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戏剧之家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戏剧之家杂志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 创刊时间:1991
  • 国际刊号:1007-012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430077
  • 国内刊号:42-1410/J
  • 邮发代号:38-321
  • 全年订价:¥ 720.00
  • 发行地区:湖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别关注
  • 戏剧研讨
  • 音乐研究
  • 影视论坛
  • 舞蹈世界
  • 教育天地
  • 文化广场
  • 剧本新作
  • 国际电影节与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电影互动

    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进入全面对峙的冷战状态。在此背景下,捷克斯洛伐克的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苏联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这两大社会主义国家举办的国际A类电影节,便成为了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国际电影交流与文化互动的主要平台,发挥了传播先进电影文化、塑造国家形象、建构社会主义文化共同体的重要功能。本文主要...

  • 《风筝误》与《仲夏夜之梦》比较研究

    李渔的《风筝误》是流传至今的喜剧传奇佳作,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是其著名的喜剧之一,本文将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探讨和分析两部剧的相似性、相异性,力图对李渔和莎士比亚的喜剧文本做一些对比。

  • 川剧丑角精妙绝伦——听许明耻川剧丑角艺术讲座有感

    四川省图书馆与四川省川剧院推出了'荟萃生旦净末丑融通昆高胡弹灯'的川剧讲座,其中丑剧艺术由著名川剧丑角表演艺术家许明耻老师主讲。他讲的川剧丑角艺术惟妙惟肖、脍炙人口。这个讲座深入浅出,颠覆了很多对川剧的不全面认识,激发起听众对川剧的浓厚兴趣,大大加深了对川剧丑角的了解。

  • 粤韵童声话传承——从《三借芭蕉扇》看发展儿童粤剧的意义

    粤剧是南国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曾有过辉煌灿烂的历史。然而今日之粤剧,其影响力与受欢迎程度与以往已不可同日而语,粤剧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变得急切。儿童粤剧《三借芭蕉扇》,激发了孩子们对粤剧的热情,古老的剧种与新鲜生命个体之间迸发出火花.代表着未来的儿童,对粤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并不排斥,这是粤剧未来的希望;关注儿童,关注儿童粤剧是我们...

  • 非遗后时代徽州目连戏的传承保护策略探析——以徽州目连戏历溪班为例

    非遗后时代的到来,为徽州目连戏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徽州目连戏的基本特点、现存问题,从特殊的传承保护时期深入思考徽州目连戏的保护策略,提出'缓提生产、多讲保护'的主张,并就落实策略的路径进行具体阐述。

  • 浅析汤显祖“人生如梦”的人生观

    本文从戏曲文本着手,通过多文本比较,分析汤显祖“人生如梦”的人生观。首先,将《南柯记》与《邯郸记》作比。两文本都描绘了主人公梦中的人生起伏,但叙述重点不同。《南柯记》以爱情发展为主线,《邯郸记》则以建功树名为主线,最终皆以弃世作结,慨叹人生如梦。从爱情与功名两个角度,对比看主人公内心经历的各个阶段,总结其异同,力图“还原”一个...

  • 大型原创白剧《榆城圣母》观后记

    2015年11月26日,大型原创传奇历史白剧《榆城圣母》在大理市下关城区新州礼堂隆重上演。整整5年,在这个白族人聚居的城市,大理人终于盼来了新的白剧演出,由此,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白剧热',为即将举行的大理州60年州庆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论本色演员与性格演员

    人的性格多种多样,如何把角色表现得更加精准,如何给予角色生动性,让观众认可与接受,这些都需要将演员自身的性格特征与角色的性格特征融合在一起,并加以创造。从自身性格着手,学习如何适度展现个性本色又能以演员的本能去感知角色特点,并从中探求表演艺术的真谛,这应该是每个演员不懈的追求。

  • 地方戏曲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以辽宁鞍山为例

    评剧和海城喇叭戏作为辽宁地方戏曲的代表,在鞍山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往,但如今它们的发展却陷入了窘境,生存空间很狭小。本文通过分析两者生存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机构设置、人才培养、剧目打造等发展策略。

