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戏剧之家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戏剧之家杂志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 创刊时间:1991
  • 国际刊号:1007-012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430077
  • 国内刊号:42-1410/J
  • 邮发代号:38-321
  • 全年订价:¥ 720.00
  • 发行地区:湖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别关注
  • 戏剧研讨
  • 音乐研究
  • 影视论坛
  • 舞蹈世界
  • 教育天地
  • 文化广场
  • 剧本新作
  • 不可或缺的边缘——浅谈话剧音乐创作

    话剧发展到今天,需要在更广阔的时空维度里进行主题演绎、剧情展现、思想外化的延展,音乐与音效逐渐成为一个十分有效的"突破点"。如果话剧缺少了音乐这个美丽"边缘",就会像无环的土星失去了光彩与魅力。

  • 巴洛克晚期集成歌剧的整生论美学研究

    从起源上看,巴洛克集成歌剧生发于多维文化生境中,在历史的集成与整生关系中,蕴含着多层次的生态审美内涵:人与自然的依生与竞生之美、民族生存景象中的竞生与共同审美理想,以及多样文化共塑的整生之美。从文化生成上看,巴洛克集成歌剧的生发路径包含着民族地域文化与传统主流文化的交融互渗,集成歌剧与古典文化、宗教文化耦合共生以及在地域文...

  • 寻根与扎根——《幽灵的困境》中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寻根与扎根是黑人文学家孜孜不倦探讨的主题,也是后殖民主义者关注的重要部分。在戏剧《幽灵的困境》中,亚玛·阿塔·艾杜力图表现非洲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和矛盾,本文以寻找文化的契合点来达到寻根与扎根之间的平衡进行论述。

  •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以昆曲《牡丹亭》为例

    昆曲艺术是中国古老的民间音乐,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昆曲艺术从社戏走进剧院、从面对面的交流到可以通过多种电子载体承载进行广而远的传播,为昆曲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景象。本文以昆曲《牡丹亭》为例,从当代昆曲艺术的新发展入手,探讨当下昆曲发展变革的动力和机遇。

  • 话剧舞台服装设计方法探究

    本文探讨了话剧舞台服装的设计方法,分析了话剧服装的舞台特殊性,如何通过服装塑造人物性格,服装的设计要符合剧本对角色的要求并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话剧舞台服装作为舞台艺术的一部分,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与舞台艺术各部门互相配合,既要满足导演的要求,又要与舞台美术构成完整的舞台视觉形象,同时也需要契合演员自身的气质特征。

  • 一部“世界眼光”的民国游记

    "世界文学"作为比较文学这门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在中国已经进行了百余年的话语实践。与之几乎同一时期生发于晚晴民初的"世界眼光",最早是由民国学人、戏剧理论家宋春舫提出,他在早期创作的旅行游记《海外劫灰记》中介绍欧洲的戏剧发展概况的同时,也初步阐释了自己的"世界眼光"思想。宋春舫的"世界眼光"是对晚清民初"世界意识...

  • 南戏视觉化艺术策略探讨

    本文通过探讨创造性实现南戏视觉化艺术策略的三种方式,包括将南戏文化融入民间民俗活动、开发南戏实验剧场与植入数字交互艺术,以实现南戏从静态到动态的演绎,以期达成南戏文化在目前主流文化消费群体中的有效传播与传承。

  •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作为第一批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江西武宁打鼓歌,是扎根在江西赣北地区武宁县的汉族民间传统曲艺文化,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曲调多样,是见证赣北地区文化历史和记录当地百姓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赣北地方文化的重要信息资源。在当今传承人年岁已高,年轻一代又不能马上继承下来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和传承好打鼓歌这...

  • 京剧舞美创作中形式感的运用——京剧《丝路长城》的创作体会

    2014年底,国家京剧院与国家大剧院联合演出了大型新编历史京剧《丝路长城》。此剧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圆满完成了首场演出,并获得了广大观众及专家领导的好评。作为国家京剧院参与此剧创作的一员,我感到十分欣慰。当接到院领导通知,得知我将作为舞美设计助理,协助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高广建老师完成《丝路长城》的舞美设计时,心里异常兴奋,却又感...

