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艺术教育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艺术教育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 创刊时间:1979
  • 国际刊号:1002-8900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13
  • 国内刊号:11-1188/J
  • 邮发代号:82-109
  • 全年订价:¥ 5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专家论坛_艺术与经济:艺术经济学之建构发展
  • 问学
  • 艺术学理论
  • 音乐与舞蹈学
  • 戏剧与影视学
  • 美术学
  • 设计学
  • 审美与教育
  • 艺术广角
  • 艺苑长廊
  • 戏剧学学科建设:既是一份事业,更是一门科学——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徐翔访谈录

    几次相约,几次耽搁。2018年初冬,与徐翔院长的两年之约,终于得以成行。但此时,他的身份已经由院长转换为党委书记了。如今的中央戏剧学院,已经是一所拥有东城、昌平两个校区,面积是原来13倍的极具现代管理文化的新型大学校园。这里有国际一流的教师队伍,优越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条件,以及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从2003年到2018年,在院长任上,全...

  • “文”与“艺”的并重前行:2019“艺考”新谈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艺术类专业快速发展,专业门类越来越丰富,为不少学生提供了升学的机会,“艺考”也被许多文化威绩存有短板的考生视为进入大学的跳板。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艺术类考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其中,综合文化素养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使部分想走捷径上大学的考生需要重新审视“艺考”这条...

  • 侯光明:影视学科“艺考”的变与不变

    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中国电影工作者的摇篮,一直备受“艺考”生的青睐,每年的招生报名情况更是受到社会各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针对2018年召开的新时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精神,结合北京电影学院具体情况,该校党委书记侯光明介绍了2019年的招生情况,探讨了近年来影视相关学科的“艺考”趋势。

  • 徐永胜:综合素质决定艺术人才发展的高度

    中央戏剧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戏剧教育高等学校,也是国家确定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中国戏剧与影视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央戏剧学院一直以来都是莘莘学子的朝圣之地,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成为众多考生的理想。每年春节前后,参加“艺考”的学生就会踏上征途,奔赴人山人海的考场。每年“艺考”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展望2019年的“艺考”,中...

  • “以美育代宗教”在中等美术教育中的当代价值

    “以美育代宗教”是我国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教育理念,他主张利用审美活动及艺术实践培养人的内在情感,进而内化为高尚的道德情操。当前,我国的中等美术教育面临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由考核制度单一而带来的应试化等诸多问题。文章认为,“以美育代宗教”在当下以智力因素占主导的基础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以美育人”对于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及全面素...

  • 论美育在高校师范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美育和德育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开展美育对高校师范生德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它对德育具有显性和隐性的渗透影响。作者认为,要更好地发挥美育渗透作用,需要从完善组织结构、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开展美育研究和美育评价三方面推进美育改革;同时通过美育课堂教学、美育实践活动和美育情境平台三条路径,实现美育对德育的...

  • 传统工艺振兴的高校使命及其实践路径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工艺高等教育在“美术-造型艺术”的学科教育中发展演变。文章通过梳理百年来的传统工艺高等教育发展史,分析传统工艺振兴背景下高校的新使命,考察高校在传统工艺人才培养、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开展,以及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形态,探讨高校参与传统工艺振兴的有效路径,以期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提供一些参考...

  • 非遗传承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与思考

    近年来,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非遗的传承上,高校艺术教育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渠道和手段。高校作为知识产生和传播的主要阵地,其学术资源丰富,既可以通过相关研究保护濒临失传的非遗种类,也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非遗内容,让非遗保持活力。如何实现非遗传承和高校艺术教育的有效对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 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功能失调的矫治之道

    文章指出,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功能失调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管理相对缺位、院校自治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作者认为,要探寻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功能失调的矫治之道,必须从政府管理、院校自我管理、构建评.估体系三方面进行修复或重构。

  • 论艺术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抑郁症可以说是当下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不良情绪和抑郁症的困扰,应该通过各种措施改善和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文章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艺术教育或训练的影响,有艺术特长和没有艺术特长的大学生在人生意义、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有显著差异;接受过较多艺术教育的大学生在人生意义体验、人生意义追求和...

  • 跨媒体语境下的艺术通识教育——跨媒体艺术在艺术通识类教育中的应用与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专业之间的融合和创新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词,各类融合性的文化研究、技术开发等应运而生。跨媒体是在社会大融合的时代语境下而形成的一个艺术学科,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技术内涵,对于艺术通识类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以此为出发点,探讨跨媒体艺术在艺术通识教育中的应用及可行性。

  • “互联网+教育”时代微课的大众艺术教育探索——以“艺术杂谈”微课项目为例

    文章以北京师范大学传媒与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的微课项目“艺术杂谈”为例,从艺术教育的社会实践意义出发,分析该项目的美育特征,以期为我国“互联网+教育”形式的大众艺术教育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

  • “掌上”美育——以VART和艺术头条为例浅析艺术类APP的美育功能

    手机APP作为目前智能生活的主要媒介载体,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媒介环境中,艺术类APP在美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文章以VART和艺术头条为例,分析艺术类APP的美育功能,总结其具有不同于传统美育的符号化、大众化、交互式、即时即地性等特点。

  • AI自动翻译南音——以古典名曲《夫为功名》为例

    南音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中保存最丰富和完整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并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的整个原文本由唱词、听觉、视觉和手势等符号组成,南音艺术是通过表演者的声音、体势、乐器弹奏等传递和完成的,每一项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文章以南音古典名曲《夫为功名》为例,研究借助图像识...

