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戏剧之家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戏剧之家杂志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 创刊时间:1991
  • 国际刊号:1007-012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430077
  • 国内刊号:42-1410/J
  • 邮发代号:38-321
  • 全年订价:¥ 720.00
  • 发行地区:湖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别关注
  • 戏剧研讨
  • 音乐研究
  • 影视论坛
  • 舞蹈世界
  • 教育天地
  • 文化广场
  • 剧本新作
  • 皮黄腔的遗传基因

    有一篇束文寿先生《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的文章,引述了齐如山、程砚秋等老先生的遗论,证明京剧的西皮二黄腔源于陕南。大体相同内容的文章发表在好几个刊物上,而且获得了一等奖。于是,西皮二黄腔的形成,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京剧声腔是从哪里来的,等等,又一次让人们重新进行思考与议论,这也体现了百家争鸣的良好气氛。

  • “京剧声腔源于陕西”的几点疑惑

    日前,读束文寿先生《陕西有两个秦腔》和《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两篇文章后,感觉有几点疑问,需提出进行商榷。

  • 湖北省文联党员赴洪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3月16日,湖北省文联全体党员奔赴湘鄂西苏区革命根据地洪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 发展楚剧艺术 塑造文化形象

    近年来,全国不少省市在倾力打造经济品牌同时,悄然兴起一股打造文化品牌之风。四川省、重庆市将川剧作为地区文化形象的代表,推出《变脸》、《山杠爷》、《金子》、《巴山秀才》等一大批优秀川剧剧目,重奖一批著名川剧演员;安徽省将黄梅戏作为安徽文化形象的代表,斥巨资拍摄现代黄梅戏电视连续剧《家》、《严凤英》、《郑小姣》、《天柱情...

  • 运用对比手法 塑造戏剧人物

    戏剧艺术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统筹全局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导演的主要任务,即是匠心独运、竭尽全力在剧本与演出之间架设桥梁,并赋予舞台以艺术生命。在多年的导演实践中,无论是话剧、歌剧、小品、电视剧,还是大型文艺晚会,

  • 春季京城话剧概观

    每年的春季话剧舞台,在经历了前一年的“秋收”之后,总显得有些冷清。但因为有新春佳节的气氛,多少也牵动了话剧舞台的创作。就今年北京话剧舞台而言,剧目虽然不多,但演出却没有间断,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创作现象。

  • 梯级开发 主攻精品——襄樊市文体局实施艺术生产精品战略

    2004年以来,襄樊市文体局以襄樊被批准为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分会场和湖北省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契机,以艺术创作为中心,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创造性地制订并实施了“梯级开发,主攻精品”的精品战略,使全市艺术生产呈现出全面繁荣、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 “三寸金莲”扬威中国京剧节

    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上获得六项大奖的新编大型京剧《三寸金莲》,应文化部艺术司邀请,为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展览剧目。武汉京剧团创作该剧的一大卖点——“跷功”绝技重返京剧舞台。曾经在中国第七届艺术节看过此戏的观众表示:还要再来上海欣赏东方芭蕾的惊人魅力。上海老戏迷观众顾先生现场兴奋地说:

  • 他山之石——《三寸金莲》观后

    2004年12月1日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上海大舞台开幕。全国各大知名京剧院团云集上海,纷纷推出拿手新作。武汉剧院于12月12日在美琪大戏院隆重推出了全力打造的大型新编剧目《三寸金莲》,把著名作家冯骥才的同名小说搬上舞台,吸引了众多新老京剧戏迷。笔者观看了《三寸金莲》的首演,感触颇多,不吐不快。

  • 妙趣横生《膏药章》

    近日,湖北省京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近代悲喜剧《膏药章》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该剧问世十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是该院以余笑予先生为代表的强力创作集团的巅峰之作。它能够经受时间考验,久演不衰,常看不厌,也充分说明它具有精品剧目的品格。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应当说对于促进戏曲创作是不无裨益的。

  • 一股清风扑面来——评现代楚剧《风雨情缘》的音乐创作

    戏曲音乐是区别戏曲剧种的重要标志,就一定意义而言,一部戏曲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戏曲音乐流变史,它关系一个剧种的兴衰,一个剧目的成败。这些年来,我省有些戏在音乐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真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委实不多。新近由红安县楚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风雨情缘》,借鉴现代京剧名作的经验,从《送郎当红军》这一革命...

  • 以新视觉张扬传统文化——解析《襄阳米颠》舞美设计

    襄樊市京剧团创作演出的新编大型古装京剧《襄阳米颠》第一次在全国重大艺术赛事上亮相,就一炮打响,在文化部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总成绩仅次于上海京剧院、中国京剧院和北京京剧院,名列第四,并获得“优秀剧目奖”第一名的殊荣。同时。该剧还获得了“优秀舞美设计奖”。这是一出用国粹(京剧)表现国粹(书法)的好剧目,新颖别致,...

