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学术论坛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0.6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学术论坛杂志

主管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78
  • 国际刊号:1004-4434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530022
  • 国内刊号:45-1002/C
  • 邮发代号:48-35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广西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政治学研究
  • 行政学研究
  • 哲学研究
  • 法学研究
  • 经济学研究
  • 文艺学研究
  • 历史学研究
  • 行政学研究
  • 走向快乐、自由、诗意的人生——中西传统生死观比较及其启示

    生死观是人们关于生死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价值观最内在、最深层的东西,也是伦理研究、哲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对于生死,中、西方既有相同的关照,也有不同的解答。文章在对中西传统生死观进行伦理审视和阐释的基础上,对其异同进行了揭示和梳理。并试图为我们确立一种与当代文明相适应的、合乎人性发展的新的生死...

  • 德音之谓乐“解”——以先秦儒学为视野

    在儒学的视野中,乐不同于一般的声、音,乃有德之音。乐的精神内核在于“生生”之“和”,其基础在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其完美的和谐在“无声之乐”的境界中才能得以真正实现。然而,“无声之乐”并非心灵的虚无飘渺的念想与妄测。因此,并不是虚无的彼岸图景,而是实存于人的日常生活的道德实践的生命历程之中。通过个体生命的道德实践,...

  • 判决性实验的历史追源

    自迪昂对判决性实验提出质疑,经由蒯因的进一步加强,“迪昂一蒯因论点”便成为了判决性实验唯一不变的问题症结。其实,判决性实验有其更深远的概念渊源和更细致的历史态度。文章在考证基础上。力图还原判决性实验的概念渊源和历史态度。

  • 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永葆时代精神精华本色的必然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有机统一是思想基础,全球向度和中国向度的坐标融合是客观依据,全球问题和中国问题的共同阐发是重要课题。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持久互动是实现途径。

  • 关于文化宽容视角下对多民族地区民族和谐共存与发展的探究

    在多民族地区,因民族文化的差异引起民族矛盾和冲突客观存在,文章从文化宽容的新视角探索民族地区各民族和谐共存的思想文化基础,分析了文化宽容对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并从多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共存与发展、族群交往的心理取向差异以及族群利益的分化整合等方面阐述了文化宽容对构建多民族地区民族和谐共存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 精神共同体及其形成路径探析

    建设美好精神家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精神共同体作为真正的人的最高形式的共同体,是满足人的精神情感需要的最基本方式,也是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的具体形式。因此。从学术上对精神共同体类型、特点、价值及其形成规律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分析,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在幸福体验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以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思维,处于发展变化状态的大学生为对象的工作,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首要问题是研究大学生在怎样的状态下可以更为主动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它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前提。

  • 论三种主体及其区分

    在我国现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没有正确区分“人民”、“人类”和“个人”这三种主体。突出的表现是用“人民”和“人类”否定“个人”。如何协调马克思“人民主体论”、“人类主体论”和“个人主体论”三者的关系?关键是明确各自的理论针对性或“理论分工”。三者之间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否定,它们都具有...

  • 从“灌输”到“服务”——“农事村办”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生命线。在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等挑战。广西区党委重点推广实施的“农事村办”工作,通过完善服务网络、明确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摒弃“施加论”、“灌输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拓展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需求”内涵和“服务”外延,创新了农...

  • 奥康纳的环境正义思想探析

    奥康纳立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域,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侵害环境正义的根本因素,提出环境正义实现的路径在于从“分配性正义”到“生产性正义”的转换。奥康纳对环境正义及其相关问题所作的分析,对于当前环境正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 困惑与尝试:西方官僚制的宪政反思

    官僚制在宪政的视野中是很凝重的一笔,作为一种国家权力,应始终服从宪政目标。但在西方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由于历史的原因,行政改革实践的误区,多元社会网络力量的断层以及政府与公民的沟通的缺失,官僚制曾出现宪政缺位与偏离,权力的扩张等宪政困惑,一系列的行政实践改革在积极寻求宪政的反思,新公共服务理论超越了官僚制工具理性的羁绊...

  • 身体的四种质态及其意义分析

    从身体在社会结构中历史变化的逻辑来看,呈现出“自然一生产一消费一媒介”这四种质态。自然质态身体是有血有肉的自在之物,凸显本体的生命意义;生产质态身体对社会具有实质的贡献,但其有用性却受权力政治的规训而沦为工具性;消费质态身体具有物质享受性和关的炫耀性之双重欲望,但有可能带来身体的分裂;媒介质态身体被美丽、被祛魅、被解...

  • 从“去单位化”到“去社区化”——城市基层社会再整合的“结”与“解”

    解开转型时期城市基层社会整合和秩序建构的“结”,应该跳出“社区”,从社区居委会之外寻求答案。作为制度文本中的“自治组织”和制度实践中的“政府末梢”,社区居委会在承接城市基层再整合功能的过程中显得“有心无力”与“力不从心”。商品住宅区业主们经由“组织化”和“运动化”的维权实践。实现了从“自在小区”到“自为小区”的转变。...