  •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主题的二维图谱分析

    文章运用二维谱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呈示部中的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进行分析,通过图形化的呈现方式挖掘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内在的逻辑关系与音乐形象的对比。通过对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奏鸣曲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进行梳理、对比研究,对贝多芬的创作思维进行解码和探源式的分析,揭示奏鸣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其价值和魅力所在,以探求贝多...

  • 虚拟维度下具有恒定音程特质的民族乐器桥琴的参数化设计

    中国民族乐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传统手工艺制作技术精湛,在没有工业化大生产的时期,主要以经验式的作坊形式存在,纯手工打造,并由手工艺者代代相传。随着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参数化设计在乐器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加之现代工业技术的成熟,使乐器的外观造型设计在高维艺术空间领域逐渐发展起来。文章主要围绕民族乐器的造型参数化设计展开讨论,并在此...

  • 语境、话语模式与文本:《美术思潮》发刊词的批评语言学分析

    《美术思潮》杂志从1985年初试刊到1987年底停刊,这个总计发行722期的文艺理论刊物在中国艺术理论界影响至今。文章通过借鉴批评语言学的文本研究方法,从语境、方法和话语模式方面展开对《美术思潮》“发刊词”的批评性分析,试图深入文本及其话语模式所传递的观念内核,显示表达形式与其传递的观念之间的精致关联,以此探讨社会思想变迁的历程在文...

  • 基于全面图像学方法的艺术史教学

    图像学研究方法在艺术史研究中较为普遍,目前很多高校的艺术史教师都运用了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指导教学。但从实践看来,一些教师只关注了图像学概念中的图像志描述阶段,没有真正让学生掌握全面的艺术史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文章通过分析目前艺术史教学中运用的图像学方法误区,指出要想理解图像学方法必须从艺术史教学作为艺术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

  • 西藏传统音乐论著中的声乐教育相关著述——以旃陀昔日《乐论》为例

    在西藏传统音乐论著中,关于早期《乐论》的作者是谁,以及是否与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的《乐论》存在某些传承关系有待商榷。学者更堆培杰认为,早期《乐论》作者是旃陀昔日。基于此,文章从教育目标、教育主客体及方法、教育环境三个方面,阐释旃陀昔日《乐论》中的相关论述。

  • 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艺术专业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在高校艺术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工作是促进学生发展与进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与专业化能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就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艺术专业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艺术专业课堂教学工作的有序实施。

  • 景观含义多视角探析

    从“景观”术语最初所指到其词源词义,到世纪之交的景观定义,再到地理学的视角及设计学视野下的多层复合含义,文章从多角度分析景观的概念和含义。在综合认知的背景下,所有场所都可被解读为其文化、历史、自然、环境的意义和价值,尽管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当景观成为设计干预的对象,应根据不同景观的差异和特点采用或探寻相应的设计方...

  •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的应用

    以数码为媒介、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体艺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它为艺术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在高等艺术院校,新媒体艺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而且影响着传统的教学观念。文章以中国音乐史教学为例,以新媒体艺术与课程内容整合为切入点,尝试利用新媒体手段构建全面、创新的中国音乐史教学模式。

  • 让民族声乐教学回归民族的土壤——民族声乐专业“中国传统声乐地域风格与研习课”的教学与思考

    中国民族声乐的根脉存在于我国各族群的传统民间声乐艺术中,面对丰富的传统声乐遗产,中国传统声乐地域风格与研习课程的开设旨在让民族声乐的发展真正回到民族的土壤,对于这门课在专业院校的教学探索与思考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 基于“慕课”背景的高校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音乐课程教学中的慕课教学逐渐成为众多研究者不断热捧的话题。这种特殊的教育模式使音乐课程教学的资源日益增多,如何发挥慕课独有的效用,促进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成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文章以教改背景下的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慕课的教学模式和作用,以期为音乐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 论学科教学(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学科教学(音乐)专业学位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标,其中,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学科教学(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一环。作者认为,应通过适时引导研究生“师”与“生”双重角色互换,从民族传统音乐课堂教学入手,寻求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的突破口,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创新教学设计能力、创新教学方法能力,...

  • 如何开发利用民族、民间艺术资料进行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我国音乐领域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音乐文化的精髓。随着国家对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视,教育领域开始将民族、民间相关音乐文化,逐渐渗透到学校音乐教育领域,从而实现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鉴于此,文章围绕民族、民间资源在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培养中的有效应用展开分析,以期为促进教育领域素质改革提供参考。

  • 通识类民族器乐作品鉴赏课程的教学模式重构研究

    文章以混合式教学研究为切入点,介绍在中国民族器乐经典作品鉴赏课程中革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重构教学内容、建设课程资源库、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建立学生微课视频互动的方法,以期对学生的有效学习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考

    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高校应积极创新自身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与时俱进。针对当前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高校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以推动我国钢琴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对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创新的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

  • 钢琴艺术教育对儿童情感培养的作用研究

    钢琴教学需要注重对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一方面,要培养儿童的音乐性,使音乐表达更具有感染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儿童情感的培养,只有情感丰富才能弹奏出富有感染力的曲子。儿童的年龄较小,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快,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对其进行情感的培养,可以使他们的学习情绪更加积极。鉴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钢琴艺术教育对儿童情感培养的作用,以...

  • 红色经典革命歌曲钢琴伴奏在高师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红色经典革命歌曲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其赞颂了祖国、革命以及为祖国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英雄。这些革命歌曲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红色经典革命歌曲的传承非常重要。在高师教学中对于红色经典革命歌曲进行钢琴伴奏,能为极正面的影响。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