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艺术教育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艺术教育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 创刊时间:1979
  • 国际刊号:1002-8900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13
  • 国内刊号:11-1188/J
  • 邮发代号:82-109
  • 全年订价:¥ 5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专家论坛_艺术与经济:艺术经济学之建构发展
  • 问学
  • 艺术学理论
  • 音乐与舞蹈学
  • 戏剧与影视学
  • 美术学
  • 设计学
  • 审美与教育
  • 艺术广角
  • 艺苑长廊
  • 艺术教育中国梦——艺术教育与创意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在"中国梦"被延伸到各行各业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来谈一谈艺术教育的中国梦。

  • “强国梦”与中国艺术教育

    艺术为人生存在,艺术教育因国家繁荣而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努力中,中国艺术教育当然要应和这种伟大的民族发展构想,在设计课程、调整专业和发展学科上,为培养艺术人才服务于我们的时代,做出努力。

  • 中国梦呼唤人的创造性思维

    有梦想才有目标,有机会才会奋斗。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核心是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要实现中国梦,"人"无疑是最关键要素。每一个人的奋斗,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中国梦最终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人梦汇聚而成的。因此,中国梦想成真,必须大力提高人民的创造性思维。

  • 坚持精英教育 普及戏剧教育——访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刘立滨

    中国的戏剧教育,从1907年在上海创办的通鉴学校开始至今,已有百年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系统的教学体系,尤其是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戏剧教育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不断巩固和壮大。大学的教育教学,本科无疑是重点,是培养人才的基石,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高等艺术教育,本科的教育教学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 实现中国电影强国梦 再创中国电影的传奇——访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会军

    近年来,中国电影一路高歌猛进,整体呈现繁荣景象,尽管因为一些主题上的偏差不断引来诟病,但学术界对电影创作的整体发展给予了肯定。诸如"商业大片""类型片""三俗""翻拍"等关键词更像是引发受众对电影创作发展方向给予合理修正的某种警示。一些兼具美学内涵和历史品格的精品电影在赢得观众口碑的同时,也在更高层次上诠释了中国特色的电...

  • 以理论研究成就学术的使命与担当——访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宗贤

    中国梦包含了中国艺术复兴繁荣之梦。艺术的复兴与繁荣之梦的实现,离不开艺术理论研究的繁荣与理论体系的创构。然而自中国的现代艺术学科和现代艺术教育兴起始,西方的艺术观念以及话语方式,强烈地影响着我们在艺术理论学方面的创获。面对"艺术学"及"艺术学理论"等我国所独有的学科概念,面对当代文化语境中的艺术教育,我们期望艺术学理论的...

  • 从人才本位回归艺术教化

    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中艺术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最重要的体现在要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人才资源。专业艺术教育要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培养各级各类优秀艺术人才,要让其树立起为实现建设文化强国做出贡献的理想,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使命感,要让这些人才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 以“大传媒”思维确立电视艺术的稳定坐标——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教授

    电视艺术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综艺节目、纪录片、电视剧、新闻等独特的艺术形式来记录文化痕迹,传播文化精神,体现文化价值。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反映人类文化的完整性方面能够超越电视艺术。那是因为,广播电视首先作为一种典型的大众传播媒介,能够以最大的形象性、准确性反映文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那些停留在库房中...

  • 承传中华视觉文明 构建当代中国美术学

    美术学是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美术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中国美术学作为艺术学科的一个分支,涵盖了视觉造型创作与美术史论研究的广泛领域,是艺术学领域的支柱学科之一,在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美术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以及未来发展成为我们探讨的主题。

  • 让先进设计理念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原创的支点

    一个民族真正的原创力正是源于内含在生产活动当中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不能忽视设计在经济生产活动当中构建文化精神的作用。中国设计学在这一点上大有作为。因此,必须抓住当前的机遇,以一种全新的认识角度,更深入地解决中国设计长久以来所存在的根本文化建设与发展问题,在强调建设新物质基础特性的同时,构建出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 中国舞蹈人:踏着时代脉搏起舞

    中华民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其发展和演变体现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中国舞蹈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深厚的艺术积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影响,表达着人们最炙热的情感。这种具有中国独特形态的艺术,历经了几千年的变迁,尽显东方神韵。中国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自远古到明清,其不断地更新和变化,传承着其独特的精髓和内涵。中国舞...

  • 立足国际舞台,探求中国音乐学科发展

    中国音乐学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随着"中国梦"这一概念的提出,中国音乐界迎来了一次大发展的机会。中国音乐学科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是音乐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中国音乐的未来,也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本刊以"艺术教育中国梦——音乐之梦"为专题,采访了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

  •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科与人才培养理念

    艺术人才培育并不因为艺术学科门类确立就得到解决,事实上还需要深入探究。自然,在中国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艺术教育理念的丰富性已经得到较好确立,而进一步处理艺术技能表演和艺术理论的关系、把握艺术专业化与综合性的多向发展,都成为学科发展的核心题。走在学科建设前沿的一些最为重要的艺术教育单位,对于上述艺术教育理念的综合性理解渐...

