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急斜特厚煤岩体耦合致裂应用研究

崔峰 来兴平 陈建强 孙秉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年第08期

摘要:为达到更好的煤岩体致裂效果并弥补爆破与注水方式的缺点,提出耦合致裂工艺及其分析方法与流程。以急斜特厚煤岩体耦合致裂为工程背景,完成复杂环境下煤岩体耦合致裂方案设计,采用BP神经网络对耦合致裂后煤体的可放性(U)进行预测,对比分析不同方法间U的差异,最后采用微震监测的方法分析岩体的卸压效果。结果表明:耦合致裂工艺是提高急斜特厚煤岩体冒放性和解除应力集中的有效方法,煤岩体耦合致裂分析流程实现了耦合致裂效果的评估。BP神经网络预计在高阶段煤体和常规阶段煤体交叉区域预测的数据仍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实现煤体耦合致裂效果的评估。注水期间、注水后以及爆破后,低等级的微震事件次数略有上升,但高等级事件数下降的能量远大于新增低等级事件数的能量,注水后释放能量仅是注水前的12.5%,地面爆破后释放的总能量与爆破前相比降低了51%。耦合致裂效应突出表现在将高等级的微震能量转化为较多低等级能量事件的缓慢释放,降低了动力灾害的频次和程度,促使高压力缓慢释放、主动诱导→集中释放,实现了动态灾害显现向静态缓慢释放的转变。实践结果反映出在煤岩体的耦合致裂措施下,顶煤的冒放性和动力灾害问题均得到较好的控制和解决。

关键词:采矿工程急斜特厚煤岩体耦合致裂微震监测神经网络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期刊

¥1090.00

关注 26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