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语文学刊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38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语文学刊杂志

主管单位:内蒙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672-861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010022
  • 国内刊号:15-1064/H
  • 邮发代号:16-52
  • 全年订价:¥ 163.20
  • 发行地区:内蒙古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文心雕龙》研究
  • 语用学
  • 中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语言学
  • 教学经纬
  • 论《故事新编》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意蕴(一)

    《故事新编》以鲜明的反文化、反传统、反理性的激进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提出深刻质疑。本文通过消解神话、直面生存、解构中心、反抗权威、反叛传统五个方面的内容分析,解构了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压抑人性、灭绝人伦的消极面,对封建文化奴化人性、“吃人”的合理合法性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实现了对历史深度模式的颠覆。《故事新编》的...

  • 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新版《画皮》的角色塑造与文化内涵分析

    《画皮》是《聊斋志异》里的一个典型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银屏,成为人们心中的恐怖经典。陈嘉上执导的最新版《画皮》开创了画皮故事“爱情篇”的先河,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本文通过对比新版《画皮》和原著的主要人物形象,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文化观念之间的差异以及该影片的文化意义。

  • 鸳鸯蝴蝶派研究述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鸳鸯蝴蝶派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属于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从8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是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从新世纪到现在,是深入总结阶段。对鸳鸯蝴蝶派的评价在逐渐上升,这是新时期思想观念的变化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反映。

  • 乡味浓郁的河南民间风情画卷——“文学豫军”乡土小说创作特色谈

    “文学豫军”作家大多是农民子弟,浓厚的“乡土情结”使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刘庆邦、周大新、李佩甫、阎连科等作家作品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河南民间风情画。

  • 独特的视角,独特的风景:徐小斌小说创作述评

    徐小斌的小说创作以其神秘的文化背景、独特的叙事方式以及对当代女性深层精神生活的关注,成为当代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与同时代的女性作家相比,她的创作更多的是借女性在现实中的人生体验走向形而上的感悟;与“新理想主义”作家鲜明的启蒙意识和激情宣言相比,她更多地将笔触深入到现代人精神世界每一个细小的角落,以内省和反思的方式默默...

  • 可贵与可惜——周涛散文浅论

    周涛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及散文创作思想对当今的文坛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其散文的可贵与可惜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其可贵之处主要从诗化散文、边疆散文、文化散文、气势散文和自由散文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概括了周涛散文的主要特点;可惜之处主要分析周涛散文的不足,这对周涛的文学创作都有积极的意义。

  • 从故事中的故事侧看大王的宿命论——读王安忆《遍地枭雄》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遍地枭雄》除了在“游侠”题材方面取得一定的创新外,“文中有文”现象是其叙述的特别之处。小说在从故事中的故事即互文性的角度编织文本,通过“三生石”的典故、《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和“四面楚歌”的历史这三个互文本的阐释,可以发现大王的生命理念中有着强烈的宿命论。

  • 王忠范儿童诗的现代探索

    内蒙古自治区著名的儿童诗人王忠范长期致力于儿童诗的创作,从他的童诗创作实践上来看,其童诗语言不注重传统的音乐性,倾向于使用现代性的本质语言,即语言的散文化,这也是他的诗歌魅力所在。

  • 论故乡苏州对苏童创作的影响

    苏童的文学作品中会时时看到苏童笔下的苏州影像,苏童青少年时期在苏州的生活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苏童在自己的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时时写到的苏州人文景观,苏州已成为苏童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成为他笔下取之不尽的用之不完的文学创作的源泉。

  • 凌淑华笔下的旧式女性探寻——《中秋晚》中敬仁太太形象分析

    团圆鸭、祭祀的花瓶成为敬仁太太认为婚姻不幸的主要原因,她在心理受阻、自我压抑中把它们上升为一种精神的自我图腾。她的这种精神的自我图腾源自于中国男权文化社会遗留下的女性依附意识和女性对婚姻安全感的缺乏,作者借此来唤醒旧式妇女的主体意识,希望她们觉醒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 徐志摩诗歌创作中对诗的外在形式的探索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体现了对诗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的双重追求。形式上,他注重音节的谐和,传统意象的运用和句式的现代品格。因此,他的诗给人以轻盈、流丽、甜蜜的美感。

  • 论《倾城之恋》的悲美风格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特性——透心入骨的悲美风格。《倾城之恋》的悲美风格表现在:一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二是对“悲”的氛围的营造;三是“悲中带喜”的结局意义。

  • 80后孤独的手足情——读郭敬明《幻城》有感

    本文以郭敬明的《幻城》为例,分析卡索与樱空释,星旧与星轨,迟墨与蝶澈三组人物之前孤独的兄弟(妹)情深,说明80后意识形态中孤独的手足情。

  • 析贾宝玉对性别归化的僭越

    性别是社会与文化惯例的后果。人们的性属化是由具体的社会形态中的知识型推论所塑型形成的。统治阶层所控制的社会文化表征系统通过每一历史时段中人们所认同的表现形式对人们的性别进行塑型式的归化。人们的性身份是统治阶层通过对支配性话语对男性/女性气质的界定,并对人们进行强制性的推行和不断重复,最终达到归化的结果。这种霸权式的归...