  • 集思广益 求同存异——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仪式暨首次会议综述

    2013年7月28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仪式暨首次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包括主任委员周星教授,副主任委员吴卫民教授、廖昌永教授、张育华教授、穆德远教授在内的25位教指委委员出席了会议。北京师范大学...

  • 道家美学与模数

    道家崇尚自然,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最大的人本思想以及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讲求人道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这种传统文化和勒·柯布西耶提出的模数的概念不谋而合。文章试图用模数的概念解读道家美学,使东西方文化产生碰撞,学科之间进行融合。

  • 自画像与自画者对话的现实意义

    自画像作为艺术家陈述生命的一种叙事手段,从以传统绘画技法为手段的古典的架上到以科技为技术支持的当代,不变的是画者为双重参与者的身份,在画面内外都在进行着自我的审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现代与后现代的"荒诞"的讨论,社会现实与乌托邦、当代的摄影观念与技术多重参与构成画面的设计与叙述等,都成为文章讨论的问题。

  • 创造与转换——解读批判性地域主义

    文章通过对西方20世纪以来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以及国内主要的相关批判性地域主义评论的分析、比较和评述,认识到批判性地域主义与地方性有机结合的重要性,而不仅仅停留于僵死式的概念性认识,更不是单一停留在对批判性地域主义本身的批判,任何事物在离开原生地后,都会因为气候、土壤等外在因素而成为嫁接品,只有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才会...

  • 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之辩证观

    教育部于2011年10月8日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其《目标》部分体现了鲜明的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产物。这种辩证思维主要体现在目标向度上的普遍联系观、目标视野上的发展观以及目标实现上的实践观三个方面。

  •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对现代视觉艺术设计的启示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提升,现今社会人们对于视觉艺术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这些为我们的视觉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而作为新的艺术形式的女性艺术,其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必将为现代视觉艺术设计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笔者试图从视觉艺术设计的视角、视觉艺术的设计思维和视觉艺术设计的方向等方...

  • 民族建筑艺术中的民族性格

    民族建筑艺术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自己浓郁的民族特性。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只属于自己而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殊性。各民族建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都深深地烙上了民族的印记,凸显了民族建筑艺术的民族性格。

  • 从岭南舞蹈作品中透视广府文化

    广府文化绚丽多姿、独具一格,是构成岭南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广府舞蹈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人文特色和生活气息,同时又融汇了当地的文化秉性,充分体现广东文化的内涵。

  •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目的论研究

    田耀农于2008年撰写《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目的论研究》用七个章节对音乐教育的目的展开论述。分别为音乐教育目的论总论、音乐的本质目的、中国音乐教育目的论、西方音乐教育目的论、音乐教育的内在目的、音乐教育的外在目的、目的论引导下的音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全书分析了我国历史与现代的音乐教育目的论,提出"被审美"的音乐教育目...

  • 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育人教学模式研究

    地方院校把实践育人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针对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的特点,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方面要进行调整和改革,加大实践育人教学的力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成为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 音乐文献在音乐学研究生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兼谈如何借鉴英语音乐文献提升音乐学术研究能力

    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基础,音乐文献是记录人类音乐文化信息的载体,其在整个音乐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作为进行学术研究的"特殊学生",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做出研究成果的专门人才。在音乐学研究生教育中,如何利用音乐文献价值,发挥其在培养音乐学研究生中的作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国内音乐文献的...

  • 乐器分类体系研究综述——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搜索引擎

    乐器分类体系是中国传统音乐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中有关乐器分类体系研究论文为基点的综述,不但可以管窥乐器分类体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而且有利于人们把握乐器分类体系的文化内涵与未来趋向。

  • 新时期高校作曲教学发展的宏观思考

    作曲课程是音乐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由于这门课程的专业特征较强,且毕业后从事专业作曲创作的学生较少,所以教学一直延续着多年前的教学模式。新时期,时代和社会对作曲人才有了新的需求,需要对之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加适应现实的需要。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新时期高校作曲教学的发展进行了宏观的思考。

  • 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论视唱练耳弹唱能力的培养

    视唱练耳弹唱训练作为视唱练耳课程的高级阶段,是培养学生多声音乐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的有效手段。文章以《视唱练耳弹唱教程》的教学实践为切入点,进行了教学检验与认真总结,希望能为其他艺术院校的同行提供可以参考的素材。

  • 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记忆、遗忘与想象

    视唱练耳课是音乐院校各专业和师范院校音乐系开设的一门音乐基础理论课。在具体教学中,应从心理学角度去研究学生的记忆、遗忘与想象,从而提高视唱练耳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

  • 声乐教学开放的探索与思考

    传统声乐课程秉持了专业院校独立封闭的教学模式,使课程发展的交流性、整合性、开放性得到了制约,实现声乐教学的开放性是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 普通高等音乐院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

    声乐技巧课是普通高等音乐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其在课程设置上始终是贯穿于本科教学的。声乐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具有很高歌唱技巧和优秀表演能力的专业演职人员,也要培养具有一定歌唱理论知识、能演唱作品、能演奏作品、能够教学、进行普通音乐素养教育的中学音乐教师。针对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我们不能再进行单一的人才...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