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戏剧之家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戏剧之家杂志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 创刊时间:1991
  • 国际刊号:1007-012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430077
  • 国内刊号:42-1410/J
  • 邮发代号:38-321
  • 全年订价:¥ 720.00
  • 发行地区:湖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别关注
  • 戏剧研讨
  • 音乐研究
  • 影视论坛
  • 舞蹈世界
  • 教育天地
  • 文化广场
  • 剧本新作
  • 生活的阳光 人生的信念——话剧《临时病房》观后

    和话剧《同船过渡》一样,湖北省话剧院的新作《临时病房》中也有着颇为深厚的生活与人生的底蕴,一样地诗情洋溢。两剧的作者沈虹光在她的作品里有几多人间的理解与温馨。《临时病房》可以说是《同船过渡》的姐妹篇、变奏曲。这间临时的“病房”,也可以说是另一只过渡之“船”;两位不同个性、不同境遇的老人竟会被安

  • 沈虹光戏剧的平民意识

    沈虹光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迄今为止的二十多年间,陆续创作了《寻找山泉》、《五(2)班日志》、《搭积木》、《同船过渡》、《幸福的日子》、《成都之役》、《临时病房》等数部话剧作品,均获得不俗的反响和广泛的社会认同。其剧作特色用简单几个字概括便是“身边的洪流,淡淡的忧愁”,她用女性特有的感触和剧作家独到的感悟,形成了特殊风格。

  • 《临时病房》载誊京华 "小剧场演出季"

    5月26日晚,湖北省话剧院制作的《临时病房》在北京剧场上演,由此拉开了第八届中国戏剧节“都宝杯小剧场演出季”的帷幕。为筹备该演出季,3月初,组委会便在全国征集遴选剧目,在20余台申报戏的竞争中,最终有13台戏胜出,而《临》剧更被安排在了开幕式上演出。

  • 看话剧《临时病房》有感

    近些年我很少进剧场看演出,看话剧演出更少,主要原因是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话剧太少。春节前偶尔读了省艺术研究所《艺术》上刊载沈虹光的新作《临时病房》后,深为感动。我吃了几十年戏饭,形成了一种职业习惯,读剧本、看演出,首先想到的是该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结构、人物刻

  • 童心盛开的花束——看少儿戏曲小品系列剧《童友传奇》

    少儿戏曲小品展演比赛,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举办过多届,每届都有一些充满童趣的新作奉献给小朋友。这些新剧作,就像盛开在6月原野上星星点点的小花,焕发童心的五彩,带着山野的清香,由来自全省城乡各地的小朋友汇集武汉进行比赛。怎样把这些零星的小花汇成一束集中展示呢?省剧协和戏剧界关爱儿童

  • 一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形象教材——少儿戏曲小品系列剧《童友传奇》赏析

    早在七十多年前,鲁迅先生说过:“儿童,十余年后皆为成人。与国家关系甚大,一国盛衰,有系于此。”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相当重视的,有许多重要的经验可以遵循。需要正视的不足是:最近一个时期有所放松。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倾向十分明显。有许多儿童教育专家

  • 一个有意味的空间——评京剧《襄阳米颠》的舞台美术

    京剧《襄阳米颠》是襄樊市京剧团根据中华文化名人米芾创作演出的一台大型历史剧.米芾.湖北襄阳人,朱四大书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米芾精行、草书.人称“米南宫”,苏轼评其与

  • 痴颠却见纯真情——观京剧《襄阳米颠》

    襄樊市京刚圃推出的大型新编历史故事剧《襄阳米颠》,惹人笑声迭起.耐人个中寻味,是值得一看的一出好戏。人称“米襄阳”、“米颠”的北宋大书法家和画家米芾.天资高迈.为人狂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其文“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其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嵌”,其画不求工细,信笔作之,“意似便已”。这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不...

