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艺术教育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艺术教育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 创刊时间:1979
  • 国际刊号:1002-8900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13
  • 国内刊号:11-1188/J
  • 邮发代号:82-109
  • 全年订价:¥ 5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专家论坛_艺术与经济:艺术经济学之建构发展
  • 问学
  • 艺术学理论
  • 音乐与舞蹈学
  • 戏剧与影视学
  • 美术学
  • 设计学
  • 审美与教育
  • 艺术广角
  • 艺苑长廊
  • 中国戏剧艺术40年与改革开放同频——中国戏剧40年之艺术、史论和学科谈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40年来,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绘就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文化艺术发展突飞猛进,名家辈出,创作活跃,涌现了众多百姓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戏剧领域也繁荣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戏剧流派、不同的戏剧观念以及众多的经典戏剧作品,如话剧《天下第一楼》、川剧《金子》、越剧《五女拜寿》等。

  • 赵景勃:实现戏曲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繁荣发展戏曲艺术,人才是关键。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从事戏曲教育事业数十年,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戏曲教育的发展历程。日前,他就戏曲教育的相关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 宋宝珍:在探索与创新中发展话剧艺术

    9月9日,2018年“丝路华章:中国-东盟艺术展”在南宁博物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共有三个主题,其中,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历史回放舞台辉煌——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纪念展”占据了主展区,它以中国话剧自1907年至2017年的发展脉络为主线,以大量珍贵的话剧史图片,复原和展现中国话剧110年来的艺术成就,详尽地介绍了话剧...

  • 厉震林:40年,初露中国特色的戏剧学派

    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中国戏剧从单一的易卜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发展成为多元并存、风格各异的舞台状况。从现实主义到表现主义、嬉皮主义,从大舞台到小剧场、环境戏剧,从审美到审丑、审怪,从宣传品到作品、产品,从心理到人、文化,从文化精英主义到文化世俗主义、文化商业主义,从文艺工作者到艺术家、艺人,在"改革"和"开放"两大...

  • 杨昕巍:戏剧应强力观照现实生活

    2018年教师节前夕,我国首部以教师为主人公、以师道精神为题材的校园原创话剧《师说》在上海师范大学首演。该剧以中国近现代知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上海师范大学首任校长廖世承为主人公,围绕他一生坚守的师道精神进行艺术再现。作为该剧导演兼编剧,杨昕巍认为,《师说》体现了先辈们崇高的师德师风,这对于新时代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意义深远。

  • 汪荃珍:传承经典 勇担责任 培养新时代戏曲人才

    8月2日至27日,"出彩河南——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此次参演的24台剧目以改革开放以来优秀现实题材为主,并辅以部分传统经典剧目、新编历史剧,充分展现了豫剧作为全国最大地方戏的艺术水准与发展面貌。河南省豫剧院党委书记汪荃珍在主持展演新闻会时指出,此次展演是改革开放40年来全国豫剧发...

  • 中国新时期40年戏剧学、影视学发展沉思

    艺术教育的热热闹闹与戏剧学、影视学发展的红红火火 艺术教育的巨大发展是戏剧学与影视学学科蓬勃发展的基本前提。从教育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可以看出其发展轨迹。

  • 百年巨匠 百年美育

    2018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信中写道:"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

  • 高维艺术中悟觉类汉语词汇数据化处理

    语言数据化的研究和应用,是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高维艺术背景下的悟觉类汉语词汇的数据处理,需要从基础词汇的一阶划分开始,为其逐步推向深入打好基础。具体来说,初步工作包括首先以正负情绪进行二进制对应分类,之后参以音节字数分成三类,再结合"七情"架构进行全面的悟觉类汉语词汇数据统计分析。

  • 音乐展开手法可视化特征二维图谱分析

    在以二维谱为载体的音乐作品中,可视化特征非常明显。这些千姿百态的图形为音乐分析提供了全新的、更为直观的研究途径。掌握和了解各种音乐展开手法对于理解音乐、讲解音乐和创作音乐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可视化的二维图谱中,寻找音乐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二维图谱分析法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具体谱例的分析,探索新的音乐分析方法,不仅能够带给专业音乐...

  • 用二维谱研究中国音腔特点

    梆子腔是起源于清代陕西民间音乐基础上的一种戏曲声腔,包括陕西梆子与河南梆子等。秦腔、豫剧是梆子腔中流传最广的两种声腔体系,它们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经过历代口口相传形成了各自的音腔特征,这种音腔是曲线状的、游移性的。数字简谱和五线谱无法记录曲线状和游移性的音腔,只能根据音腔特征找到相近的音高记谱,对音腔的表达不尽完美。二维...

  • 艺术的解读难题——从关系属性看当代艺术的界定

    无休止地创新获得的理论,再被无休止的否定所淹没,这几乎构成了现代各种理论活动所遵从的准则。艺术也未能幸免。在否定与被否定的历史循环中,艺术理论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由此导致各种关系的相互牵扯也越发复杂,这形成了对艺术理论阐释的不同结果。作者认为,对艺术的界定,也就是认识艺术本身,实际上是认识艺术作品与周围世界所建立的关系内容。

  • 浅谈当代艺术中的“挪用”

    20世纪80年代,大众文化和摄影术印刷术的发展让"挪用"成为常见的艺术创作手段,它能够快捷做出效果并挑战传统的创作方式。这种创作手法有利有弊,一方面会引发侵权争议,而另一方面部分挪用艺术备受欢迎甚至成为经典。不论怎样,"挪用"作为当代艺术的一大景观,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探究。

  • 简论儒家与道家文化中的环境美学观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渊源及其发展中普遍具有的宇宙生命意识,体现了其对自然的尊重和向往。儒家文化中对环境认知的理性主义精神和道家文化中对环境的浪漫主义追求,对当代环境美学研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其做了较为具体的阐述。

  • 禅宗思想与西方当代艺术家的实践途径

    西方当代艺术从创造外在形式美的艺术转变为表达观念的艺术,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吸收和借鉴了来自东方的禅宗思想。从中国传统的禅宗艺术来看,空灵是其主要审美特征。然而,西方艺术家限于理性的主客二元对立观念,未能深谙禅宗艺术的精髓,他们实践了艺术创作的"空无",却忽视了艺术的"灵"——妙有。不过西方艺术家对禅宗思想的借鉴值得探讨,禅...

