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戏剧之家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戏剧之家杂志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 创刊时间:1991
  • 国际刊号:1007-012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430077
  • 国内刊号:42-1410/J
  • 邮发代号:38-321
  • 全年订价:¥ 720.00
  • 发行地区:湖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别关注
  • 戏剧研讨
  • 音乐研究
  • 影视论坛
  • 舞蹈世界
  • 教育天地
  • 文化广场
  • 剧本新作
  • 题董有建校长手书唐诗

  • 中国音乐电影中的戏曲元素

    本文以中国音乐电影中的戏曲元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音乐电影与戏曲的结合历程和表现的分析,结合戏曲元素在音乐电影中的具体运用,结合现代戏曲传承需求和电影发展趋势,探索电影与戏曲结合的新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 关于戏曲风格的二胡作品教学的若干思考

    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二胡的表现力越来越丰富,涌现出了诸多的有着浓烈气息的戏曲风格的精美作品。笔者根据自身经验,首先论述了戏曲风格的二胡作品的教学元素,其次,对戏曲风格的二胡作品教学进行了一番思考。

  • 以现代眼光看《葛麻》

    <正>《葛麻》是楚剧的传统剧目,它原本是一部民间小戏,上世纪50年代前期,武汉市楚剧团对其进行了改编整理,并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汇演,获得剧本奖及表演奖。此后,该剧成为楚剧家喻户晓的常演剧目,并被称为楚剧的经典之一。

  • 近30年戏曲音乐研究述评

    戏曲音乐自南宋起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一千年历史。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形式,她产生以来就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音乐在中国的地位却大不如前。为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音乐传统,音乐学者对戏曲音乐的学术研究也加紧了步伐。本文就近30年戏曲音乐的研究,选介若干典型文献作此篇综述,以便于大家对戏曲音乐有一个更加清...

  • 浅谈广东汉剧《百里奚认妻》头弦领奏心得体会

    <正>广东汉剧、俗称"外江戏",自流入粤东地区以来,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粤东地区大部分是客家人,广东汉剧又是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时带来的剧种,在近三百来年的辗转之中,涌现出了不少的著名艺术家和经典剧目,如《百里奚认妻》。这出戏是最传统的广东汉剧,

  • 谈斯特林堡和他的《鬼魂奏鸣曲》

    本文通过对斯特林堡戏剧《鬼魂奏鸣曲》人鬼同台的探讨,阐述了西方社会制度下的人的异化。所有的人物都以极其病态的丑陋出现在舞台上,相互欺骗、你争我夺、你死我活,完全就是一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在这儿,充满着人性本真的原欲蠢蠢欲动,人们在温情脉脉的面纱下竟然掩藏着狼子的野心,想要吞噬一切的欲望,把一切践踏在脚下的征服欲让人心如此疲乏...

  • 浅谈道具在戏曲演出中的作用

    <正>道具是戏曲表演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元素,在戏曲演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具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设计形式。戏曲舞台中的道具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演变,顺应着时代的需求而日渐丰富,凸显着它特有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一、道具的概念

  • 简述鼓吹十二架对中国戏曲舞台所奠定的基础

    鼓吹十二案,又称"鼓吹熊罴十二案",始设立于南朝梁代,盛于隋唐及北宋,亡于金元。它是梁武帝时期乐悬制度改革的结果,也是鼓吹乐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设立是鼓吹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南朝梁、北周以迄唐宋宫廷音乐中重要的音乐品类之一。鼓吹十二案的设立、建置及其在历代的沿革中,其性质、礼仪功能,对宋元舞台艺术产生了借鉴意义...

  • 中国古典戏曲的抒情表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从诗词歌赋各方各面全面发展,同时中国也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国家,中国艺术一直是传统抒情的本质特征,是古代文学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古典戏曲的抒情表征主要体现在其深厚文化底蕴和传统抒情两方面,通过情节设置以及创造奇幻场景,显现出戏曲的真实美和自然流露的美。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中国戏曲的抒情表征作进一步的研...

