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艺术教育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艺术教育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 创刊时间:1979
  • 国际刊号:1002-8900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13
  • 国内刊号:11-1188/J
  • 邮发代号:82-109
  • 全年订价:¥ 5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专家论坛_艺术与经济:艺术经济学之建构发展
  • 问学
  • 艺术学理论
  • 音乐与舞蹈学
  • 戏剧与影视学
  • 美术学
  • 设计学
  • 审美与教育
  • 艺术广角
  • 艺苑长廊
  • 艺术管理:在专业化的建设中

    严格地说,“艺术管理”尚不能称为一个完整且规范的专业,不仅因为其专业名称尚不统一,专业属性尚不明确,单就其“合法身份”而言,至今还没有在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里取得一席之地.而只能是在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以及诸如美术学、音乐学、影视学等艺术理论类本科专业中以一个方向的形式存在。但这似乎并不影响艺术管理专业的建设...

  • 解读水墨——水墨画美学精神浅释

    先秦诸子的典籍是中国美学的渊源,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是对中国绘画传统影响深远的主要脉络。虽然《周易》《诗经》《楚辞》的影响亦不可忽视,然而先秦思想家的理论在历时两千年的中国绘画传统中的奠基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先秦美学之影响始终贯穿其中,而又以老庄的影响为甚。

  • 线条笔法的主体创造性

    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根基。其作为造型的重要表现语汇,它的特色是使中国绘画的表现,超出了表现对象的本息,达到对主体思想、情感的创造性抒发:具有独特的抽象性意味,我们称之为写意性,物为我用,是造型艺术境界与笔法本体审美价值的载体,画家所运用的某种笔法形式,决定着由这种笔法引发的某种必然的结构形态的”势”与“意”的生生...

  • 关于中国摄影史研究

    摄影史是一门人文学科,目前这门学科的建立在我国摄影教育领域处于初级水平。摄影史是对摄影术传入中国及以后时期的摄影家、摄影事件、照相材料进一步使用及发展特征等诸方面的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摄影艺术领域的新学科。它不仅是艺术史领域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自然科技史边缘学学科,中国摄影史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 艺术的张鹏和张鹏的艺术——访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张鹏教授

    南太平洋宽阔的平原,青灰色的连绵起伏的山脉,雨后天空色调灰暗的乌云,色彩过渡优美的彩虹,具有线条感和透视感的尖顶建筑伫立在淡绿色的草坪上……

  • 重构女红文化教育的思考

    作为“文化物种”的女红文化,是我们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发展和重构女红文化的人文价值,使之适应社会的变革,并成功转型为新文化观念下的女性文化素质教育,成为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如何摆脱女红文化在现时代中难以为继的严峻状况,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近年来在该领域的调研及艺术实践和思考,从而证...

  • 与空间对视——浅议公共空间的文化性

    对于空间,老子曾经把它分为“有”和“无”。所谓的“有”,是指周围的墙体部分。所谓的“无”,是指墙体围合的部分。也就是说,人在“无”中活动。这也许是人类最早对于空间的表述了。老子的这种“有”和“无”,和他的“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理想是一致的。这种思想并不是一味消极退避。实际上,它体现了万物之间的一种微妙的辩证关系。

  • “齐纨鲁缟,冠带衣履天下”——浅议鲁锦的传承与文化属性

    鲁锦,是山东省鲁西南地区民间的土家织布。是该地区广大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又颖历史文化明珠。它织工复杂,图案精致古朴,融诸多儒家传统文化思想。虽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洗礼仍然神韵不衰,堪称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中的奇葩。1985年被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定名为“鲁西南民间织锦”,简称鲁锦。

  • 浅谈朝鲜族舞蹈的民俗意识

    朝鲜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长白山养育了朝鲜族儿女.赋予了朝鲜族儿女勤劳淳朴、含蓄真诚的性格。他们的民俗与情感充分地反映在朝鲜族的舞蹈意识中.并形成其独特而鲜明的个性。俗话说:“观其舞,知其德。”从朝鲜族舞蹈的民俗性格意识中,可以看出朝鲜族人民团结向上、不屈不挠的优良品质与特有的审美情趣等,实践证明,...

  • 让设计教学走进市场——对商品终端促销设计教学的探讨

    大学的设计教育应带给学生两方面的培养训练:“专业基础”与“专业设计”。“专业基础”是训练学生的表现技能(动手能力):“专业设计”是指导学生将设计与市场相结合,其中包括包装,广告,标志、Ⅳ等课程。在这个阶段中,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动脑能力),其实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思维引导更重要。设计教学从理论上讲...

  • 文化仿生——仿生设计的新领域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缔造了今天人类灿烂的文化。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如何将这灿烂的文化传承与发扬,是当代设计师的应尽职责和历史使命。

  • 汽车造型中的仿生设计

    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带给人们高负荷的工作生活状态,诸如高速率的都市生活,大强度的工作容量,此类情况下,富有亲切感,温存感的仿生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融合大自然气息的产品成为生活的需求。

  • 品牌文化与媒体传播功能的整合效应——苏州相城国际服装城环境雕塑创作有感

    雕塑作品在公共空间中的功能作用和它的内在文化演进理念相结合。以雕塑作品再现品牌文化的思想性和商业功能性的表现形式,寻找出理想的结合点使得结合商业品牌的传媒特性通过雕塑作品能够自然地融入到公共环境之中去。努力地体现品牌文化理念。价值取向和媒介传播平台。以雕塑作品作为媒介,建立一个综合的品牌文化博览载体和受传者及环境互动...

