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戏剧之家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戏剧之家杂志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 创刊时间:1991
  • 国际刊号:1007-012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430077
  • 国内刊号:42-1410/J
  • 邮发代号:38-321
  • 全年订价:¥ 720.00
  • 发行地区:湖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别关注
  • 戏剧研讨
  • 音乐研究
  • 影视论坛
  • 舞蹈世界
  • 教育天地
  • 文化广场
  • 剧本新作
  • 文润心田 剧香问暖——大型话剧《穷孩子·富孩子》导演阐述

    导演阐述是导演在分析文学剧本的基础上绘制的一张未来戏剧大框架的设计蓝图,是让每一个合作部门通过这个蓝图来了解这个戏剧的未来是怎么回事、各自要做什么以及导演的意图是什么,这里我简单地谈一下对话剧《穷孩子·富孩子》的感悟与设想。

  • 新时期戏曲的多样化传播思考——以川剧为例

    在时代快速发展与多元文化冲击的今天,戏曲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新时代背景下的自我传播。本文以西南地区最大的地方剧种川剧为例,探讨适应时代特征、较为行之有效的戏曲传播途径,以期对各剧种的当展有所启示。

  • 马雅可夫斯基讽刺喜剧《臭虫》再解读

    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喜剧《臭虫》在当时被赋予了极强的政治意义,作者当时想通过剧作讽刺小市民,为美好的共产主义讴歌,但多年以后,反而有了反乌托邦的色彩,有了对一尘不染的社会进行讽刺的意味。重新审视该剧,发现其仍有许多值得思考之处,如多义的剧作主题、不落窠臼的性隐喻、自身才情的释放等。

  • 目的论视角下越剧剧名英译的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目的论,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十五部越剧剧名及其英译文为语料,实证考察了两者的对等性,以期探讨出适切的翻译策略,使得译文能有效传达越剧剧目的文化内涵。研究发现:第一,越剧剧名的翻译策略侧重于意译。第二,以人名为剧名的越剧剧目英译侧重于意译,而以剧情为剧名的越剧剧目英译在直译、意译及注释三种翻译手段中均受认可,再者事物...

  • 戏曲中的传承与创新——以赣剧《红珠记》为例

    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赣剧《红珠记》的创作运用了许多现代创作元素,其文本创作、唱腔设计、配器设计、导演二度创作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创新,凸显了鲜明的艺术特征。

  • 论《驴得水》与《蒋公的面子》戏剧中知识分子形象

    《驴得水》和《蒋公的面子》经常会拿来做同类比较,因为它们有共同的历史背景,人物主线都是知识分子,展现一场关乎知识分子立场和命运的悲喜剧表演。

  •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悲剧人生

    本文运用人本主义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探究阿瑟·米勒的经典剧作《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悲剧人生背后的深层动因,逐层揭示了"小人物"的苦难,展示了现代人为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导致对人生的迷茫和绝望。

  • 论《暗恋桃花源》的“寻找”母题

    1986年3月,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在台湾首次公演,引起了巨大轰动。"寻找"是人类生存的一大母题,是人类行动的动机。而"桃花源"属于人性中共同的梦想和无奈。

  • 值得珍藏的戏曲艺诀解释五十则

    我国戏曲艺诀以形象鲜明、准确、短小精悍的语言,科学总结了前人的舞台实践经验。概括了历代无数艺人在戏曲艺术方面的精辟见解。笔者结合自己的舞台、教学经验进行了解释,收集整理归纳出这套资料,供大家参考。

  • 浅析《哈姆雷特》的美学与人文意蕴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古希腊戏剧是欧洲戏剧史上的一座丰碑,而古希腊悲剧的出现标志着欧洲戏剧史的开始。本文将浅析戏剧巨匠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从人物性格的转化、戏剧情节的跌宕、蕴含的人文思想等几个方面,解析《哈姆雷特》的美学与人文意义。

  • 黄梅戏《仲夏夜之梦》:把握时代意识,致敬古典情怀

    新编黄梅戏抒情喜剧《仲夏夜之梦》,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同名喜剧,在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情遐想和诙谐幽默的意蕴中,充分发挥了黄梅戏长于抒发浪漫爱情的优势,是推动传统戏曲跨文化改编并进行当代传播的有益尝试。

  • 戏曲中花旦的表演技巧

    戏曲艺术的出现,将我国民间歌舞、滑稽戏以及说唱这三种民间表演艺术综合起来,形成了集舞蹈、文学、音乐等于一体的传统表演文化,在戏曲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表演标准,并在共同表演性质的基础上,又逐步形成了多种不同特点的表演形式,例如京剧、豫剧、川剧、秦腔等等。一出完整的戏曲离不开专业的表演人员,花旦是戏曲表演艺术中...

  • 当代中国乡村戏剧发展研究——以山东潍坊牟家院乡村戏剧节为例

    2016年,在山东潍坊市,一个不靠山、不靠水,没有任何优势的小乡村中,筹划出了第一届乡村戏剧节,别开生面的形式,为农村萎缩的公共文化空间带来了生机,成为了当地有史以来最大的文化盛事,带动村民实现文化发展。此次乡村戏剧节的开展,可以使我们对乡村建设、文化发展提供一个非常新颖的视角。同时让我们也更加深刻地思考乡村的文化艺术建设。

  • 承德山庄剧走出困境研究

    承德山庄剧面临诸多问题,逐渐失去了话剧艺术的凝聚精神。本文从缺乏市场竞争力、剧目创作与观众需求相矛盾、内部人才流失及资金缺少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山庄剧走出困境的措施和方法,从而为承德话剧今后发展建言献策。

