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戏剧之家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戏剧之家杂志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 创刊时间:1991
  • 国际刊号:1007-012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430077
  • 国内刊号:42-1410/J
  • 邮发代号:38-321
  • 全年订价:¥ 720.00
  • 发行地区:湖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别关注
  • 戏剧研讨
  • 音乐研究
  • 影视论坛
  • 舞蹈世界
  • 教育天地
  • 文化广场
  • 剧本新作
  • 白、蓝面具藏戏之比较及传承问题探讨

    藏戏是西藏灿烂文化的重要艺术品种,也是祖国戏曲艺术宝库中极为罕见的艺术珍品。藏戏作为藏民族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在充满传奇和神话风韵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汲取了高原民众如火如荼的生产、生活的营养,并不断提升和丰富。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原因,一直到今天,藏戏基本上还保留着最完整、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面具戏的形态,仍然具有旺...

  • 一个作家的深沉寄托——论《茶馆》的国民性思考

    话剧《茶馆》是老舍先生毕生最优秀的戏剧作品之一,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突破了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而且其所表现的国民意识和社会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老舍先生通过对作品结构、人物、背景等的熟练设定,潜移默化地将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探讨植入其中。这种对中国时代伤疤的揭露,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和探讨,更深的目的是从对民族性格的挖掘...

  • 梨园雅韵相思曲——南国红豆

    粤剧的产生、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由最初的娱神到最后的娱人,也是作为一门文学不断地发展与变化着。它有自己的特色,并为了得到观众的认可与青睐,在不断地改良。在当前戏曲事业发展相对滞缓的情况下,粤剧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了所有戏曲都面临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粤剧保护迫在眉睫。

  • 论演出时后台区域的使用原则

    随着我国剧场事业的高速发展,演出剧目以及演出形式不断更新,剧场设计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剧场后台作为剧场整体的一个后勤服务区域,其使用频率有时甚至高于剧场舞台的使用。能够更好地为演出前后以及没有演出时的剧场工作和演职人员提供服务,避免不同演出配置与规模造成演出时后台的混乱现象,是一个优秀后台区域设计的重要体现。

  • 略述歌剧中声部的划分

    歌剧艺术是一门融合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美等多种艺术形态的综合型艺术体裁,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歌剧中歌手所扮演的角色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音域、敏捷度、力量和音色可以分成多个声部。本文将根据各个声部的声音色彩和特点对歌剧表演中的常用声部作比较完整和全面的介绍,并举例说明他们在歌剧表演中的具体运用。

  • 戏剧表导演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嗓音保护意识的培养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戏剧表导演类专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戏剧表导演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拥有一副好嗓音是必不可少的,嗓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演出的效果。当前影响学生嗓音的不良因素主要包括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空气污染以及外来物的入侵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改善饮食习惯以及在台词教学中注重嗓声保...

  • 安徽凤台花鼓灯舞蹈表现特征

    花鼓灯是灵动的民间传统舞蹈艺术,主要流行于安徽两淮地区。而凤台花鼓灯又是众多流派中的杰出代表,其舞蹈表现特征明显,具有丰富的形态特征与表意特征,以及独具一格的传承方式。文章阐述了其形态特征是以锣鼓节奏、步法、动作、舞姿来表现的;表意特征是通过生活中日常的劳作动作、爱情故事而加以提炼。像花鼓灯这样把审美与表意有效结合的舞蹈...

  • 新媒体戏剧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化推广研究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文化的侵蚀与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中,遭遇了推广与传承的瓶颈。如何利用新兴的网络科技,借助新媒体戏剧积极推广少数民族文化迫在眉睫。

  • MV画面的多重构建创作对戏曲元素的运用——以李玉刚《新贵妃醉酒》为例

    李玉刚带着他的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中国风"作品,连续三年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这使得人们开始对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相结合这种新的音乐创作方式,有了更多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港台音乐而来的大众抒情歌曲,即人们俗称的流行歌曲蓬勃发展以后,传统戏曲的关注度就在不断地下降。但最近几年,"中国风"音乐的兴起,重新...

