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0.47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艺术设计研究杂志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 创刊时间:1992
  • 国际刊号:1674-7518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100029
  • 国内刊号:11-5869/J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科学·艺术·时尚
  • 理论前沿
  • 服饰研究
  • 设计与文脉
  • 学术立场
  • 美学思想
  • 书评
  • 教学园地
  • 方力钧谈工作方法

    本文根据方力钧在北京服装学院“科学·艺术·时尚”论坛上的讲座录音整理而成。方力钧主要介绍了他的艺术经历、艺术作品、创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其中,包括对学生提问的精彩回答。讲座内容丰富,朴实的语言中常常孕育着深刻的哲理。

  • 艺术的终结与重生

    本文根据汤姆·洛克莫尔(Tom·Rocmore)教授在北京服装学院的“科学·艺术·时尚”论坛上的讲座录音整理而成。主要讨论了柏拉图和认识论意义的再现说、艺术作为再现性的和认识论意义上的再现、艺术再现说和认识论的再现说、艺术的终结和艺术的开端等问题。

  • 北京服装学院举行五十周年校庆活动

    2009年10月17日,北京服装学院举行建校50周年校庆活动。校庆工作确立了“展示办学成果、汇聚学术力量、凝聚学校精张推动学科发展”的主题,提出了“文化、学术、特色、节俭”的工作原则。

  • 中国园林的造园叠山艺术

    本文根据曹汛教授在北京服装学院“科学·艺术·时尚”论坛上的讲座录音整理而成。主要讨论中国园林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张南垣的造园叠山艺术、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地位和中国园林设计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等问题。

  • 痛挽往昔 瞻望来者——巴米扬窟龛考

    本文整理出巴米扬山谷遗址群的年代学证据,旨在重现大佛的历史与图像地位。首先介绍了巴米扬山谷遗址群的研究方法和年代阶段,接着讨论玄奘所见所录的大佛的原始配置,最后将三尊佛像放入其原始的图像志语境中去考查,认为涅檗像原应位于38米大佛和55米大佛之间。后者为宝装焰肩佛,其神格应为燃灯佛;38米大佛为释迦佛。而巡礼者所遵循的应是...

  • 唐墓壁画研究综述

    本文综合介绍了20世纪以来唐墓壁画的主要发现,并对相关的学术史进行了较为初步的梳理,以期能够把握其发展历程和研究状况,并探讨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为墓葬壁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某些帮助。

  • 经由文化商品化现象对传统文化保存、延续与发展的思考

    不论是物质的文化遗产或非物质的文化活动,其中许多原本并不是做为娱乐、审美、营利目的,而是为了某种功能、仪式或宗教而产生与存在的。为了更清楚地思考文化商品化现象与文化保存、延续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经由几个简单的案例从文化的质变问题进行论述。

  •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饰》更名为《艺术设计研究》的改刊通知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饰》,经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同意更名为《艺术设计研究》。主要栏目为:科学、艺术、时尚,理论前沿、服饰研究、艺术家与设计师、设计与文脉、学术立场、教学园地。

  • 论服装设计管理的理念和模式

    服装设计管理是在服装中将艺术属性转化为商品特性的行为保证。本文在讨论服装设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厘清服装设计管理的相关概念,整理在中国成衣品牌中可以归为设计管理的典型问题,构建成衣品牌设计管理体系的理想模式,探讨服装设计管理的执行落点。

  • 北京服装学院承担“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服装策划·设计·监制”

    受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指挥部的委托,北京服装学院承担了群众游行服装的策划、设计和监制工作。从2009年2月至7月,设计团队完成了除行进表演服装和少数民族服装之外的35个方阵,近百个种类,200余个款式的策划、设计,以及样衣和批量生产服装的监制工作,圆满完成了这项严肃又光荣的政治任务。

  • 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服饰研究之二——中原汉族服饰对西夏服饰的影响

    西夏党项族在学习接受中原汉族文化的过程中,在保留原有民族传统服饰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中原汉族的服饰制度和服饰样式。本文利用图像资料和文献资料,探讨了中原汉族服饰对西夏各个社会阶层服饰的影响。

  • 文胸罩杯分割线与材料图案色彩的关系研究

    本文以文胸罩杯结构分割线为出发点,从实用艺术的角度,对材料、图案色彩三方面的实例应用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对不同设计手法在相应分割结构中所表现出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论述通过艺术设计渲染后的结构罩杯在“美观性”与“功能性”两大方面的效果,强调运用于文胸罩杯的艺术设计手法分割结构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文胸整体风格所产生的...