  • 城中村 村中戏——南宁市青秀区“唱师公”调查

    南宁平话人的"唱师公"是一种与仪式活动高度结合的地方戏曲,兼具仪式性和戏剧性,不同于一般纯粹的舞台戏曲表演。其与当地平话村落隆重的"土地诞"等神诞祭祀仪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南宁青平话师公戏展现的民俗画卷,我们可以看到平话人朴实无华的精神世界与对土地的深沉眷恋。

  • 我演《双锦衣》姜景范的角色体会

    演员若想塑造出鲜明而具个性的人物形象,除了分析剧情、研究人物、把握规定情境、找准人物思想脉络和舞台行动之外,还必须熟练掌握优美的声腔表演技巧,才能达到形神兼备、表情自然、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 是死亡还是救赎?——评徽剧《惊魂记》

    莎士比亚的作品所蕴含的生命力、影响力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今年是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年,他的作品依旧是戏剧界研究、学习的焦点。这次有幸能够在合肥青年戏剧节上看到这部由莎士比亚经典剧作《麦克白》改编的徽剧《惊魂记》,也让笔者感受到了外国经典巨作与中国徽剧艺术的完美结合所带来的震撼。

  • 试论潮剧行当的表演特点

    潮剧的生行分八种,旦行分八种,丑行分十种,净行分四种,各行当的表演各有特点。

  • 浅谈戏曲艺术的诗化境界

    在当下,戏曲艺术正经受着多元文化的冲击,自身生存问题尤为突出。其根由在于戏曲的生态机制被扰乱,舍本逐末的发展现状使得戏曲界怪相丛生,整体有颓败之势。重构戏曲艺术的诗化境界,这是思考戏曲艺术重焕光华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 漫谈老河口湖北大越调的前世今生

    老河口人杰地灵,历为兵家必争之地,人文荟萃之所。这里是伍子胥故里、萧何封地、欧阳修治所、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家乡,抗战第五战区李宗仁长官司令部,这里是"小汉口",如今桃红梨白,水乡花都,这里更是湖北大越调的发源地。

  • 东北二人转的传承以及发展研究

    东北二人转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在表演上集曲艺、歌舞以及戏曲等不同艺术体系于一身,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强大的融合力,促进东北二人转在传承和未来的发展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因此本文以东北二人转的传承和发展作为整篇文章的研究视角,首先从东北二人转的特点以及起源出发,进而阐述东北二人转变化的特征以及引起其变化的因素,进而...

  • 丰富小戏创作 满足观众审美诉求——我对小戏曲创作表演的感悟

    作为一种艺术类型,小戏曲因其反映生活迅速、艺术生产过程简短、演出方式灵便等优势,在戏剧舞台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尤其在农村,演出中如果没有一出小戏,不管歌唱得多响舞跳得多欢,农民朋友都会觉得若有所失而大呼"不过瘾"。从这个意义上说,小戏处于戏曲艺术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前沿阵地,是戏曲与其他艺术门类竞争...

  • 试述琵琶演奏技法与戏曲伴奏

    琵琶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其在中国历史长河的演变中日渐发挥出重要作用,让其价值得以充分展现。尤其在琵琶与戏曲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不仅让琵琶的音色得以充分利用,而且让戏曲得到更加充分的演绎。基于此,本文就琵琶演奏技法与戏曲伴奏的结合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 笛子在戏曲演奏中的应用及技巧简述

    笛子是我国民间艺术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乐器,其具有潜移默化的表现力。通过笛子与戏曲演奏的结合,能够让笛子的作用和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能够让戏曲的演奏彰显出最完美的表现力。基于此,本文就笛子在戏曲演奏中的应用及技巧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笛子与戏曲的结合提供借鉴。

  • 浅析秦腔小旦的艺术形象特征

    小旦是秦腔戏曲当中主要的行当之一,我们经常在秦腔表演当中见到这种行当的精彩演出,它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女性的因素,也由于它的艺术表演感染力十分突出。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 谈光的明暗对舞台演出效果的影响

    人的视觉对光明暗的判断是在相对的状态下,有着绝对的定性。第一个状态是在同一时间内,视觉对画面的判断。此时视觉可以判断出眼前的环境有哪些物体是最亮的,哪些物体是最暗的,并且可以清楚地辨别其他各物体之间的阴暗差别关系。

  • 泗州戏《鞭打芦花》扮演闵子骞的心得体会

    泗州戏艺术是安徽省地方民族戏曲之一,不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曲艺文化。泗州戏曲艺,是这个地区文化历史的见证,它展现了我国民族区域的社会风貌、道德意识、人民疾苦、文化追求、审美情趣等。《鞭打芦花》是最具代表性的泗州戏作品之一,本文将舞台实践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 舞台艺术中光的色彩及投放运用

    舞台演出的画面是设计师营造出来的,其目的是将剧情中的场景恰如其分地展现给观众,是将剧情中的气氛传达给观众,是让剧中人物的情感状态和变化感染观众。如何营造对比、掌控对比是灯光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反复斟酌的结果。

  • 表演的目的——扮演角色

    表演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就是将剧作家创造的文学形象经过演员的再创造体现为舞台上的角色。所以,演员必须以剧本为基础进行再创造。对剧本与角色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唤起演员的创造想象,甚至在深入钻研后会产生创造的冲动与对人物的模拟想象。剧本所揭示的诸多方面内容都与演员对人物形象的创作有密切的关系。

  • 坚持传承 创新发展——浅议坠子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创新是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命线,戏曲艺术的创新就是追求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尽可能地完美统一。三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使我深悟到,坠子戏艺术要想发扬光大久演不衰,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