  • 评析黄文焕《楚辞听直》的文学性(二)

    明代的“楚辞”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长期遵循着的以王逸、洪兴祖、朱熹为代表的儒家经学原则,并否定把“楚辞”单纯作为讽谏君王的政治教化的工具,开始自觉地从文学的角度来评价作品的价值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明代特有的反传统的思想倾向和治学方法。黄文焕《楚辞听直》可以说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代表,也是晚明“楚辞”研究中质量较高的且...

  • 诗在声而不在义——乐府的原生态与文人乐府的肇始

    乐府的原生态是歌辞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艺术形式,歌辞的地位逐渐突出起来,音乐性质越来越被忽视,而文学价值越来越被重视。乐府创作逐渐“从歌到诗”,从合乐走向徒诗,从音乐艺术走向文学艺术,从民谣走向文人诗,走进了“用古乐府自作诗”的时代。

  • 冰姿不同凡葩——太清词艺术风貌略论

    顾太清,满洲镶蓝旗人,享有“清代第一女词人”的美誉。太清词以深稳沉着的气格、清灵高远的意境、冲淡自然的语言,铸就了卓然独立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蕴,成为清代词坛的奇葩。

  • 一曲婉转动人、哀怨缠绵的恋歌——白居易《长恨歌》主题别解

    白居易的《长恨歌》主题思想复杂,历来众说纷纭,传统的观点大多认为这是一篇讽刺之作。而笔者认为这是一首婉转动人、哀怨缠绵的恋歌。笔者从作品的剪裁、作品本身所产生的客观效果、作品所选择的材料、诗人自身的写作动机和诗人自身对此诗的分类四个方面,论述了笔者的观点:诗人只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又不拘泥于历史,用回环往复、缠绵悱...

  • 《读四书丛说》之管窥

    许谦是元代“北山学派”的四书学大家,其代表作为《读四书丛说》八卷。该书对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的证成和补充,是研究四书学的重要著作。

  • 论咏红诗作者的接受心理

    《红楼梦》巨大的艺术魅力形成了二百余年绵延不绝的传播阅读史,是中国文学接受研究难得的对象,研究其接受面貌和规律成为有价值而又极富挑战的新领域。咏红诗是《红楼梦》接受反应形式之一,对于探究《红楼梦》的接受心理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认为咏红诗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红楼梦》阅读接受过程中的补恨心理和崇情心理。

  • 论刘熙载的儒道佛圆通思想

    刘熙载,晚清知名文论家,较为人熟知并多次谈及的是其作为一代大儒的一面,但仔细翻检相关史料及其诗词文集,可知儒家思想只是其恪守的根基,同时他又表现出道家的“隐者情怀”和“嗜好佛禅”的另一面,可以说,在晚清儒道佛交融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刘熙载走出了一条比较圆通的思想道路,勾画出一个完整的圆通人格。

  • 论李渔戏曲结构论的美学思想——以《怜香伴》传奇为例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提出的“结构第一”的戏曲结构主张是李渔戏曲美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李渔戏曲结构论的关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第一,戏曲艺术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第二,戏曲。是完整而有机的整体艺术;第三,戏曲是高度重视观众接受心理和审美心理的艺术。

  • 《诗经》和《楚辞》植物描写的异同

    《诗经》和《楚辞》两部诗集中都涉及大量植物。二者的相同之处是对植物的描写都体现了先民的植物崇拜意识,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植物描写的南北地域文化不同。

  • 论陈子昂送别诗之风格

    陈子昂送别诗跳出前代送别诗有送别之名而无送别之实的俗套,诗歌所抒送别之情全是诗人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一扫前代送别诗歌聚少离多、人生无常的悲伤基调,风格昂扬别具一格。

  • 一篇长恨有风情——论《长恨歌》的爱情主题

    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其主题的多元化不断被后人加以阐释,有人认为其主题是讽喻,有人认为是爱情,还有人持折中看法……通过分析文本探析其主题类型,本文持爱情说。

  • 高诱注对《同源字典》及系列字典的修正和补充

    王力的《同源字典》以及刘钧杰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在同源词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历史和理论上的原因,其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通过对东汉时期高诱注释词汇的研究,发现有些同源词与上述几部词典不同,还发现一些新的同源词,并以此对上述几部词典存在的不足进行修订和补充。

  • 谈铜版画艺术语言

    铜版画是一门即古老又年轻的绘画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其艺术语言在不断更新。通过线条,黑白对比,光影的自主性三个方面的分析探究,来应对当今铜版画艺术语言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发挥铜版画的本体语言,创作出赋予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

  • 论隐喻在概念整合中的作用

    Grady,Oakley&Coulson(1999)讨论了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之间的关系,认为这两种理论之间是互补的关系。概念隐喻为概念整合提供重要的稳定的输入空间。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隐喻在概念整合中的作用,讨论基于事物之间相关性的隐喻映现,作为输入模板的根源隐喻,事物之间相关性理论与概念整合之间的关系。

  • 原型范畴理论与汉语词类划分初论

    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人类认知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它有着比经典范畴理论更为突出的优点,语言学可以向认知寻求解释。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探求语言奥秘的有效工具之一。

  • 微席叶汉语词类研究

    本文分析了微席叶的汉语词类。根据其语法著作《汉语初级读本:发音、书写、语法、句法》和中各词类归类,重点分析了其词类划分的标准。我们认为微席叶划分汉语词类的主要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