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学术论坛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0.6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学术论坛杂志

主管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78
  • 国际刊号:1004-4434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530022
  • 国内刊号:45-1002/C
  • 邮发代号:48-35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广西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政治学研究
  • 行政学研究
  • 哲学研究
  • 法学研究
  • 经济学研究
  • 文艺学研究
  • 历史学研究
  • 行政学研究
  • 从历史性思维透视马克思哲学

    不是什么其他的东西,而是马克思在对历史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历史性思维,才帮助马克思哲学实现了新本体论打造、认识论变革,从而指示出马克思哲学作为现代哲学的时代精神。

  • 更正

  • 马克思分析现代社会转型的逻辑框架

    马克思对现代社会转型的分析,既沿着社会历史结构→人和社会关系的路径对其进行了结构性的分析,又从人→社会历史结构→人的路径对其进行了主体性的分析,并且将这两种分析统一起来,使现代社会转型在科学界定的基础上荻得了符合人性与人类本质的诠释。从马克思对现代社会转型的分析框架出发,当代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基本内涵和根本任务是:在...

  • 论行动的、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行动的、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发展史上一个古老的难题。之所以难,就难在人们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结构。因此,只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结构,以及它们在其中的结构位置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难题就可迎刃而解。

  • 科技思想研究

    作为军队的重要领导人和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他对科学技术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对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进行了长期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基本思想,如科技价值思想、科技人才思想、科技强军思想、科技交流与合作思想等。它对丰富思想,指导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三民”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当今时代特征的变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角度回应了这一时代呼唤,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论先秦儒家死亡价值观的内在理路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既是儒家死亡观中的一种特殊死亡方式,又是儒家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一种生死抉择。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规定了儒家由生观死的内在理路,因此要讨论先秦儒家的死亡价值观,必须从儒家的人生价值理论谈起。社会秩序是儒家人生价值的出发点;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人生价值观的内涵;修、齐、治、平是儒家实现人生价值的...

  • 论现代新儒学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意义

    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既具有思想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其一,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现代新儒学的理论特质;其二,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也有利于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其三,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还有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

  • 论印光净土思想所蕴涵的终极关怀意识

    依据终极关怀的三个特征与宗教的四项必要因素,可以更好地诠释与评价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印光思想中的佛法核心问题,是堪破生死进而了生死的问题;要又是通过弥陀净土的信仰路径,化解死亡的焦虑,实现生命的安顿,通过落实道德关怀、生态关怀和临终关怀等具体的世俗关怀,最终落实终极关怀。印光强调弥陀净土的普适性,延续的正是净土宗在中...

  • 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

    传统经济学奠定了对消费的最初界定,即消费即是对使用价值的消费。然而,消费不只是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只有离开使用价值消费的经济学视角才能深入到消费的本质,消费文化就是对使用价值消费的背离,但这种背离在消费主义流行的时代则走到了一个极端,又带来某种后现代的弊端。文章以此为线索,厘清了消费、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关系...

  • 知觉研究与美学的创立

    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争辩使知觉研究进入唯理主义的理性视野,对知觉重要性的认识使鲍姆加登以“知觉的科学”的名义倡导创立美学学科,但作为“知觉的科学”,美学并不将其对象指认为一般的知觉,而是指认为诗、艺术和美。经验主义哲学家夏夫兹伯里虽然没有提出“美学”之名,但他对艺术(美)的特征的强调和对艺术知觉的重视促使了美感与道德...

  • 简论的和谐思想

    提倡并不断发展丰富的和谐思想,是其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其发端于抗击“非典”时期,正式提出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成熟于“2·19”讲话,完备于“和谐世界”、“和谐地区”思想。文章认为,和谐思想发展脉络清晰、内容丰富、结构宏大、逻辑严整,是贯穿其治国理政实践的一条红线,已经并将继续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 现代政治文明:价值旨归与模式趋向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政治文明也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传统到现代的演进历程。如果以17世纪“光荣革命”后宪政制度在英国开始确立为发端的话,现代政治文明已经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个过程是现代政治文明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总的来看,以宪政民主为核心的现代政治文明具有主权在民、依法治国、开放秩序、权利本位...

