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学术论坛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0.6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学术论坛杂志

主管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78
  • 国际刊号:1004-4434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530022
  • 国内刊号:45-1002/C
  • 邮发代号:48-35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广西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政治学研究
  • 行政学研究
  • 哲学研究
  • 法学研究
  • 经济学研究
  • 文艺学研究
  • 历史学研究
  • 行政学研究
  • 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洞察世界发展,立足中国国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现代化目标进行立体架构与设计,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目标体系.这一目标体系充分体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我们要坚持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理论,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 论邓小平科技强军思想

    邓小平军事思想内容丰富,科技强军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发展国防科技,提高武器装备水平;加强教育训练,培养造就大批新型军事人才,全面提高我军的科技素质;建立科学的军队体制编制,完善后勤保障体系等内容.

  • 解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整合

    以生产力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惟一标准具有片面性.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曾经表现出牺牲社会公平、牺牲环境等异化.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层理论基础是信息与序相互转化的原理,即人与自然资源相互作用形成生产序,生产序再反作用于人和自然;关于它的认识、实践则随历史进程而展开.

  • 《学术论坛》荣膺2004年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据刚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报告,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学术论坛》(双月刊)在2004年版“核心期刊”评选中,双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殊荣。

  • 本刊声明

  • 本刊声明

  • 本刊声明

  • 简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之所以说自觉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其主要根据是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与"天人合一"中的整体理念、和谐理念、生态理念有着内在的契合关系.把自觉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理解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人们实践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协调性"的方法原则,"整体性"的价值坐标,"全面性"的实...

  • 量子力学对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影响

    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基于客体独立自在为前提,以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必然性和统一性为目标,决定论是它的典型形式.量子力学中客体与主体相互缠绕,微观粒子客观实在依赖于主体的观测方式,对此片面的理解导致了相对主义非决定论思维方式.汲取马克思实践论思维方式可以克服这两种思维方式的片面性.

  • 虚拟社会幻觉的终结——鲍德里亚《完美的罪行》解读

  • 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论语》理想人格新论

  • 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源始性地位

    价值资源的稀缺是我国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重大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有待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资源的开发与转化.家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依然是当前道德教育不可替代的源始性价值始点,它是解决当前道德教育难题的切入点.宗教是西方文化的价值原点,但绝非中国文化和道德教育发展的价值源泉.

  • 家训文化与古代意识形态建设及有益启示

    儒家思想居于古代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成为深入人心的固定观念,与其自身的平民色彩和家训文化在家庭中的阐扬有直接的关系.儒家思想通过家训文化在民间的渗透,对家庭成员的人格塑造和为传统社会的思想控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典型模式.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都有启发意义.

  • 魏晋至隋唐道教伦理分歧例谈

  •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跨越式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

    "跨越式社会主义"是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跨越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成功地解决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一探索历程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质,也以新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科学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新贡献,是对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升华,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拓展,是对国际共运实践的新发展.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的思考

    在反腐败过程中,教育、制度、监督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建立、完善惩治与预防腐败的体系,必须正确把握三者的辩证关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 制度正义之逻辑建构

    制度正义是制度的正义性与制度化的正义的统一,因此制度正义不是制度原理与正义理论的直接结合,而是从制度特性-制度伦理-正义原则以及内在关系的融合上进行逻辑建构的.

  • 亚当·斯密制度伦理思想初探

    亚当·斯密制度伦理思想主要有:制度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制度产生的目的在于防止伤害;制度应是有效率的;制度的首要价值是正义,个人拥有平等自由的权利,自由优于平等;但是,有效率的市场制度可能产生极大的不平等,社会应对弱势群体给予同情.亚当·斯密的制度伦理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下的公正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

  •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问题研究述评

    自载体被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问题的研究就受到理论界的关注.概括总结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情况,并对研究特点作出评析和对研究发展作进一步的探讨,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时代感,有利于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进程.

  • 中国早期近代化的超前思考——论郭嵩焘学习西方的“本末”观

    郭嵩焘是清代封建士大夫阶层中首先转向西方寻找真理并开始探索近代化道路的先行者之一.他的独具特色的向西方学习的'本末'观,不仅超越了前人,而且远远超出了同时代其他洋务派人物的思想水平,成为中国近代化的思想先导.他的思想表达了他深层的爱国情怀与追求真理的巨大勇气.

  • 试论公共危机治理中多元参与主体的博弈及制度选择

    民主潮流势不可挡和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实发事件增多是当今社会的两大特征,为了尽可能减少由实发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必须确立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多元参与主体的合作博弈制度.

  •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运作机制的构建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五种执政能力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任务新课题.五种执政能力作为理论上的创新和制度上的要求,需要全党的共同努力,尤为关键的是,执政党必须夯实执政能力的体制基础,即构建执政能力的评估机制、培育机制、弥补机制和监督机制,为党的执政能力提升提供机制保障.

  • 政府角色定位和制度供给的竞争

    有关政府和经济的关系既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浪潮中,政府在这一关系中作出合理的角色定位显得更为重要,这在市场经济当中尤具有重要的意义.

  • 论行政管理体制与居民收入分配

    不合理收入和非法收入是导致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也是人们最不能容允的.然而,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不合理收入和非法收入的大量滋生,恶化了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不利于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为此,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高效、服务和廉洁型政府,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

  •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苏联等共产党丧失政权的事实表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人心向背始终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最根本性因素.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为核心,必须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效机制.

  • 社区党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新基点

    随着政经社一体化的社会结构逐步解体,社区取代传统单位在社会整合中起更重要作用,使党保持执政合法性面临诸多挑战.党必须将基层组织生长、活动的主要空间逐渐从单位转向社区,加强社区党建.推进社区自治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党要以实现推进社区自治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良性互动、双赢为目标,推动社区党建的健康发展.

  • 准物权与用益物权的区别及其立法模式选择

    准物权与用益物权存在较大的区别.准物权由行政许可而取得,其客体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准物权上负有较多的公法上的义务,一般不能自由转让,准物权的行使一般不以对物的占有为必要;而用益物权由所有权权能分离所得,其客体为确定的不动产,同时用益物权上无太多的公法上的义务,可依法自由转让,用益物权的行使以对物的占有为必要.准物权的物权效力不同...

  • 高等学校的权力与权利的界限校园“禁吻令”之法律醒思

    不断发生的校园'禁吻令'现象昭示了校园领域新的法治问题.文章通过透视校园'禁吻令'事件之法律性质,剖析和解构高等学校之法律权限,明确提出校园法治若干问题:依法治校,明晰法律与道德的分野;教书育人,积极的教育引导与消极的规范强制结合;程序正当,尊重和保障学生之合法权益.

  • 社会失范视域下:近代早期英国法治秩序形成的历史透视

    近代早期,英国伴随自然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过渡和社会结构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的转型,新旧社会价值构成、制度规范难免处于冲突和碰撞之中,社会曾一度出现失范.即,近代早期英国伴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社会价值构成上的个体本位,而社会秩序却依然是维护自然经济社会群体本位的伦理宗法秩序,这显然已不能适应货币经济社会中个体自由...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