  • 京剧现代戏《杜鹃山·乱云飞》音乐赏析

    中国京剧源远流长。新中国建立后,更达到一个新的辉煌,涌现了大量新编历史剧和“革命现代戏”,它们在继承发展传统戏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其突出成就以音乐的改革创新为主,尤以现代戏的音乐成就更为显著。它把京剧的音乐推向了又一个辉煌,达到了

  • 血染的《九三年》

    2004年4月底,中国国家话剧院本年度的首台话剧《九三年》在北京海淀剧场上演。激昂的《马赛曲》为序幕,法国革命“三巨头”——罗伯斯比尔、丹东、马拉高喊着“革命”走在台前,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1793年.如今却栩栩如生呈现在21世纪的中国戏剧舞台上,该剧原著是一代文豪雨果的封笔之作,是第一次被搬上戏剧舞台。

  • 别了!《贞观盛事》

    早就听说《贞观盛事》是获大奖的剧目,可近日看了上海京剧院的演出,却让我大感困惑:这台因大制作的获奖剧目在前半场除了一场大而无当的马球赛、大制作的布景及华丽的服饰外,几乎无“戏”可观。剧作家和导演们忙着铺排一个根本没有什么意思的“故事线索”,匆匆忙忙地过场,就是为了一个话剧式的最高行动线的实现。可是

  • 咸宁市成立戏剧家舞蹈家协会

  • “杂剧班头”笔下的女角戏

    中华戏曲多写女性形象。可以说,以人文关怀为底蕴的女性关怀是东方戏曲与身俱来又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这种情结,在元杂剧作家笔下得到了鲜明体现。

  • 武汉话剧院推出《搭白算数》之《大男人小丈夫》

    继《搭白算数》成功推出之后,在楚天金报和武汉话剧院共同努力下,现推出《搭白算数》之二《大男人小丈夫》。该剧延续了《搭白算数》的人物设置,如周摆平(周锦堂饰)、马大侠(马启厚饰)、小上海(李铁饰)、大余(余信杰饰)等以外,又新增了老哈(哈小姚饰)和哈妻(铁伟饰)一家。在该剧中,郑志方在老哈家的小品中扮演舅爷、在老余家的小品中扮演小...

  • 让戏剧在诗意的空间生长——记武汉话剧院院长刘复

    武汉话剧院是一所大剧院,它的前身是中南人艺,在五六十年代即星光灿烂、声名远播,以“大、古、洋”著称中南。近年来更屡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诸多国家奖项,以独创的“汉味小品”驰名中国话剧界。在惯常的想像中,它的一院之长该是位皓首长者,孰料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位长发及肩、唇边留髭、年届不惑的少壮男子,他就是以舞...

  • 杰出的戏剧学学者——张庚

    1927年开始参加戏剧活动,上个世纪30年代在上海参加左翼戏剧运动,主要从事戏剧理论批评工作的张庚,为我们留下了七卷本250余万字的《张庚文集》,其中收入了他写于1932年到2001年的主要著作。

  • 曲苑辛勤耕耘者

    何忠华是曲坛上造诣较深、成绩显著的湖北小曲表演艺术家。她从十三岁从民间艺人起步学艺,学唱湖北小曲,到独自登台进行“一人多角”的曲艺表演,进而在评弹的故乡苏州用湖北小曲演唱大书《南包公·选妃》,一举夺得全国曲艺比赛一等奖,成为曲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代表着祖国的民间艺术出访

  • 写意者.写心者也——程派艺术的美学探寻

    传情写意是中国艺术美学的核心内容,自古以来,在民族艺术各领域中一直传承着写意传统。而被称作写意的戏曲艺术,自然也不例外。写意不仅贯串在戏曲剧本的首末各场,还体现在戏曲表演的方方面面。在此,本文试图从传情写意这一美学角度探寻京剧程派艺术,以探究其美学价值。

  • 戏曲声腔史和音乐

    学习了一些论述戏曲声腔史的论文和书籍,最近又读了湖北省艺术研究所《艺术》上发表的有关考证汉剧西皮二黄源流的文章……,收获很多。觉得作者们博览群书,让我“轻易”地获得了大量史料知识,在阅读文献方面将少走许多弯路。兴奋之余,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说,谈音乐的历史,特别是谈有分歧的音乐历史时只解释字句而不触及音乐本身,总觉...