  • 09届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学生毕业作品选

  • 09届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毕业作品选

  • 汉族服饰厅及奥运服饰厅建设研讨会综述

    本文综合概要地介绍了在服饰博物馆召开的“汉族服饰厅及奥运服饰厅建设研讨会”,这次高层次的学术会议对博物馆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汉族服饰厅及奥运服饰厅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博物馆今后的发展和学术构建指明了方向。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使每一个与会者都感到受益匪浅,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治学方法为我们的工作和研究...

  • 刘元风访谈录

    本期发表两位设计师的访谈和两位艺术家的评论。刘元风教授是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的实践.教学、管理领域都有重要见解,他的访谈能够给我们关于服装设计学科建设的重要指示;设计师郭晓晔在平面设计方面有许多独特体会,他的访谈能够给我们关于学好设计的重要启示。戴士和先生是著名油画家,在探索油画的中国样式方面有独特的创建。马...

  • 从玩世现实主义到波普超现实主义

    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是逐步走向真实的历史。对真实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形式的现实主义。方力钧的玩世现实主义力图展示本我表情,属于情感真实的环节。当中国当代艺术走完了通向真实的各个环节之后,它的现实主义使命就已经完成,走向超现实主义就成为必然。波普超现实主义,是中国当代艺术完成自身现实主义使命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在...

  • 学习,面向未来——郭晓晔访谈录

    简历:1995年大学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2006年研究生毕业于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BIFT艺术设计中心字体研究所主任

  • 中国当代油画过渡时期的戴士和油画——戴士和油画艺术展观后感

    戴士和油画是将西方油画艺术中的写生方法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用笔挥洒自如的表现相结合,将二维平面表现方法引入到油画写生创作之中,形成他独特的绘画风格。他借西方绘画中的“写生”和中国画的“写意”长处,将中国画的“写意”观念移植到“写生”中,把原来的艺术创作的自然状态提升到心灵的“境界’,把西方绘画中的“写生”观念引用到“在场...

  • 北京住宅小区雕塑的文化特征

    北京的城市建设为住宅小区雕塑的发展提供了舞台。作为传播城市文化和理念的一种方式,雕塑艺术在塑造城市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北京住宅小区雕塑的现状及住宅小区雕塑的文化特征,探究如何为小区居民创造一个更好的人性空间和人文环境,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 明中后期苏州文人的书斋清玩与仿古风尚

    明中后期苏州文人的书斋清玩与仿古风尚,不仅映射着新奇的审美偏好和独特的生活模式,还蕴含着深刻的精神旨归与隐喻属性,具有雅俗之辨的象征意味,构筑着音色清芬的文人文化,体现出阶层趣味与地域时尚的交互作用。

  • 金银器与宋人生活

    近年来,宋代金银器出土渐多,已引起了学界更多的关注。本文从文献资料入手,对宋代皇家、官府、各级官员、文人士大夫、平民百姓等各社会阶层使用金银器的情况进行了梳理。从文献资料看,宋代金银器在社会生活中更加重要,它所担任的角色更多,使用者也更加广泛,甚至,使用方式都更加丰富多彩。这些不仅是宋代金银器自身的特点,也体现了社会...

  • 民间儿童坐具设计研究

    人类行为习惯决定了人与坐具有着密切关系,对坐具设计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常用坐具设计受传统起居方式、礼仪制度的制约有其自身特点,本文选择为特殊群体设计的儿童坐具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成人坐具的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儿童坐具突出实用性、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的特点。

  • 克拉普里克访谈录

    克拉普里克(Klapheck)1935年出生,在50年代中期逆抽象和非形式的潮流画出现了他早期神奇的机器,其中包括打字机、缝纫机、擦鞋机、水龙头、淋浴莲蓬头和灭火机甓在美国的大众艺术取得国际性胜利的时候,他被视作该艺术的德国代表。随着他在纽约Sidney·Janis的出场,作品标价直线上升。1979年NOR-BERT聘请他为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教授,并任...

  • 后新时期中国美术批评:权力话语的解构与艺术空间的敞亮

    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批评话语产生了一种革命性的断裂。这一革命性断裂将一种我称之为“中国新批评”的话语推至中国当代批评场域的前台,并使之成为中国当代批评界最活跃、最新锐的一种话语形态。作为自由精神的灵魂,后新时期中国美术坚持对形形色色的权力话语说不,它以持续不断的解构看护了批评的尊严。

  • 精神界面——兼论油画技法与其他

    绘画中的技法分为共性和个性两个范畴,它们彼此联系又区别巨大。共性技法是公共约定的常识,而个性技法是画家个人实践经验的集合,与隐秘体验和风格密切相关。本文指出,作品是画家与观众沟通的精神界面,而技法是构建精神界面的实现手段。但在成熟艺术家的工作中,创作意图和枝法常常浑然一体,彼此构成灵肉关系。

  • 09届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学生毕业作品选

  • 09届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学生毕业作品选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