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2.7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 创刊时间:1994
  • 国际刊号:1009-960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257015
  • 国内刊号:37-1359/TE
  • 全年订价:¥ 400.00
  • 发行地区:山东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油气地质
  • 油气采收率
  • 综合信息
  • 轮古油田奥陶系潜山洞穴型储层发育特征及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塔里木盆地轮古油田奥陶系油藏属于典型的非均质碳酸盐岩潜山油藏。采用补偿厚度印模法和残留厚度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将轮古油田二级古地貌自西向东划分为岩溶缓坡、岩溶台地、岩溶高地、峰丛谷地和岩溶盆地共5种类型。研究区奥陶系岩溶储层以洞穴型储层为主,可细分为山高洞大型和暗河连通型2种;目前已勘探开发的洞穴型储层主要发育于奥陶系潜...

  • 中扬子长阳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

    中扬子湘鄂西褶皱带是湖北省页岩气勘探的首要目标区,但其页岩气勘探程度很低,尤其是寒武系及前寒武系。在寒武纪—早奥陶世,长阳地区发生广泛、快速海侵,在深水陆棚沉积背景下发育一套广泛而稳定、以黑色泥页岩和钙质页岩为主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层系。野外露头、镜下薄片观察及地层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牛蹄塘组按照岩性可分为...

  •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渤海段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差异成藏的关系

    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对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渤海段(简称沙北走滑带)的断裂几何学及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结合钻井资料,明确了沙北走滑带各区段在构造特征上的差异性,揭示其对油气差异性成藏的控制作用。根据构造特征的不同,沙北走滑带由西至东明显分为3段,西段表现为一条走向由北东向转为北西向并逐渐收敛相交的弧...

  • 利用地层压力系数分析黄河口凹陷中央隆起带新近系油气输导体系

    油气输导体系沟通烃源岩和圈闭,在油气成藏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以黄河口凹陷中央隆起带新近系为研究目的层,基于层序地层发育特征,分析研究区4个油田的实测地层压力系数,进而探讨不同地层压力系数条件下的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地层压力条件下黄河口凹陷中央隆起带新近系发育低地层压力系数—高渗透性储层油气输导体系、高地层...

  • 基于无机二氧化碳成藏期探讨博兴断层启闭性——兼论断层活动性与启闭性的关系

    博兴断层是东营凹陷博兴洼陷与南坡西段的分界断层。紧邻博兴断层下降盘钻遇一系列未见油气显示或见厚层油气显示但试油出水的探井,而上升盘目前仅发现金家稠油油田,表明博兴断层在油气成藏后曾发生构造活动,破坏了古油藏,随后在部分圈闭中形成二氧化碳聚集成藏。为探讨博兴断层的启闭性及其对古油藏的控制作用,以博兴断层上升盘高95、樊54...

  • 柴东地区早中侏罗世沉积充填与分布规律

    针对柴东地区中、下侏罗统残余地层分布复杂、原始沉积分布认识不一等问题,充分利用侏罗系野外露头勘查、钻井(孔)、地震等成果资料,通过露头引层、钻井(孔)标定地震以及地震相、低速异常识别等技术手段,明确研究区中、下侏罗统残余地层分布规律;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实测、岩心描述,系统研究早、中侏罗世地层沉积特征和充填演化规律,结合...

  • 惠民凹陷商847块湖相深水浊积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主控因素

    惠民凹陷商847块沙三段上亚段发育典型的深水浊积岩,且垂向变化复杂,非均质性强,其演化规律及主控因素尚不明确。为此,综合运用岩心、铸体薄片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该区深水浊积岩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商847块深水浊积岩总体上以极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分选中等、磨圆次棱角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

  •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分析——以彩南油田彩9井区三工河组为例

    彩南油田彩9井区三工河组由于多年注水开采,油水关系十分复杂,如何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区目前开发阶段井网调整的关键是明确储层的叠置关系,即目的层三工河组二段2和3小层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单元分布特征。为此,首先分析彩9井区目的层沉积微相的岩电特征,建立沉积微相的单井识别标志,为进一步的井间精细对比...

  • 特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研究及应用

    胜利油区特低渗透油藏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储量丰度低、孔喉细小,开发中存在单井液量低、有效驱替难、技术经济井距难以确定等问题,为此,从微观和宏观上研究了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深化了特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机理,建立了有效渗流能力评价方法,发展完善了提高薄互层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和相控地应力预测技术,形成了以储层...