  • 消费文化时代秦腔的存在研究

    秦腔形成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消费文化的盛行,秦腔的表演空间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呈多元化,因此,立足消费文化研究秦腔的生存现状具有现实的意义,旨在传承与发展秦腔艺术。

  • 武家坡那点儿事——京剧《武家坡》与尼采悲剧精神的不谋而合

    悲剧到底是什么?悲剧是生命之悲的呈现。人生为什么是悲的?神定而已。神为什么让人生悲?神的声音在回响,你无法去回答。敬畏神,甚至惧怕神,这是人和神的关系,也是人对神的态度。尼采从悲走向悲,东方戏剧从喜走向悲。人生本是悲,与其悲,不如喜,这就是《武家坡》的悲剧精神和东方悲剧的态度。尼采与此殊途同归,只是具体的舞台呈现不同。

  • 浅谈中国戏曲在法国传播过程中的文化障碍

    近年来,随着中法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国戏曲作为中国文化的新'名片',开始进入高速传播时期,如何克服传播过程中的文化障碍,成为促进戏曲对外传播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国戏曲对外传播的价值以及遇到的阻碍,并提出解决措施,旨在更好地促进中国戏曲艺术的对外传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 戏曲舞台道具3D建模技术及匹配度优化策略研究

    3D建模技术的发展态势已经蔓延至各行各业,传统戏曲舞台也因此获得变革的机会。本文结合黄梅戏《牛郎织女》,旨在分析戏曲舞台道具的建模技术,并探讨其匹配度优化的方法,为戏曲舞台建模的发展提供借鉴。

  • 新中国成立以来永昌贤孝发展综述

    永昌贤孝是甘肃贤孝的分支,流传在甘肃永昌县。从清末王东志先生开始,永昌贤孝已传唱百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永昌贤孝历经了“放养”、限制性培养、禁止、解禁、倡导并扶持五个阶段,随着社会生活、经济制度的变化,永昌贤孝艺人也经历了“娱人劝善”到“娱己”,再到“机械式表演”三个阶段,原生土壤的破坏以及传统曲目边缘化象征着贤孝精髓的缺失,...

  • 色彩的起舞——浅析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色彩语言

    芭蕾舞剧《白毛女》的艺术成就,不仅仅是体现在音乐和舞蹈上,更是体现在视觉上。剧中不同色彩调性的运用烘托了场景气氛,传达出生动的视觉情感;不同色彩调性的间搭,造就了该剧视觉上的抑扬顿挫;色彩调性的巧妙运用推动了《白毛女》的情节发展。

  • 谈话剧表演肢体语言的运用

    话剧是舞台上一种语言兼表演的艺术形式,而肢体语言是这种艺术形式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没有肢体语言,话剧就会显得可笑,完全无法进行。话剧当中的肢体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它作为一种潜在的'语言'形式被运用到话剧表演当中。本文对此进行讨论,通过分析话剧肢体语言的艺术效果,让人们对话剧肢体语言有更加正确的认识。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 戏剧表演艺术中演员塑造人物的情感调动的路径分析

    为将自己培养成优秀的演员,许多戏剧家都在实践与创作中丰富自己的表演理论,努力尝试通过不同路径去塑造人物,用不同的情感调动使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在本文中,笔者就戏剧表演艺术中演员塑造人物的情感调动的不同路径进行论述。

  • 对“情”最好的诠释——评黄梅音乐剧《曙光曲》

    本文以黄梅音乐剧《曙光曲》中的'情'为切入点展开对该剧的分析,从而引发思考。

  • 京剧老生表演三要点

    老生是京剧的主要行当之一,表演艺术是京剧老生的生命与核心。本文从表现人物特质、呈现行当特点、体现汉派特色三大要点,对京剧老生表演艺术进行了系统化论述。

  • 浅析梆子声腔的当展

    梆子声腔是中国传统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最初的梆子腔源于西秦腔,形成于明末清初,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梆子唱腔高亢、激越、慷慨、悲忍。在当时水深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曾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喜爱。