  • 文艺民间化的本体论说研究

    国内现代文艺发展的趋势是民间化,因为战争而导致城乡文化的背景发生转移,使民间化的进程分为了民族化与大众化。文艺的大众化是以作品、作家为中心的一种文学层面上的文风改革。如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需要对读者认知本体进行考察,才能从新对大众文化进行定义。知识分子用来启发名族文化的策略是文艺大众化,是对民间文艺在民族化中的表述的遮掩。...

  • 浅谈评剧

    <正>我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仅次于京剧,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1909年左右形成于唐山。习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有"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平戏"等称谓。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因为上演剧目多有"惩恶扬善"、"评古论今"的新意,采纳名宿吕海寰的建议,改称"评

  • 浅析赵本山小品中的副语言符号

    小品语言主要是通过视觉信息的载体——画面,和声听觉信息的载体——声音来传播的。人们欣赏小品主要是通过电视而非剧场,在小品的表演中语言固然很重要,它是构成小品风格的主要手段。但人物的动作、表情、服饰这些副语言也是构成小品风格的重要因素,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些直观的动作形象是观众获得的第一信息,同时也是显现小...

  • 《徽州女人》之《井台打水》的演绎体会与感悟

    <正>黄梅戏《徽州女人》舞台剧的意象选择,既具象征意义,又细腻委婉,再辅以优美新颖的舞台动作,生动而深刻地演绎了一个女子的心灵和命运,极具审美价值。韩再芬老师在《井台打水》演出中,嗓音甜美,散发着乡间泥土的芳香,飘溢

  • 现代戏剧中女性主义的生存环境

    现代戏剧的包容性和批判性构建出真实的人物形象,而剧作家笔下的女性角色命运常常成为整部戏剧的点晴之笔。本文从现代戏剧的女性视角出发,以两位中外著名的剧作家易卜生和曹禺作品为例,从戏剧艺术和女权的层面审视女性主义的遭遇与困境。

  • 广东汉剧《花灯案》剧情与陈聪人物分析

    要塑造好人物形象,就必须熟悉剧情,要对剧中人物有深入的了解。通过对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微妙而复杂的心理变化,不断思考、探索才能演好人物角色。

  • 悲与喜的互立 情与理的统一——重温《暗恋桃花源》独特的审美品格

    《暗恋桃花源》以时空交错的叙事模式及对立互动的艺术风格,吸引了无数观众,亦迎合了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它颠覆了以往戏剧的叙事模式,无论是创作手法、结构安排都做了别样的演绎。文章通过解读其独特的审美品格,来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宿松文南词现状及应对措施

    文南词系皖江地区特有的稀见戏曲剧种,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宿松文南词是文南词中的一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却在经济文化大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兴盛的科技传媒和其他戏曲剧种的挑战,每况日下。文章基于实地调查,从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试探性的可行性解决方案,为宿松文南词的保护与发...

  • 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剧本研究

    《叶夫根尼·奥涅金》又译为《叶甫盖尼·奥涅金》或《欧根·奥涅金》,是普希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也以此剧本为脚本,创作出了最能代表其个人风格的同名歌剧作品—《叶夫根尼·奥涅金》。此剧也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和最成功的两首歌剧作品之一,在歌剧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原野上的红——评京剧《原野》兼谈对戏曲改革的几点想法

    <正>如果说《雷雨》是沉郁而孕育着燥热的普鲁士蓝,《日出》是破晓前布满阴翳的鱼肚白,那么《原野》就是秋风怒号远天边的残阳血红。曹禺先生曾说:"对于一个普通的剧团而言,演《雷雨》会成功,演《日出》会轰动,演《原野》会失败。"然而自2007年始,却有那么一抹红,从宝岛台湾酝酿出发,席卷大陆,给各路新老观众