  • 明末江南地区民歌研究

    中国的抒情诗多包含丰富的叙事因素,民歌也是如此,其创作成就斐然。明末江南地区民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章分析了民歌的概念与内涵,并对明末江南地区民歌的背景、内容等进行了细致研究,以期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启发。

  • 通识教育理念下艺术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完善

    通识教育理念与艺术教育理念在人格教育方面较为契合,通识教育理应把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并作为有机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片面化专业教育体系对大学生人格成长负面影响的基础上,阐述艺术教育对大学生人格成长的价值,进一步探讨以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的教育改革措施。

  •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审美体验与实践——浅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音乐教育的培养路径及特点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如何进行内容教育,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尽相同的认知与实践。文章以世界一流高校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音乐教育为例,归纳并阐释了该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核心指导思想和实践途径,即重视和强调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主动涉入实践,以及多元文化视野。这种"全人"的音乐教育理念,突破了"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

  • 新时代音乐院校本科招生改革与创新——全国独立设置音乐院校本科招生工作研讨会综述

    全国独立设置音乐院校本科招生工作研讨会是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学院教务处承办的。与会专家围绕"以精神为指导,推动独立设置音乐院校本科招生改革与创新"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文章从科学选拔音乐艺术人才、完善招考工作机制、建设信息化考试平台、创新招生考试模式、招考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对会议进行综述,及时传递...

  • “高参小”音乐特色课程研发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参与北京市小学教育特色发展项目为例

    为了更好地开展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实践,2014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启动了"高等学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简称"高参小")项目;2015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参与北京市小学体育美育发展项目。作为项目组音乐团队成员,作者参与了音乐特色课程的研发。文章以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音乐特色课程研发为例,试探...

  • 高校声乐微课教学改革的策略及意义

    文章从研究高校声乐微课教学改革的现状、课程设计入手,分析微课模式的声乐课程设计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作用,进而提出微课模式声乐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并通过研究分析其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从而探索网络时代对声乐教学的影响及其所引起的传统声乐课堂变革的意义。

  • 川渝地区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模式改革实践

    川渝地区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声乐课程多采用艺术表演为主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高等专业院校相比,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于,其要培育出一批符合中小学音乐教学要求的教师,并非专业歌唱演员。所以,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应将"师范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特别是处于川渝地区的高师院校。文章阐述了川渝地区高师院校...

  • 复调民族化“当代”技法的探索与研究

    文章中的"当代"技法,泛指西方20世纪以来的十二音序列理论和音级集合理论,并且包含中国作曲家对这些理论的改造与运用。中国作曲家结合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创作出具有现代特性的作品,体现了多种创作思维。中国音乐的特点相对西方音乐而言,较注重单旋律线条的发展,融入西方音乐文化之后,逐渐有较为复杂的多线条、多层次的纵向或纵横向的技术用...

  • 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钢琴专业教学的改革方向研究

    新一轮素质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在多方整合教学资源的同时,迎合当前网络时代,巧妙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钢琴专业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以网络时代对高校钢琴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影响为主要切入点,从优化传统钢琴课堂、依托新媒体打造网络钢琴学习环境两个方面,探讨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钢琴专业教学的改...

  • 与“自然”的和谐共鸣——论钢琴启蒙教育中的几点问题

    文章建议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以及人类本身的自然状态里面汲取灵感及养分,以自然界的视角探讨正确的手型与下键等钢琴学习中最基本的问题。同时,把自然界的这些常见现象与钢琴学习相联系,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生动的表述让学龄前儿童能够更加直观且透彻地接受钢琴启蒙教育,进而降低钢琴这门乐器的入门学习难度。

  • 浅谈规范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有效途径

    钢琴启蒙教学又被称作入门教学,是钢琴学习的初级阶段,启蒙教学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钢琴学习者的发展前途。随着我国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将启蒙阶段单独列为一个学习阶段,突出强调其重要意义,因此,作者认为规范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有效途径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 艺术素养课在少儿琵琶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少儿琵琶艺术素养课以培养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为目标,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丰富少儿琵琶教学内容,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对少儿综合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课程力求以琵琶乐曲教学为载体,以艺术素养教育为核心,以舞台常态表现为导向,通过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多元化的教学培养方式,并借鉴其...

  • 创作教学法在少数民族乐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乐器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乐器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这就对少数民族乐器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乐器...

  • 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高校古筝教学改革研究

    实践性是古筝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属性,实践能力则是高校古筝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践环节一直是古筝教学中的短板所在,对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作者认为,需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补足这个短板,培养出更多为时代和社会所认可的优秀古筝人才。

  • 试论法国大歌剧的兴盛原因——以梅耶贝尔的《胡格诺教徒》为例

    自意大利的正歌剧和喜歌剧传到法国后,法国接受了这种外来的音乐形式,并结合自身国情于19世纪20年代末形成了轰动欧洲的法国大歌剧。其在传统歌剧中融合了浪漫主义元素,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在19世纪三四十代尤为兴盛。为何大歌剧会在19世纪初期的法国盛极一时?文章以德国作曲家梅耶贝尔的《胡格诺教徒》为例,从社会、商业、作曲家三方面论述法国...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