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寻根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05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寻根杂志

主管单位: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1994
  • 国际刊号:1005-5258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450016
  • 国内刊号:41-1209/K
  • 邮发代号:36-10
  • 全年订价:¥ 190.00
  • 发行地区:河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寻根寄语
  • 百家纵横
  • 东西风
  • 民间文化
  • 民间习俗
  • 艺文杂谈
  • 寻根扫描
  • 姓氏文化
  • 文化遗产
  • 寻根情结
  • 家族史
  • 移民寻踪
  • 乡土影像
  • 寻根资讯
  • 五缘文化与张良研究的当代价值

    “五缘文化”不是我的发明,也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名词,只是一种文化研究的视角。关于“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人们可以从不同视角与研究方法,探讨张良本事及其研究的历史性与当代性。本文试图从五缘文化的视角,提出对张良研究的一些看法,希望有助于深化新时代对张良的研究。

  • 回溯历史现场:京房死因的新认识

    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卒于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死时41岁。他早年师从梁人焦延寿学《易》,是汉代易学象数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元帝时《京氏易》为官方推崇,东汉光武帝所置今文十四博士中也有《京氏易》,由此可见京房及其学说在汉代的影响。

  • 清朝刑科题本里人与猪的故事(中)

    猪价知多少嘉庆时期的交易,大部分地区主要用钱。不少省区每头猪的价格在二千文到二千七百文之间,个别地方的猪价较贵,每头猪不下四千文。

  • 华人如何向西方介绍中国--华人最早出版的英文中国社会学著作

    晚清以来,西方关于中国的观察文本层出不穷。从卫三畏的《中国总论》、卢公明的《华人的社会生活》,到明恩溥的《中国乡村生活》,西人的研究不仅包含着对异国的好奇,还有传教等复杂因素。在西方的有色目光下,中国形象难免遭受歪曲。而中国对此的回应,起初是沉默,后逐渐发声,出现了陈季同《中国人自画像》、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和林语堂《吾国...

  • 清末的几种环球考察记

    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以后,人类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环球考察成为可能。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人进行环球考察的比比皆是,而在中国,则迟至晚清时期才有人进行环球考察。

  • 从"官方祭祀"到"民间信仰"--晋南后土崇拜流变

    位于晋南地区黄河、汾河交汇处的后土祠,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的祠庙,方志中记载“其祠庄严宏巨,为海内祠庙之冠”。当地的后土崇拜由来已久,金以前盛行国家祭祀,金元两朝改为皇帝派官员祭祀,明清时代“沦为”民间信仰,文化内涵丰富而厚重。本文拟以后土崇拜的渊源、祭祀沿革为主线,探究后土祭祀由皇家主持转为官方推行并最终成为民间信仰的变化过...

  • 简析红包内涵的演变

    一“红包”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包着钱的红纸包,用于馈赠或奖励。”《现代汉语新词语大词典》释为:“按照民间习俗,送礼钱常用红纸包上,因此借用‘红包’指代礼钱。后来奖金也有用纸包上的,所以也将奖金叫‘红包’,并发展到将各类奖金都称为‘红包’。又引申为贿赂的钱款。”因此可知,“红包”的一个基本内涵就是“礼钱”。

  • 浅谈港澳地区宗教崇拜

    近来身边诸君常谈论澳门宗教崇拜,从古到今、由中至外,万象之中,似乎面面俱到。但每每听来,总觉稍欠些什么,静思之下,就是一种根源性。澳门文化因其百余年独特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华洋相融、东西交互的基本文化特性,所以很多人在讲述澳门文化时常以多元化为立足点,作为文化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崇拜自然也是如此。特色自然鲜...