  • 春雨滋润干渴的心田——观话剧《临时病房》

    湖北省话剧院应邀在松滋城关剧场和企业连演数场,场场座无虚席,出现了近二十余年来罕见的剧场观众大回归。这些热情的观众是被著名剧作家沈虹光编导、省话剧院演出的话剧《临时病房》所吸引所震憾,其艺术的神韵,把人们带人了艺术的妙境。

  • [回龙腔]略谈

    【回龙腔】是京剧西皮声腔中一个较有代表性的拖腔,许多京剧名家在其代表剧目中都涉及到【回龙腔】的使用。多年来,经过不断发展创造,[回龙腔]以其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在深化剧中人物不同的内心情感、塑造各类不同的舞台艺术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艺术表现作用;

  • 源远流长的竹山高腔

    竹山县位于湖北的西北边陲,是三秦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汉水文化的交汇地。“竹山高腔”是竹山地方上的古老剧种,至今仍流传在竹山民间,在新的时出新声。

  • 好一个花鼓灯

    花鼓灯在汉民族歌舞表演艺术中享有独特地位,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也是淮河文化的一件瑰宝。

  • 曾昭娟和新版《凤凰情》

    在我国三百多个剧种中,除了京剧,评剧大概是拥有观众最多的,特别是华北、西北一带的广大农村。因为戏曲直接面对观众的是演员,所以,对这一剧种群众往往最熟知的是一些知名演员。如京剧的四大名旦一样,评剧早期戏迷常念道的是小白玉霜、新凤霞等,可惜她们已经离开我们。在当前评剧界中谁最能叫座、能让观众常提起的呢?我一时竟想不起来。...

  • “红梅”辉映“花木兰”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戏剧红梅大赛于2004年12月17日在北京落下帷幕,先后有来自全国的22个省市以及中直院团共33个剧种的128名演员展开激烈角逐,湖北省襄樊市豫剧院优秀青年武旦演员陈亚萍以豫剧乐舞《花木兰》获得银奖。

  • 福星人眼中的“福”

    今年元月在武汉各大剧院隆重登场的湖北省第三届楚剧艺术节上,来自福星科技集团的福星楚剧团,犹如一匹脱缰之黑马,斜里冲出,大爆冷门,以一出《人在福中……》一举夺得本届艺术节的特别创作奖、导演奖、舞美奖和一个表演一等奖及五个表演二等奖。如果说评委的鉴赏眼光还不能全部等同于艺术价值的本身,那么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时时被剧情人...

  • 从乞丐诗看明末清初民心之变化

    谈到当前反映满清入关前后的影视戏剧,明末清初的民心向背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焦点之一。以作家凌力的小说《少年天子》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和以二月河小说改编的《康熙大帝》等电视剧,在民心向背的这一问题上,两者偏向满清的内涵已逐步得到观众认同。据《大清全典则例》记载,计满清当时的兵力,倾其八旗将士也不过十八万六千六百人,而且还要戍边...

  • 寒窑闲话

    西安有一处著名的古迹大雁塔,是极其繁华的旅游点,每天游人如织。登塔一望,古都的街道巷陌一览无余,神秘的终南山似近在咫尺。人们兴之所至,不免要发一丝抚今追昔的幽隋。有学问的先生女士或许顺口背诵几句当年杜甫、岑参登塔的题咏;没学问的凡夫俗子和顽劣儿童也会胡诌几句歪诗,甚至趁人不觉偷偷地涂在塔壁上,招来一句唾骂:“无聊!”

  • 清宫演戏轶闻

    清代戏剧演出非常繁荣,不仅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连深居禁宫的皇帝和后妃们也乐此不疲。清初沿袭明代教坊制度,宫内设内廷乐部,从各地乐户中挑选女伶充实其间,每逢开宴,例由乐官引女伶二十四名演出戏剧、歌舞以助兴。康熙时改内廷乐部为南府,嘉庆朝又改名升平署,伶工增至七八百人。道光时正值鸦片战争爆发,诏令“撤女乐”,将升平署人员...

  • 戏剧熏陶与素质教育

    当代中国正伴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而曾经辉煌的戏剧艺术则显示出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衰退,尽管近年振兴戏剧的呼声不绝于耳,许多业内人士也尽其所能地努力,各种形式的戏剧节、戏剧汇演以及评奖不断,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戏剧“台上振兴,台下冷清”的局面。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流失,使戏剧呈现出令人悲哀的颓势。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