  • 戏曲小舞台,人生大智慧

    "写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高境界,写意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最高境界。戏曲艺术中虚拟的表演程式和假定的舞台原则构成了戏曲艺术的写意性。戏曲舞台上的虚拟化的表演,代表性的简单化道具,不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而是有着严格的生活依据的。戏曲舞台是镜框式的舞台,它的空间是有限的,而戏曲艺术就是利用这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的时间与空间,这是...

  • 永修“丫丫戏”历史流变及其艺术探析

    永修"丫丫戏"是我国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产生于自古就以水路闻名的永修吴城,发达的水路枢纽、空前繁华的商业活动、活跃于民间的艺术活动是其产生的重要条件;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明末清初到新中国成立,为起源发展至兴旺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由盛转衰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逐步兴起至兴盛阶段。其艺术特点...

  • 剧评:《世界无声四十年》德阳国际戏剧节——艺术要与人民生活在一起

    2015年9月29日,有幸接到德阳国际戏剧节组委会的盛情邀约并担任特约评论员,我观看了来自世界著名默剧大师菲利普·比佐带来的《世界无声四十年》。笔者早年间毕业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专业,通过对于戏剧的学习与研究,早已知晓国际著名大师比佐先生的默剧,他所传达出来的精神,令我实在钦佩。由此,在观看此剧之后,特地为该剧和本次戏剧节闭幕式写...

  • 从唱词艺术看凉州贤孝与民勤小曲的异同

    作为独具特色的民间说唱艺术,凉州贤孝承载着凉州人古老的记忆和文化基因,民勤小曲蕴含着民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极高的人类学、民俗学、方言学研究价值。本文试从唱词艺术的角度,通过风格、句式、韵律等方面来论述贤孝与小曲的异同点,领略民间小调的淳朴与敦厚之美。

  • 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高校选修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湘剧高腔音乐为例

    传承地方文化,引领文化发展,这是所有地方高校作为高等学府应尽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众所周知,中国高校具有培养优秀人才、致力于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功能,而除了这些基本功能外,在清华大学2010年的校庆上,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也被正式提出。利用当地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将其作为重点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推进地方高校选修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

  • 锣鼓在京剧中的作用

    京剧表演是大众较为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京剧表演过程中,锣鼓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锣鼓的京剧是不完整的,是缺乏灵魂的。本文首先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京剧锣鼓在京剧中配合表演的作用,接下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别分析了京剧锣鼓在京剧中的重要作用。

  • 分析表演教学中“编、导、演立体教学与商业话剧的市场化关联”

    中国话剧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表演教学工作也有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纵观历史,我国的话剧产业飞速发展,形成了以"导演"为中心,以"专业艺术团体"为中心,集创作、排演、产出为一体的多种商业模式。商业话剧市场正朝着更规范、更专业、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与商业话剧市场的欣欣向荣一致,近几十年来,我国开设表演专业的学校也与日俱增,接受表演...

  • 山东吕剧音乐伴奏专业本科教育模式研究

    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开设本科吕剧表演专业的高校,旨在传承齐鲁文化,培养高学历、高素质地方戏曲人才。自吕剧表演专业招生以来,教学成果显著,逐渐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本文对吕剧音乐伴奏专业本科教育模式作初步探讨,以期更好地进行地方戏曲音乐人才的培养。

  • 西方现代戏剧语言的变迁

    戏剧语言的变化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是现实生活的延伸。对于观演双方来说,戏剧语言的变迁并未远离现实,反而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本文从西方现代戏剧语言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这一历时的角度入手,描述西方现代戏剧语言的变化。

  • 戏剧中人物性格及其特征与行为方式的关系探讨

    戏剧中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不同于文学,文学可有多种方法,如外型、动作、心理以及相关场景等,而戏剧则主要通过行动来展现人物性格特征。从某种角度上看,戏剧是一门行动艺术,戏剧演员在表演中所体现出的各种形体、表情动作,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也是戏剧表现形式的一种突出方式。因此,把握人物性格塑造以及呈现的方式,对于抓住戏剧的精髓具有...