  • 用心体验人物内心 用情塑造人物形象——我演楚剧“焦裕禄”的感受

    大型现代楚剧《焦裕禄》是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2014年排演的一部政治题材大戏,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焦》剧主演,我在人物唱腔、语言念白和表情动作等方面始终将"情"字贯穿其中,塑造了一位朴实、平凡的英雄人物。

  • 浅谈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在戏剧中的运用

    布莱希特作为现代戏剧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剧场改革者、剧作家和导演,他的戏剧理论对现当代戏剧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也由此成为了各国戏剧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布莱希特戏剧作品《四川好人》中的"间离效果"进行分析,对其在东西方国家戏剧作品中的运用方式进行对比,来向大家介绍其基本的创作理念,并藉此为相关剧目的排演提供理论依据...

  • 南阳地区曲剧艺术的文化特征与传承思考

    曲剧是河南的第二大剧种,也是南阳地区最主要的剧种。曲剧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南阳地区文化、群众审美需求、价值取向的体现,在二十世纪以来西学东渐的思想大潮下,戏曲改革浪潮的冲击中,像南阳地区曲剧这样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地方剧种的特质是什么,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对南阳地区曲剧的保护必须要建立在符合当地人的文化基础之上,必须以尊...

  • “蝶魂”——以中国原创音乐剧《蝶》和《中国蝴蝶》导演艺术比较分析为例

    导演是舞台演出的作者、演员表演指导者、舞台演出组织者和总体构思者之外还有一个特殊评介功能,他像观众一样来窥探和审视舞台演出,从而与戏剧作品更多的对话交流,来寻找戏剧导演艺术更多的审美意义。

  • 谈豫剧《血溅乌纱》中严天民的表演

    豫剧《血溅乌纱》故事一波三折,情节跌宕起伏,演员技艺精湛,舞台久演不衰。

  • 浅析淮剧打击乐的审美价值

    淮剧打击乐作为淮剧音乐的基础,在淮剧艺术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分析淮剧打击乐的审美价值,有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淮剧打击乐的作用、内涵,有利于淮剧艺术更好地发展。

  • 对台词基本功的简单思考

    台词基本功是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言语创作时的技术保障。演员只有经过长期、科学、有规律的勤学苦练,才能掌握台词基本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技术技巧。人的言语习惯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言语现象。通常,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习惯不分好坏,但对舞台言语来说,有些适用,有些则不符合要求。良好的言语习惯是演员在学习与建...

  • 试析“金钱”对赵本山小品情节转折及人物塑造的作用

    在赵本山小品中,金钱成为主要的创作元素和编剧特色。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金钱"对赵本山小品情节转折及人物塑造的作用,并剖析"金钱"被赋予的深层内涵。

  •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吕剧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东最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吕剧起源于民间,取材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吕剧艺术的生存环境急剧变化,传承与传播日益艰难。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通过分析吕剧艺术的发展现状和症结所在,探寻吕剧艺术的发展方向,努力为吕剧...

  • 课堂实践与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

    在当今的各类高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视课堂实践这一环节,所以,赣南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也必定离不开这一趋势,如何利用课堂实践这把利刃传承和发展好赣南采茶戏也成为了新一个讨论和议论的话题。

  • 从剧作角度分析《阿伽门农》中对克吕泰莫斯泰拉形象的塑造

    文章以悉德菲尔德的剧作角度出发,主要从人物强有力的戏剧性需求、人物的个人观点及戏剧冲突展现人物性格三方面,分析了《阿伽门农》剧作中克吕泰莫斯泰拉的人物形象塑造。明确了克吕泰莫斯泰拉的戏剧性需求、个人观点和性格特征,同时以小见大,揭示了古希腊命运悲剧中共有的人物命运的使然性、故事所具有的宿命论色彩和不断深化的命运主题,对塑...