  • 话剧《原野》、川剧《金子》对比

    话剧《原野》,是曹禺先生的经典之作。问世起,已经被很多艺术形态在舞台上呈现,如话剧、歌剧、戏曲等等。而川剧《金子》对其也进行了改编,用独特的剧种呈现出别样的舞台效果。舞台样式一直在改变着,但永远改变不了《原野》独特的生命力。打开历史的尘埃,用别样的方式来揭示当时历史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黑暗和对人性的思考。

  • 论戏曲小品《一张借据》中道具的重要性

    中国戏曲是优秀的传统艺术,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形式。戏曲舞台上除了演员之外还有戏曲道具,戏曲道具是戏曲演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戏曲演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道具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设计形式。戏曲舞台中的道具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演变,顺应着时代的需求,凸显着它特有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

  • 清官戏格调的升华——黄梅戏《铁面金刚——金光悌审和珅》评赏

    2016年9月,第九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在黄冈举行,由英山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黄梅戏《铁面金刚——金光悌审和珅》让人眼前一亮,记忆颇深。该剧由湖北省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胡应明,国家一级导演黄明先、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田少鹏等名家与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历时一年精心打造,讲述了清代英山籍名臣金光悌主审和珅的故事。嘉庆三年,一心钻研刑律...

  • 观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有感

    观白先勇先生主持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后,至今仍回味无穷,整场剧完全沉浸在充溢着青春的气息、美与雅共存的时空中,青春、靓丽、美轮美奂,回响着生命的律动;一种意境,一种风格,一种高品位的艺术色调及审美气韵,随着'牡丹'还魂享受了一场心灵盛宴。

  •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地方戏剧文化自觉缺失研究

    地方戏剧是一种区域文化形态,每个区域的地方戏剧都凝结着区域文化的精粹,承载着区域人民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情感。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地方戏剧受到冲击,无法获得文化自觉,导致戏剧文化逐渐衰落下来。本文将探讨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地方戏剧文化自觉缺失研究,希望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 从爱情角度分析中西戏剧的差异——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西厢记》为例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西厢记》,相同的主题,不同的结局,凸显出中西戏剧的差别。由于中西戏剧形式、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结构不同,导致两剧有截然不同的结局,更让两剧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主要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审美心理等方面对两剧进行深入比较,力图找出它们内在的异同。

  • 天上一轮明月,心中一株菩提——观《聆听弘一》小记

  • 契诃夫戏剧中的人物及语言分析——以话剧《三姐妹》为例

    俄国作家契科夫所创作的戏剧《三姐妹》,讲述了一个帝俄军官家庭里长大的三个女儿和她们哥哥的故事。这部作品被多次运用于舞台表演。其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都十分值得推敲。本文主要以话剧《三姐妹》展开叙述,结合《三姐妹》中的人物形象,具体分析人物的表现特点。

  • 贾钦多·谢尔西室内乐作品《IPRESAGI》第一乐章的配器分析

    本文以20世纪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钦多·谢尔西(Giacinto Scelsi)所创作的室内乐《I PRESAGI》第一乐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新型配器思维的分析手法,从作品的结构布局、各乐器组的分配,微观其中的配器特点,并以此窥探西藏音乐元素在作品配器思路中的体现,以获得启发。

  • 《思恋》两种演唱版本的比较分析

    《思恋》是中国民族声乐歌曲的优秀代表作之一,是一首具有中国维吾尔族风情的作品。在众多演唱版本中,迪里拜尔版《思恋》和吴碧霞版《思恋》是非常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在语言方面,迪里拜尔版运用纯正的维吾尔族语言演唱,充满了异域风情色彩,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吴碧霞版用汉语演唱,歌词的表达直接、真挚。在歌唱家的演唱风格上,迪里拜尔嗓音纯净...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