  • 浅论化妆形象的真实性——以话剧《借我一个男高音》的化妆造型为例

    本文旨在探讨舞台化妆形象的真实性。舞台上人物形象的真实是艺术形态的真实,绝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自然形态的真实,而是表现客体的本质的真实、主体心理感受的真实,并非对现实的还原。舞台上化妆形象的真实是通过典型化和性格化的人物外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本质。本文通过理论阐释和实践作品的例证,论述了化妆形象真实性的内涵、创作方法及必要条...

  • 表演艺术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新挑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表演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结合,如何让学生能在走出校园时更好地与就业剧团、剧组配合,针对国家新出台的教学改革大方向,与近年来演艺界对演员与表演工作者的需求,表演专业教师该如何应对以上改革作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研讨的首要问题。

  • 试析元杂剧《潇湘夜雨》的题材选择和结局处理

    杨显之的《潇湘夜雨》是现存元杂剧中唯一一部描写书生负心的作品。本文试图从作品的题材选择和结局处理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思考作者作出这一选择的原因。

  • 浅谈京剧唱腔的程式性与灵活性——以京剧《三家店》西皮流水唱段“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为例

    京剧唱腔具有程式性特征,但这种程式又并非是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本文以京剧《三家店》"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西皮流水唱段为例来浅谈京剧唱腔的程式性和灵活性。

  • 一顶纱帽罩婵娟——浅谈越剧“女小生”的独特美

    女小生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越剧中,女小生现象最为普遍。在百年越剧的发展中,女小生形成了其独特之美。主要表现为儒雅俊秀的扮相美、超越性别的距离美以及贵柔尚阴的古典美。

  • 博物馆里“搭戏台”:地方戏曲文化传承的新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体技术的快速更新,许多有着浓郁特色的地方戏曲都淡出了大众的视野,有的甚至濒临"灭亡",抢救和保护刻不容缓,而传承是重要的手段。对于如何用好博物馆这个平台来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笔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即"搭戏台"让戏曲活起来,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在坚守中创新,重新走出戏曲的新天地。

  • 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特征分析

    芭蕾舞剧是西方独具代表性的舞蹈艺术形式,自上世纪初传入中国,便一直受到中国舞蹈创作者的继承、融合与创新,从题材选择、动作编排、音乐创作、舞美设计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中国化的再创造。也因此,使得这门西方的艺术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彰显出了中国舞蹈艺术工作者对这门艺术发展所作出的独到贡献。本文从中国芭蕾舞剧的发展历程谈起,对...

  • 庐剧《杜鹃啼血》演出服装的设计构思

    舞台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其成功上演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付出。演员饰演的角色起着贯穿全剧的作用,服装设计师必须尽最大的能力在舞台上体现演出的构想和人物的形象。

  • 色彩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使用原则及运用研究

    在舞台美术设计中,色彩的合理巧妙运用不仅能营造气氛、调节情调,还能表情达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此,舞台美术设计要专注于色彩运用,打造光、影、声、色俱全的舞台。本文阐述了在舞台美术设计中,色彩运用的原则,并探讨了具体的应用途径。

  • 戏剧表演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

    文章从戏剧表演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出发,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针对性地提出了戏剧表演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供相关读者参考,力争使戏剧表演教育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 如何培养话剧演员的表现性思维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话剧也被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与生命力,与传统的话剧形式相比,现代话剧实现了内容与形式上的双重创新,这是话剧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形势下,话剧对演员的表现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培养话剧演员的表现性思维,为新时期的话剧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