  • 六朝时期南京的婚丧习俗

    一中国历史上,六朝是一个社会动荡与思想解放并存的时代。由于魏晋玄学的兴起,清谈玄远、不拘名教、崇尚自然、表现个性、追求自由成为时代的潮流,从而导致这一时期的建康(今南京)的婚姻风俗形成了许多特点,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 陕北绥德地区西王母主题乐舞汉画像研究(上)

    西王母是我国较为普遍的民间信仰。西汉中晚期,河南地区最早出现了艺术品中的西王母形象;1世纪中叶,在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等地西王母正面独尊式的汉画形象逐渐稳定发展。陕西榆林地区西王母主题汉画数量较多,常见有长袖舞、抚琴、歌唱、击筑、抛丸、倒立等乐舞活动,与六博、捣药、羽人骑白鹿、灵芝草、不死树、凤鸟引导云气车等内容相伴随,...

  • 印尼元朝水军石棺遗存考察(下)

    北米那哈撒县沙湾岸石棺群勘察一、考察石棺群时间:2018年5月14日踏勘地点:北米那哈撒县沙湾岸地理位置:北纬1.4°;东经125°当地向导:徐启忠(北苏拉威西省华文教育协调机构主席)、Ferni-Kalalo(沙湾岸石棺群管理处解说员)石棺群整体:北米那哈撒县地处苏拉威西岛最北端,石棺群所在地的沙湾岸村,距离万鸦老以东偏南25公里处。

  • 域外文庙碑铭小辑

    碑刻是不可翻动的书,是书中的重量级。它以大石为纸,以刀为笔,以山水风云为封面,以日月星辰为封底。碑刻的预想读者指向不分世代的流动人群,那些为仁人志士立的石碑,常表达“永贻相质”的愿望,即将碑主的形象和精神永远留给后人。

  • 鲁西南民间木版罩方画考

    丧葬仪式是重要的民间礼俗活动,仪式主体多,程式反复,参事者众多,鼓乐并进,在各地传统文化中已形成一种家族信仰体系.在整场丧葬活动的进程中,丧葬的礼制体系贯穿其中,礼乐,祭祀物品的运用及街坊邻居的参与均与其核心体系相伴相生,并服务于此.鲁西南民间木版罩方画便由此应运而生.

  • 明清时期的淮安惠济祠

    京杭大运河作为沟通我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以漕运、交通促进沿线城镇经济发展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河漕治理活动也促使金龙四大王、妈祖、晏公等水神信仰盛行。明清时期的淮安,既是漕运和河工重地,也是水神信仰极为盛行的地区,其中又以黄、淮、运交汇的清口最为盛行。清口集中了金龙四大王、妈祖、黄大王等各种水神的庙宇,数不胜数,在众多...

  • 马达汉西部考察日记中记载的厄鲁特女性服饰考

    厄鲁特,即卫拉特。卫拉特人是我国蒙古族的一个分支,现主要居住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长期以来,卫拉特人以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发展了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同时,开发和建设着祖国的西北边疆,为维护和推动统一多民族的西北边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卫拉特人的历史是统一多民族的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卫拉特人的文化是多元一体...

  • 佛陀"右胁出生"故事的宗教寓意是什么

    “右胁出生”的三种解读在汉文《大藏经》中,有许多关于佛祖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记载,主要见于本缘部、阿含部和史传部,在宝积部、华严部、涅部中也有一些片段,后世将这些记载统归入“佛传”范畴,是汉文佛经中文学性和故事性最强的文本之一。(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隋唐时期,经疏部中的一些典籍认为完整的佛传故事可...

  • "顿还旧观"该如何念

    随着当代社会文化艺术生活的日渐丰富,原本作为王羲之书法评语的“顿还旧观”一词,近来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一些展览、文章的标题中,常能看见它的身影。当代人多将“顿还旧观”的“观”字念成平声(guān),理解为一种景观、景象,若仅在普通话范围之内,这样使用自然也说得通。但如果考镜源流,追溯与辨析词语的古代使用情况,注重古今汉语的承踪继轨,...

