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岩性油气藏储层非均质性成因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榆林—米脂地区盒8段为例

陈安清 陈洪德 林良彪 侯中健 向芳 徐胜林 王峻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年第03期

摘要: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影响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榆林-米脂地区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叠加样式与砂体成因、储层物性特征和成岩相组合特征,识别出3种类型的基准面旋回叠加样式,不同位置和不同沉积体系中发育不同的基准面旋回叠加样式;主要分为压实、压实-胶结和胶结-溶蚀3种成岩相组合;建立了物性向上变化不大、物性向上变差、物性向上变好、物性向上变差后复变好、物性向上变好后复变差和物性变化复杂6种储层非均质性成因模式。基准面旋回变化和成岩作用是岩性油气藏非均质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在中期基准面旋回早期,充填在层序界面之上的进积-加积型的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以发育物性向上变化不大、物性向上变差和物性向上变差后复变好3种成因的非均质性储层为主,非均质性相对较弱,为最有利的储层发育相带;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成因模式基准面旋回成岩相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四川成都61005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期刊

¥400.00

关注 26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