  • 武汉戏剧家协会举办《黛娘》剧本研讨论证会

  • 元明戏曲的“蒙太奇”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将蒙太奇视为电影的专利,但随着对蒙太奇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渐发现蒙太奇不仅存在于电影艺术中,而且早在电影诞生之前其“基因”就植入文学、戏剧、美术和音乐等众多艺术门类之中。本文试图以元明戏曲为考察对象来分析蒙太奇手法的类型。

  • 技艺与规定情景

    从瓦舍勾栏到参军戏,从徽班进京到京剧和地方戏逐渐形成,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变化和不断衍生,中国戏曲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令世人瞩目。有人称中国戏曲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验派)、布莱希特(表现派)之外的第三大表演体系,这种赞誉和定位实不为过。

  • 楚剧戏迷今夕谈

    成立于1996年8月的湖北省楚剧戏迷协会已经走过了近八个年头了。成立当初遍布城区及郊县的九个分会。三千会员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拓展楚剧事业、繁荣楚剧事业演出市场无疑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同其它剧种相比,楚剧的生活气息、地

  • 余笑予导演艺术的启示

    戏曲的舞台的呈现,最终是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导演在排练场,通过舞台调度和身段舞蹈展开戏剧矛盾,塑造人物性格,以达到升华主题的目的。余笑予先生是我国戏曲界著名的导演,我看他排的戏不算多,如《弹吉他的姑娘》、《膏药章》、《徐九经升官记》、《铡刀下的红梅》等。他的导演手段特见功力,常常出奇

  • 电视连续剧《大地赤子》文学本创作完成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地质科学家,他不仅对中国第四纪冰川和地质力学等方面作出过首创性研究,而且毕生以己所学,致力于地质科学事业,为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过非凡贡献。然而由于诸多缘故,反映李四光生平事迹的文艺创作极少,尤其在影视创作领域,除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传记故事影片《李四光》外,几乎未进行深度开发。

  • 包拯与包公戏

    前日,笔者一行人驱车奔赴南京、苏州、上海等地观看“全国精品工程”的部分入选优秀剧目,路过合肥时,大家兴致勃勃地前往享誉天下的包公祠作暂短一游。走近绿树成荫的包公家族墓地,只见这座祠堂墓地保存得竟是相当的完好。

  • 电视综艺晚会创作谈

    近年来,大型综艺晚会逐渐成为电视节目的一个重头,而且经过艺术实践,此类节目也形成了一些制作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一是立足创新,出奇制胜。如湖北电视台制作的《凤鸣吴都》文艺晚会,就抓住了本土特色,树立独立的创新思路、亮独家媒体视点的原则,重策划,巧切入,标新立异,出奇制

  • 武汉市儿童艺术剧院庆祝建院20周年

    2004年6月1日是广大青少年朋友们的节日,同时,也迎来了武汉市儿童艺术剧院建院20周年。在这双喜临门的大喜之日,武汉儿艺在美丽的江滩三北广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典。儿童剧院的老艺术家、青年演员及少年儿童利用歌舞、情景诗朗诵、木偶等艺术形式,展示了武汉市儿童艺术剧院20年来所走过的光辉历程。

  • 戏曲广播:空中“舞台”自精彩

    说到戏曲广播,人们会对把收音机比作“戏匣子”的年代记忆犹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戏匣子”时代早已成为过去。但戏曲广播作为一种传统的广播形式,却始终拥有自己的听众群。

  • 数字化与电影表演的生存——电影《西蒙妮》随想

    日前,一部好莱坞影片《西蒙妮》为我们展现了由数码技术“以假乱真”而引起的一片疯狂世界,这部影片让我不由想到了作为“偶像”承载者的电影演员的现实甚至未来的生存状态和前途,进而也就想到了电影表演的生存前景。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