  • 经济社会关系研究范式中的二元知识形态及特征

    经济社会关系分析的形式主义和实质主义范式中,蕴含着两种主要的知识形态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普遍性强调共性、同质性、确定性和科学性,认为人类的经济社会关系中存在着普遍的、超越时空限制的行为模式;特殊性意味着差异性、异质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认为任何经济社会关系都是发生于特定的历史语境、社会形态和象征理性中的现象。这种...

  • 社会建构论视野下的传统社会问题研究

    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构论具有丰富的本质意涵。社会建构论对传统社会问题研究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认为社会问题是社会建构的过程和结果。社会建构论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弥补了传统社会问题研究取向上的不足,并着重关注社会对社会问题的建构过程。

  • 水资源安全预警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水资源是一种既具有经济价值又具有生态环境价值的极为宝贵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水资源安全预警法律制度建设是水资源安全预警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涉及水资源安全顸警监测评估体制、水资源安全预警管理体制、水资源安全预警法律体系等几方面内容。

  •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及其完善

    当下,生态环境犯罪严重破坏了社会及生态和谐,作为规制生态环境犯罪的最后法律保障。刑法制度仍有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完善刑法,如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增设危险犯,扩大财产刑的适用等,注重刑法与其他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协调性,以适应现实需要。

  • 经济法调整方法新论

    经济法的调整方法是指经济法在调整国家经济调节关系时所采取的行为规范方式和法律后果形式。它具有“经济性”、“矫正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对经济法律关系的一方只规定权利而对另一方只规定义务、惩罚性赔偿责任、缺陷产品召回责任是三种典型的经济法调整方法。

  • 论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显著标志、根本保障和重点工程,它贯穿于政治制度、政治意识、政治行为过程之中,直接体现着政治制度文明、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的发展水平,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 中国崛起背景下商事立法模式研究

    中国崛起的过程就是以商法为基础的法律规则体系不断调整、更新和完善的过程。现代中国商事立法体制依旧沿着民商舍一轨道,以《民法通则》和正在起草中的《民法典》为基本法,以商事单行立法为特别法的形式蔓生着。此种商事立法模式发展有两大动因:一是国际上商事单行立法风潮;二是中国民法法典化运动。中国崛起背景下,商事立法模式面临挑战...

  • 论教育督导体制的法制化建设

    文章从我国教育督导法制的历史沿革中把握我国教育督导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从中可以看出.依法监督将成为必然趋势。借鉴了英、关教育督导法制建设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教育督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教育督导法制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 美国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制度的立法原因及基本理论思想研究

    美国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制度的立法形成深受着美国邦联体制、人文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探究其立法原因及基本理论思想为研究美国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制度的关键所在,具体为:立法体例的形成、适用人身强制措施、制度既“扩大”又“限制”、制度采取当事人主义和法院职权参与主义相结合的原因与理论思想等。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文章考察了2003~2009年间中国2S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变截距模型、Hausman检验、广义最小二乘等方法对影响中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外出口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技术能力对中...

  • 城乡关系视域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对农村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农民的富裕程度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城市是现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农村建设可视为城市文明向农村扩展过程。以城市为中心,新农村建设主要呈现三种模式:近郊农村城市化,融入城市;远郊农村城镇化,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形成新型小城市;偏僻的山区福利主义生态化,以现代技术实现人与自然的...

  • 我国省级行政区财政支出结构对应分析

    选取2008年度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包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政府运转支出、公益事业支出、基础建设支出和调节分配支出四个方面的财政支出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利用SPSS16.0中的Core—spondenceAnalysis功能进行对应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之间财政支出结构呈同质化的刚性特征,这与政府类型多样、发展阶段各异的现实情景不符...

  •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镇银行作为我国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功能,已成为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发展中还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方面,需要从明确自身“服务三农”的定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支农配套体系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来推进我国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 控股股东侵占治理与监管机制的实证研究

    自199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30多年的改革开放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跨越式、和谐、科学的发展。最新研究认为:特别对待公司制度得到实施的可能性越高,小股东保护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可能会演变为加剧控股股东为谋求私人利益的“侵占之手”行为。文章通过对控股股东侵占与公司治理制度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达...

  • 中期审计能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吗

    中期审计鉴证的效果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文章采用沪深上市公司2003-2008年的季度财务数据。检验了中期审计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期审计后公司第二和第四季度操控性应计反而更高.并从不同方面对此结果进行了解释。

  • 桂林宛田瑶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文章对桂林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以桂林宛田瑶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为例,提出了宛田瑶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和采用原地自然型开发模式,将旅游项目策划定位为“寨-漂-谷-五瀑布”共8个功能区的开发思路;提供了桂林宛田瑶族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交通示意图和精品旅游线路.为进一步开发桂林宛田旅游产业奠定理论基础。

  • 发展视域下的我国文化产业基础及其路径选择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各国的产业禀赋不同,选择的发展路径不同。在全球性产业竞争背景下。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不能机械模仿别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应当认识到,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具有独特资源基础和市场优势。文章基于发展视域,尝试分析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禀赋条件,探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