  •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页岩气藏气体滑脱效应分析

    页岩气藏纳米尺度孔隙发育,气体渗流规律受滑脱效应影响显著。当气体在纳米孔隙中渗流时,基于连续介质建立的常规渗流模型已不能准确模拟页岩气微观渗流特征。为了达到提高页岩气藏产能预测精度、指导压裂施工设计的目的,必须准确分析页岩气藏气体滑脱效应。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建立页岩气渗流模型,确定反弹—镜面组合边界条件,对页岩...

  • 页岩挥发油井生产分析方法

    生产数据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页岩油气井,该方法可通过分析生产动态数据,反演求取储层渗透率及裂缝半长等参数,但仅适用于存在一种相态的页岩干气井或页岩油井,应用于在储层及地面均有油气两相产出的页岩挥发油井则存在局限性。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不同气油比对特征曲线和解释参数的影响,并提出利用产量折算法进行修正。研究表明:对于...

  • 华北宝力格油田水处理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在华北宝力格油田水处理系统的三相分离器与反应池之间加入激活剂,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三相分离器、反应池、过滤器和喂水泵4个水处理节点水样中微生物(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分析不同水处理节点水样中驱油功能菌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各水处理节点水样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三相分离器、反应池、过滤器和喂...

  • 新型超分子压裂液的流变性能研究及应用

    由于常规清洁压裂液中表面活性剂加量大、成本高且耐温性能差,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根据超分子化学原理,利用疏水聚合物与新型表面活性剂研发了一种新型超分子结构的清洁压裂液,该压裂液中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用量少、成本低、耐温性能提高。对新型超分子压裂液配方进行优化,确定新型超分子压裂液由质量分数为0.2%的疏水聚合物PX-A和0.5%粘弹性...

  • 渤海油区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注采参数优化模型

    渤海油区稠油资源丰富,已动用的稠油油藏以常规注水开发为主,采收率偏低,如何经济有效地开采这些稠油资源对渤海油区持续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渤海油区典型稠油油藏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手段,优化不同地层原油粘度、油藏厚度、渗透率以及不同水体倍数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的最优产液速度、焖井时间及注汽强度等关键注采参数。结果...

  • 基于岩相约束的砂岩油藏渗透率表征新方法

    渗透率是油藏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参数。常规获取渗透率的方法通常是首先根据电性测井解释得到孔隙度,然后根据室内岩心实验获得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建立岩石物性解释模型,进而求取渗透率。分析渤海Y油田300多块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室内实验数据发现,利用统一的孔、渗回归关系无法准确确定多层砂岩油藏的渗透率,表现为测井解释的渗透率...

  • 倾斜储层压力拱比计算方法

    压力拱效应影响储层应力、有效应力的计算,而有效应力又影响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分析结果。通常用压力拱比来表征压力拱效应的强弱,而常规压力拱比计算模型未考虑地层倾角和方位角的影响。以复合材料细观力学中的夹杂理论为基础,建立倾斜储层压力拱比计算模型,利用张量运算法则进行求解,分析地层倾角、方位角、泊松比和岩石固结系数...

  •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传输运移和深部液流转向能力——以大庆萨北油田储层为例

    近年来,大庆油区采用弱碱三元复合体系替代强碱三元复合体系,不仅克服了采油系统结垢问题,而且采收率增幅有所提高。与强碱三元复合体系相比,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研究起步较晚,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攻关的技术难题。为此,以物理化学、高分子材料学和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以仪器检测、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技术为手段,以大庆萨北油田油藏储层和流...

  •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底水对后续注水注气开发的影响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开发后,通常存在较强底水能量。底水在后续开发中持续影响剩余油驱出,充分认识较强底水对后续注水注气开发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利用可视化物理模型进行水驱、气驱模拟实验,直观展示强底水与后续注入水、注入气的相互作用,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较强底水对后续剩余油开发有促进作用;底水和注...

  • 复杂缝网导流能力实验研究

    缝网导流能力是影响致密油气藏储层改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新型导流室,通过室内导流能力实验研究闭合压力、铺砂浓度、砂堤高度、支撑剂及缝网结构等因素对缝网导流能力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各参数对缝网导流能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闭合压力的增大,缝网导流能力先缓慢降低后大幅降低,最终下降趋势平缓;随着铺砂浓度和砂...

  • 基于分形方法的水力压裂分支裂缝分布模拟

    对水力压裂裂缝分布位置的准确描述是进行压裂设计及压裂效果评价的重要前提,而在人工裂缝分支的描述方面,尚未开展有关裂缝位置和形态等描述研究。运用分形L-系统建立树枝模型,建立岩石天然薄弱面分布规律的平面模拟描述方法。应用分形相似原理,将天然薄弱面分级,得出各级天然薄弱面剪切、张开判别条件和天然薄弱面起裂后裂缝内压裂液压降...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