  • 戏曲表演艺术给予我的启示

    戏曲表演的手段,包括非常丰富的程式。一个好的演员应该掌握多种戏曲表演程式,以表现人物为中心,注重角色分析,安排精当的"唱、念、做、打"来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

  • 论奥尼尔剧作《榆树下的欲望》的死亡主题

    奥尼尔剧作直面西方人类的迷惘和彷徨,将死亡和毁灭作为人的唯一归属和价值所在。通过对奥尼尔在剧作《榆树下的欲望》中呈现的死亡这一哲学话题的探讨,分析死亡主题所蕴涵的意义,即过强的欲望最终毁灭一切,欲望是死亡背后的魔鬼;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灵魂的洗礼。

  • 试探清传奇《梁上眼》中的“延宕”艺术

    "延宕"乃是指戏剧家们在叙述发生事件、安排故事情节、设计人物言行时,抓住观众急于知晓内幕的解谜心理,故意放慢叙述节奏,延缓事件发展进程等,籍此强化观众的期待情结,从而巧妙设置悬念的一种叙事技巧。元杂剧中不乏成功使用"延宕"的佳作,明清传奇因其长篇体制而为剧作家使用"延宕",以制造戏剧悬念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发展空间。唐英的《梁...

  • 我眼中的一桌二椅

    我们通常把传统京剧舞台美术模式称为"一桌二椅",但真正意义上的一桌二椅在京剧中是怎样体现和发挥作用的呢?本文论述了笔者对京剧表演中一桌二椅的理解。

  • 中国传统戏剧与现代舞台手段的碰撞与运用

    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更,舞台剧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解压方式。纵观大小舞台剧作品,经久不衰的中国传统戏剧作品都是反映真实生活,来自于生活最本源处。中国古典舞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舞种,它的每个动作中手、眼、身、法、步的统一和协调,也讲究动作中的内在呼吸及神韵。如何在中国传统艺术的两大门类中,使中...

  • 浅析戏曲艺术的传统与革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戏曲艺术取得了飞速发展。戏曲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其发展逐渐受到重视。随着国家提出创新性战略,戏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创新也成为趋势。当前,我国戏曲虽然做了一些创新,但它不同于文学、话剧和影视作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今时代这些创新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戏曲创新出现的问题,...

  • 简述中国戏剧语言

    我国戏剧语言分为人物语言与情景描述两大部分。人物在戏剧当中的性格、形象,以及对情景的描述,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动作性、性格性、诗化、精练是我国戏剧语言所具有的四大特征。通过特殊化的语言描写,从而使得戏剧故事更加自然与流畅,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去理解与欣赏戏剧,加深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 歌剧《原野》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及表演技巧研究

    歌剧的成功与否离不开情节、人物、矛盾冲突塑造等几大要素。其中,作为强化艺术效果与感染力的主要要素之一的人物,具有十分重要的表现作用。本文将从歌剧《原野》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及表演技巧研究出发,揭示人物形象塑造对于一部歌剧成功的重要性。

  • 浅谈黄梅戏演员如何塑造角色

    黄梅戏是我国著名的剧种,亦称为采茶戏或黄梅调,其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文化风味,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要想真正演绎出精彩绝伦的黄梅戏曲,给观众足够的舞台效果和戏曲艺术感染力,就需要演员不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将自身对剧本的理解完美地演绎出来。本文针对黄梅戏演员在戏剧表演中的角色塑造提出几点意见...

  • 秦腔小生的表演艺术风格

    秦腔小生是一个固定的行业,但其表现形式是灵活多变的,小生如何借助其外形的潇洒去捕捉人物的灵魂十分关键,小生要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仔细琢磨,刻苦钻研,分析出多个层面,使得人物更加合理化,塑造出的人物更加立体化,不断提高表现人物的能力,完美完成舞台表演,不辜负观众的期待。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