策制定、问题挖掘、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需要正视大众传媒"营销偏好"和"制造新闻"的不足,在坚守社会责任,强化行业自律等方...

  • 高校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异化的人性审视

    异化是人类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外化出或产生出自身的对立面或异己力量的现象。高校的权力异化集中表现为:权力行使者的一权多用、小权大用、明权暗用、权权互用和超权使用,各种权力行使过程中的形式主义、繁琐主义、霸权主义、文牍主义、商品化主义、私有化主义等,以及党委权力模糊不清、行政权力扩张、学术权力衰减,最终造成高校权力的主体、本...

  • 高校以协同创新为先导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协同创新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推动技术集成创新、完善科技机制导向、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三个方面。要通过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校地校企合作平台、校级直属科研院所、校企技术创新联盟、科技成果对接会、校办产业平台等协同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 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现实困境及发展对策

    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监测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系统完善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在静态层面和动态层面均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为此,需从充分认识质量监测的价值,明确质量监测的主体及对象,制定科学适宜的质量监测标准,加快本土化质量测评工具的研制,建立质量监测的运行保障机制,有效运用质量监测结果...

  •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目前,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数量大,且增长速度快。如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得不到好的教育机会,就会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马太效应",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并呈现代际传递,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机会、过程、结果等方面政策的综合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发现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整体实施效果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尤其部分单项...

  • 高校校长出庭应诉的法治逻辑与制度建构

    我国高校在实施法律法规授权的教育管理职权时理应受到行政诉讼法的监督。为顺应行政诉讼中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我国应建立与之相对应的高校校长出庭应诉制度,这是推进依法治校改革、实现权利救济实质化以及强化权力监督遏制高校腐败的内在要求。在制度建构上,既要尊重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又要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国情...

  • 两权分离视角下我国公办高校法人财产权制度探析

    尽管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业已明确高校法人资格,但是对高校法人财产权规定模糊不清,加上我国公办高校处于"一元所有权""政资不分""所有权虚置"的尴尬处境,导致我国公办高校产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失效,高校行政化问题进一步加剧,高校法人自主办学渐趋流于形式。为此,应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公办高校产权结构多元化;加快政府职能...

  • 终身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修订为切入点

    修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是当前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重要内容与基础性工作,必须首先坚持党的领导,符合宪法至上和依法治教的精神,在立法权限之内根据程序要求,充分吸收公众意见,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具体条文的修订时还应兼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吸收自学考试制度发展的最新成果,并适当为自学考试服务国家...

  •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新时期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的新定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实践转化与落实呼唤教师培训的跟进。基于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选择分析发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当成为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新定位。培训课程目标应强调树立核心素养意识、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课程内容应采取独立设置与融合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核心素养研读"模块和"教学设计与实...

  • 我国义务教育教师合格状况调查报告——基于东、中、西部12省24个区(县)的实证研究

    教师是影响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教师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高低。教师合格指数是从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身心健康、职业道德、工作状态六个维度测量的综合指数。通过对全国12省24个区(县)的调查发现,义务教育教师合格状况总体较好,其中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接近非常好的水平,专业知识和工作状态达到较好水平,专业能力...

  • 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现状及其治理——基于29省市教育局长和督学的调查

    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存在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对教师激励效果不佳、县域内教师与公务员收入差距扩大、教师的政策满意度低等执行偏差。存在执行偏差的原因在于政策的模糊性与执行者有限理性的双重互动、工资存量结构化调整降低教师对工资收入的获得感与安全感、重视量化的末端考核和个体奖励不符合教师职业激励的特点以及政策执行监...

  • 我国台湾地区行业性院校教师管理工作及其启示——以台湾警察学校教师聘任和考核工作为例

    我国台湾地区非常重视和鼓励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努力推动各行业院校建立一支多元化、多结构的教师队伍,并开展了体现行业院校需要的考核工作。台湾警察学校作为台湾地区行业院校的组成部分,在教师分类聘任和教师考核两个方面,制定并完善了相关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 组织理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在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内容与对象不相适应、标准与目标不够明确、功能与效果存在差距等问题。从组织理论的视角来看,主要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于组织和个人的特殊性没有客观全面的认识,对绩效工资制度的准备、设计和实施也有待优化。明晰高职院校组织和个人及其与绩效工资制度的联系,不仅有助...

  • 我国公办高职院校校长职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浙江省70位高职校长数据的分析

    对我国70位公办高职院校校长的调查数据显示,三分之二的校长职业生涯起点为教师、三分之二的校长曾任职单位仅为大学,二分之一的校长由外校调任。高职校长职业发展路径以"学术型"为主、"交叉型"为辅,无"企业型"和"政府型"的职业发展路径。我国高职校长职业发展路径存在着泛学术化、泛行政化、缺少企业经历等问题。因此,为进一步完善我国...

  •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双重逻辑及改革路径——兼谈教师发展中心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已经呈现出专业化的新特征,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专业化,不仅受普通高校教师发展一般逻辑的约束,如组织同形、知识与技术变迁及教学学术诉求等,而且还受到其职业教育特殊逻辑的规约,如组织特性、教师与学生的主体特性及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专业化阶段,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亟需完善政府政策引导...

  • 构建“中国模式”: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以六所“双一流”高校为例

    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在理念上,倡导"中西结合,古今贯通,文理融汇";在制度安排上,主要以"实验区"的模式开展通识教育,强调通专融合;在课程体系上,体现出对中华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全球问题的关注;在教学上,注重小班研讨与师生互动。构建通识教育的"中国模式",应避免将通识教育等同于通识课程、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对立,并且注意挖掘中华...

  • 教育人工智能(EAI)对学习机制的影响

    教育人工智能(EAI)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EAI在推动教育实践和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规避的负面效应。EAI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了智能辅助工具,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为探索知识的需求提供多元化学习途径,但学习者主观能动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EAI在学习机制发生过程中只能起外部引导作用,在知识的转化与转移、批判性思维、情感...

  • 课程转化的视角:校本化落实核心素养的思考与行动——以辽宁省实验学校为例

    课程转化理论为核心素养在学校层面的落实提供了一种思考的视角和行动路径。基于课程转化理论的实践逻辑,学校层面可以定位课程转化起点,明晰"理念课程",可以把握课程转化中的关键,从"理念——文本"建立起与目标相一致的课程结构,从"文本——理解"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型组织,从"理解——运作"指向课堂教学的实施,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经...

  • 从人治到法治:大学发展的秩序逻辑

    《从人治到法治:大学发展的秩序逻辑》以秩序是大学存在基础和功能实现的保障为理论根基,综合运用文献法、案例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来探寻大学的治理之道.该书在分析人治秩序的大学治理非理性风险与法治秩序的大学发展理性化治理担当的基础上,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总结梳理了以法治思维引领大学发展、以法治程序规范大学发展、以法治方式...

  •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研究

    本书系统梳理、分析和阐释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理论学说,几乎涵盖了公民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思考公民教育问题和进行学校公民教育提供了理论样本同时也对西方公民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利用多年的海外生活和工作经历,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国外资料,并实地考察调研了一些学校和社区的学生公民教育经验,取得了...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