  • 马格里特与设计之缘

    西方美术史让我们知道,超现实主义运动在绘画领域产生了惊人的成果,从超现实主义运动中走出了几位杰出的现代画家,如恩斯特(Max Ernst.1881-1976),达利(Salvado Dall.1904-1989),米罗(Joan Miro.1893-1983)等.马格里特(Rene Magritte,1898-1967)是其中的一个。

  • 论影视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优势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合理地安排诸多有关艺术表现因素的问题,如形象、造型、动态、色彩、光影空间、运动等等。以往,谈到形式美的规律,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谈到对比与调和,多样与统一。然而,以何种方式来实施并达到艺术的整体性与丰富的视听效果,传达出艺术的独特的形式魅力及艺术内涵,这是我们一直以来...

  • 关于手绘效果图课程教学

    一、手绘效果图课程教学的现状 手绘效果图课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集绘画艺术与工程技术为一体,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用来表达艺术构思、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手绘效果图课程得到了设计院校的重视,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手绘效果图课程也面临着某些无法回避的困惑和问题。

  • 现代色彩构成课堂教学新尝试

    色彩构成是继写生等架上绘画训练之后又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认识色彩理论、掌握色彩形式法则的艺术设计专业独立的基础科目。它是探讨色彩物理,生理和心理特征,通过调整色彩关系(对比,调和,统一等)以获得良好色彩组合的学说,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构成体系之一。色彩构成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审美的判断能力和倡导创新的变革精神...

  • Lishtscape制作建筑室内漫游动画

    美的艺术要靠技术来实现,建筑室内漫游动画要想栩栩如生地表达生活,并使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传达美的思想.就需要室内设计人员,动画师、音响师以及其他人员紧密配合,给画面注入生命活力,展现艺术性与实用性,努力达到完美的效果。在实际制作中,Lightscape以其卓越的灯光、材质设计博得了大众的喜爱,用它制作室内漫游动画,更能发挥...

  • 童声训练中的误区及其克服方法

    一般而言,我们都把进入变声期之前的嗓音称为“童声”。童声合唱指挥家杨鸿年先生对童声还做了进一步的细分:“6岁之前是稚声期,6岁开始是童声初期,9、10岁开始是童声期,12岁以上是童声成熟期”,并认为,“应该把四五年级的学生当成重点培养的对象”。在我国,初中阶段包括初中阶段以前的声乐训练通常都可以归入童声训练的范围。

  • 跨文化艺术类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创建——中英合作摄影硕士研究生班的探索与实践

    中英摄影研究生教育硕士点,是由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与英国波顿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共同创建,2005年通过英国教育部门的评估而正式设立的。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摄影理论基础和工作技能、掌握摄影与传媒行业的国际规则、能够良好地对外交流与沟通,并完成国内外媒体拍摄、采编图像任务的国际新闻、纪实报道摄影师和高层次的摄影教育、研究人...

  • 论中等艺术教育中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改造

    在学习型的社会中,学习是终身的。无法分为教育阶段与工作阶段。学习在各种环境与机构中进行,学校只是学习的场所之一。学校教育必须把拓宽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后继发展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 让中国传统音乐进入普通高校的艺术素质课堂

    近年来,艺术素质课在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其中重要内容的音乐素质课程更是丰富多样,并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探索中取得很好的成果。但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精髓,一直以来都只被专业音乐院校安摊为必修内容,普通高校中很少设置该课程。文章从中国传统音乐对高校素质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方面论述了让传统音乐进入艺术素...

  • 有感于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五项全能”大赛——兼谈音乐教育中弊端凸显的反思

    知识的积累与音乐、技术、实践的相互渗透是培养音乐艺术教育人才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国家一流音乐专家对五项全能大赛中专家对选手所展示的艺术才能的精辟点评,引发了对音乐教育中凸显的弊端的反思。

  • 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培养

    一个人事业上能否成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至关重要。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已经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音乐教育,因为音乐教育对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对提高人们自身综合素质也有着不可替...

  •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与音乐教师教育的关系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本着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歌唱审美、音乐感觉审美,情感审美和愉悦审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操的培养,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素质,为基础音乐教育输送合格音乐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 高师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作为音乐教育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将在未来的素质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通过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高师学生的素质,是高师音乐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音乐感受能力、理解感悟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等几方面来探讨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 高师与非师音乐课程及教学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

    高等师范院校(简称高师)与高等非师范院校(简称非师)的音乐教学构成了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教学的主体。高等音乐院校是传承音乐文化、创造音乐艺术的圣地,也是培养音乐艺术人才的摇篮。

  • 关于地方高校音乐表演生四种能力培养的思考

    由于地方院校之间的发展差异很大,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院校,突显的问题是经济相对落后、师资不足、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严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生源素质相对较差。文章就如何对西部地方高校加强音乐表演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作了一些思考。

  • 浅谈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改革

    纵观当今中国的音乐教育,钢琴教育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同样作为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专业机构——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也逐渐从音乐学院专业钢琴教学的范畴中解脱出来。近些年来,国家对教育问题日益重视,提出了一系列以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改革方案。这使得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音乐学院与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上存在着很大...

  • 浅析钢琴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因材施教是指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如何贯彻这一教育原则,《辞海》又给予我们这样的指导“最根本的是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他们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以及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克服不从学生...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