  • 刘岘与版画

    刘岘先生为我国20世纪现代版画艺术的先驱,是鲁迅先生倡导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积极实践者和开拓者。他毕生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木口木刻创作,一生以不懈的创作和强烈的个性化艺术语言呈现出对黑白木刻和木口木刻的探索历程,展现了新兴木刻对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

  • 晚明重臣许国的宦迹生涯

    许国,字维桢,明嘉靖六年(1527年)出生于歙县一个贫苦的家庭,一生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隆庆年间授翰林院检讨,后在万历帝的重用之下,官至内阁次辅,参与制定国策,勤于政务,万历帝曾手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许国为官沉稳谨慎、忠诚练达,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且其诗文造诣极高,作品浑淳典雅,王世贞、汪...

  • 中原传统吟诵的调查与发现

    吟诵是传统国学教育中汉诗文的诵读形式。吟诵作为基本的教学与读书方法,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清末民初,西学东渐,文化变革,现代教育体系建立,语文课应运而生,吟诵教学法被废止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于读过私塾会吟诵的人至今还健在,所以这种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样式得以顽强流传至今,亟需保护与抢救。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近年来,各地...

  • 泉州法石地区妈祖宫庙调查

    泉州法石街西与泉州中心市区接壤,东濒后渚港,曾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海口,社区内文物古迹众多,尚存有“文兴渡”、“美山渡”、宋代古沉船、古碑刻等海上丝绸之路遗迹,宗教建筑繁多,有真武庙、海印寺、文兴宫、长春宫、美山宫等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法石地区的民间信仰十分兴盛,以往学者在对该区域进行研究时,比较侧重法石地区的...

  • 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的前世今生

    一中国文化,是世代中国人的集体创造,凝聚了难以计数的华夏子孙的心血和汗水,不论是和平时期的锲而不舍、孜孜以求,还是危难之际的攻坚克难、砥砺前行,都留下了历史的印痕,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其中,既有精英们的思索与创造,也有普通人的聪明智慧与发奋努力;既有中华各民族的发明创造,也有对异域他邦物质、精神文明的吸收、改造。中国文化,是人类...

  • 《红楼梦》的家族文化

    《红楼梦》中描述的贾府由盛而衰,从表层看是外部的抄家,但从深层看则蕴含着深刻的隐喻,在于组织自身的腐朽,是人为的灾难,难以逃脱命运的羁绊。从一个贵族大家庭的盛衰兴亡、悲欢离合、世态炎凉,可以深入体验帝国荣枯消长的“周期率”。白先勇认为《红楼梦》是中国文化发展到18世纪的结晶与总结,它写尽了乾隆的盛世,也暗伏了乾隆之后中国文化的...

  • 吴兴姚氏源流的新发现

    吴兴姚氏是汉唐之间颇具代表性的士族。尤其唐代,吴兴姚氏从入仕人数、政治事功的贡献度来说,均可与琅琊王氏、吴郡陆氏、兰陵萧氏合为唐代江东士族中最繁荣昌盛的四大士族。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将关注的目光多集中在山东士族、关陇士族,对江东士族的关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兰陵萧氏、吴郡陆氏四家,对吴兴姚氏家族的关注基本没...

  • 凉州攻鼓子

    攻鼓子舞又名凉州攻鼓子、武威攻鼓子,是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的一种传统鼓舞形式。攻鼓子舞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攻鼓子以鼓为道具,以滚法为主要击鼓表演手法,两人一对,五对一组,表演时阵法多变,舞步和谐,干净利落,稳健大方,号称西部“鼓魂”。2006年9月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寻根寄语

  • 画张泥塑当回匠人

  •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信阳师范学院根亲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中心简介

    信阳师范学院根亲文化与两岸关系之研究,缘自20世纪80年代闽籍学者黄典诚、欧潭生等在河南固始进行闽方言及民俗调査中发现的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以及由此凝聚而成的中原根亲文化。研究中心依托中国史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联合培养“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项目,属于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为导向的跨学科综合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