  • 论成兆才评剧的编剧特色

    成兆才(1874—1929)为评剧重要创始人、杰出剧作家。据调查和有关记载,从1895年起到1929年止,成兆才曾为评戏的形成和发展创作、改编、移植、整理了121出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剧本。不仅丰富了评剧剧种的上演剧目,而且成兆才以其鲜明的编剧特色,为我们对于自身的艺术建设和革新,积累了许多值得继承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 与幸福牵手,相约下一站——浅析话剧《下一站,再幸福》

    <正>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就是我们都市生活中朴实而普通的每一天。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就是所有角色的一个融合。每个角色也许都是我们的一个面,在不同的时候呈现出不同的自己。我们会沮丧,会发狂,会感动……但唯一不变的便是我们对幸福的追求。我们从生命的一个车站到下一个车站,就像阿甘妈妈所说的巧克力盒子,没有人会知道下一

  • 舞台化妆造型设计探讨

    舞台化妆造型设计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提升艺术作品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现代化舞台设计的不断发展,开始逐渐地形成了不同代表类型的表演风格。本文基于戏剧艺术,重点探讨了戏剧舞台化妆造型设计的相关要点,以期为促进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 中国戏曲文化对中国动画的影响

    中国动画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已历经半个多世纪,在许多艺术家的努力之下,我国的动画片在发展过程中取得过不少骄人的成绩。回顾我国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中国的动画中存在一种独特的元素——戏曲。传承千年的中国戏曲与时尚炫目的数字动画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有利地推动民族动画的前行。

  • 分析戏剧表演中的节奏

    戏剧表演是以演员为中心的舞台表演艺术,要求演员在表演中充分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要全身心投入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完整的,舞台性的将表演呈现在观众面前。戏剧表演中掌握表演节奏是整个表演过程的关键,要求表演者把握舞台节奏,在表演中将肢体表演、内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 二十世纪甘肃秦腔史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甘肃秦腔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甘肃秦腔和西秦腔的考辨上,对二十世纪甘肃秦腔史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可以进一步了解研究现状和前沿,并在此基础上戏曲前人的经验,促进甘肃秦腔研究在未来的发展。

  • 余则成角色形象分析

    <正>余则成形象出自《潜伏》,2009年上半年别开生面的一部谍战剧,经北京、上海、重庆、黑龙江四家卫视同时播出后红遍大江南北。由电视剧热播而导致男主演成为一时话题的先例已经不在少数,焦晃之于《乾隆王朝》、王刚之于《宰相刘罗锅》、李保田之于《神医喜来乐》、陈道明之于《康熙王朝》、陈宝国之于《汉武大帝》,往往传记类历史题材电...

  • 黔域孝堂巫戏“花目连”演天地人戏之特征

    用傀儡(皮影、布袋、杖头、提线等)演天戏;用真面妆扮演目连等演人戏;用人戴假面演地(狱)戏,来表现佛家的"三界说",来丰富孝堂巫戏,宣扬佛教的善、目连的大孝。对于多属文盲的农民孝子来说,其此神秘、枯燥的文言文"目连救母",能让孝子们更动情、更能教化大众。是黔域人们的智慧体现。

  • 戏剧游戏对儿童创造性的挖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开始将儿童创造性的提高作为重点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提出将戏剧游戏纳入到儿童创造性培养工作中去,以实现儿童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此,文章首先从理论的角度探析了戏剧游戏的特点,以及其在儿童创造性挖掘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戏剧游戏融入儿童教学中的缺陷,对于如何有效的发挥戏剧游戏在儿...

  • 自由游走在“假定”和“逼真”两界的精灵——探秘“戏中戏”如何造就戏剧中“真实的假定性”

    所谓"戏中戏",又叫"套层结构",是指一部戏剧中又包含了套演在该戏剧故事之外的其他戏剧故事、事件。"戏中戏"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创作技巧与表现手法,在戏剧创作中得到了很广泛的使用。笔者将通过对几部成功使用套层结构的剧目的分析,来探讨"戏中戏"结构戏剧作品既能葆有戏剧与生俱来的"假定性"天赋、又能事半功倍的实现观演双方由对"逼真性"的...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