  • 论行政人格转型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在人类历史上,行政人格有过两次重大转型。行政人格转型在行政系统要素变化中体现出先在性,是公共性逐渐实现的过程,也是行政人格逐渐健全的过程。在转型过程中,行政权力性质的改变、行政文化的发展、治理模式的变化,都是影响行政人格转型的关键因素。

  • 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意识形态作为反映社会存在的价值体系和世界观,具有导向、辩护、动员、整合等功能。在新形势下,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试论中国共产党体制内外执政资源及其整合

    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对执政资源的开发和完善,逐渐累积了较为丰富的执政资源,为建立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执政能力,长期执政下去,就必须整合体制内外党的执政资源,从而加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公民权利正当性的政治学分析

    公民权利问题是法学、政治学等学科普遍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文章主要从公民权利的概念分析入手,从政治学的视角即政治合法性、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三方面来论证公民权利的正当性。文章认为,公民权利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资源;公民权利是政治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客观要求也是其动力;公民权利是政治稳定的内在要求。

  • 公共政策要义缕析

    公共政策是现代任何一个国家在面对一系列公共问题时所采取的战略性方略。公共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不仅关系到政策本身的生命力,而且也关系到政权社会治理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自从20世纪80年代公共政策被引入我国以来,政策研究虽有所发展,但仍然是一个尚未成熟亟须开拓的一个领域。对此,文章在审视和探讨当代政策理论的学术前沿和发...

  •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探讨

    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关键环节——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指标体系正在探讨之中。文章在借鉴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六项原则,结合我国实际,把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和“4E”贯穿于审计指标体系之中,初步探讨设计了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从多方面反映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和提...

  • 废除农业税的政治影响分析

    废除农业税将对中国政治产生各方面的影响,包括:农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及增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等。

  • 区域货币与世界货币:人民币前景判断与抉择分析

    文章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发展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成为亚洲货币或世界货币的可能性。认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是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进行的一种有利于中国的配置。由于多元世界货币的竞争态势决定了人民币在发展成为世界货币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因而,规避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永久性地稳定人民币的币值,提升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

  • 区域集团竞争与区域经济合作

    近年来,国际区域经济合作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并使国家竞争向区域集团竞争发展。区域集团竞争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使区域合作更加复杂多变,它是推动当前全球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的重要深层次因素。我国要重视区域集团竞争,从区域经济集团竞争的战略高度,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 城市人文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已经不能单单是一个分力或几个分力的单独作用,而必须依靠分力之间的协同。文化力与劳动力是城市竞争力的两个重要分力。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和谐理念,交融城市文化力与劳动力,选取“人”与“文”二者的中间因素——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城市人文环境,揭示出城市文化与城市劳动力的和谐发展对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并在居民受教...

  • 广西钦防北地区经济增长极发展战略研究

    文章在研究钦防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区域增长极战略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提出了增长极战略的圈层结构模型,即将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到一个开放式的区域中;并对该地区增长极战略定位以及以物流业、石油化工业和海洋产业等为主的增长极的选择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内涵及构成,解释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并检查它的结果,旨在对这一制度做更深层次的探讨,分析它存在的缺陷,以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

  • 知识密集型企业智力资本研究

    通过知识密集型企业智力资本和经营者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分析,文章提出了知识密集型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的新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假设,然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企业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

  • 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科学合理地配置公司法人机关之间的职权是公司治理理论中的一个永恒课题。文章从公司治理概念展开,揭示了依西方政治上“三权分立”学说构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现实缺陷,指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前提是确立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制度。同时,着力强调要体现公司法人机关各利益群体间的制衡关系.以充分完善我国...

  • 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

    农村贫困问题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出现新变化,农业的弱质性、市场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加大政府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调整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取向,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其供给体系,是我国新阶段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问题是农民权利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本质是权利问题,使农民成为自主、自立、平等的权利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价值追求和根本途径。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是否能够把新农村建设好,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大问题。文章结合现实状况,分析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同时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主要保障措施。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