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语文学刊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38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语文学刊杂志

主管单位:内蒙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672-861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010022
  • 国内刊号:15-1064/H
  • 邮发代号:16-52
  • 全年订价:¥ 163.20
  • 发行地区:内蒙古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文心雕龙》研究
  • 语用学
  • 中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语言学
  • 教学经纬
  • 《文心雕龙·养气》辨疑

    《养气》篇的疑点是关于"气"的内涵,刘勰"养气"的基本含义是作家要保养体气、血气或者精气,具体包括"养心"、"练心"、"养神"、"养性"、"养志"五层意思。

  • 《文心雕龙·隐秀》辨疑

    《文心雕龙.隐秀》的疑点主要有二:一是对"隐秀"的理解,根据文本,隐秀是一种修辞方法,隐即含蓄蕴藉的话,令人余味悠然,秀是一篇文章中最精彩的话。二是补文内容的真伪,各家之说众多,但仍需有新的、有力度史料佐证。

  • 《文心雕龙·指瑕》辨疑

    本篇疑点主要有二:一是指瑕的内容是否妥当,其内容可分为三:一者,内容之暇,包括思想感情与用事;二者,体制之瑕,包括体裁与格调;三者,语言之瑕,包括用词与表达。二是"赏际奇至"和"抚叩酬即"八个字的内涵,刘勰用以代指当时文坛用语之弊——远离本义而"依希其旨"。

  • 沈谦析《文心雕龙》之批评素养论

    台湾著名龙学研究家沈谦在其博士论文《文心雕龙之文学理论与批评》①指出"学"、"识"、"才"为批评家之必备批评素养。所谓"才"系指批评之文才,"学"为批评家应具备的学问与学识,"识"为眼光识见。沈谦阐释了三者相辅相成之密不可分的关系。

  • 气盛·内外·才学——黄春贵释《养气》篇

    台湾学者黄春贵从多角度对《养气》篇进行了解读,认为气盛方可文工;养气有内外之分;养气有关才学。《养气》篇所讲的是怎样才是创作时的最佳状态,虚静后的气盛才有可能达到文工的目的,此外他把养气分为内外,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刘勰论述《养气》篇的目的——通过养气创造一个理想的写作状态,而养气与才学让我们感受到了在写作中作家修养的重要性...

  • “把”字句的事件结构分析

    "把"字句的语义研究一直是"把"字句研究的中心议题。本文通过对"把"字句的各段成分的考察后发现,"把"后名词宾语的受影响性和"把"前名词主语的意愿性是制约"把"字句语义的两个关键因素,前一个因素将把字句宏观分成描述类与结果类;后一个因素将结果类"把"字句进一步分为表处置义和表致使义两种。我们通过对"把"字句事件结构的描...

  • 汉语标点符号发展史述略

    汉语标点符号发展史可概括为在术语方面从离经、句读、圈点到标点的术语变迁;在演进方面从古代萌芽与局部使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系统形成到建国后逐步规范的历程;在形成方面体现出"历史久远、发展缓慢;立足本土,取法域外"的特点;其最终的发展动因则是西学东渐背景下的汉语文字改革和五四新文化运动。

  • “一面”类词语的演化

    "一面"、"一边"、"一头"、"一壁/一壁厢"表示事物的某一个面或是某一端,它们经历了相同的演化过程,最终都语法化为关联副词,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一手"呈现出较强的语法化倾向。文章描写了这类词的语法化过程,分析了它们的差异。

  • 谈《论语》中的语言哲学

    先秦时代,语言问题就已经开始和哲学问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论语》是一部反映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也涉及一些有关语言的哲学问题。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本文借助西方语言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阐述《论语》中的"正名"说,语言对文化的承载作用以及语言的教化功能。

  • 《本草纲目》长度单位量词“围”字考

    "围"字用作量词有两用。本文通过考察,论证《本草纲目》中用作量词的"围"是长度单位量词,用来估量树木等圆柱形物体周长的长度。并通过数据考证,证明"围"表示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围的长度而不是两臂合抱的长度。

  • “挺”字别解——兼谈字典辞书有关释义存在的问题

    "挺"字有"出"义。"尉剑挺"中的"挺"字应释为"出"义最佳,初中语文教材此字注释和各字典辞书有关"挺"字的释义也存在一定问题,应予以纠正。

  • 论“介词+着”现象

    "着"的范畴意义是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持续的体标记,它的功能意义是可以和持续性动词组合。"本、朝、依"等单音节词不是持续性动词,验证标准是后面不能跟"了+时量宾语",因此跟在它们后面的"着"就不是体标记,而是无意义成分,在汉语双音节化趋势影响下,后附有意义的"本、朝、依"等完成词汇化,"着"就相应变成了词内成分。

  • 新词语的词义与语素义——以表限定关系的双音节复合名词为例

    "Xa的X"这个结构是限定关系双音节复合名词性新词语的通用释义模式。限定性复合词的语素和语素义都要受到此格式制约。在此格式的框定下,词语的释义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语素最基本的理据意义、语素在具体环境中细化的意义、语素的语用意义。

  • 中古汉译佛经释词两则

    在中古佛经中,"唯除"义为"只有","嘱累"有"嘱托、托付"义。

  • 小品语言“花园路径现象”的认知语用学阐释

    小品是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语言的艺术。小品的语言幽默风趣、滑稽可笑,其语言产生的幽默是由于会谈双方对相互的认知环境的理解存在差异。听话人在幽默话语的解读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花园路径现象"。"花园路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听话人对幽默经过语用推理而产生的心理反应。由此,我们可以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小品语言产生的"花园路径现象"进...

  • 汉语“数词+个+所属名词+的+名词”格式的非歧义探究

    从一道高考语病题是否有歧义的争论出发,分析语文界对于"数词+个+所属名词+的+名词"格式的歧义认识的定势思维的误区,并进一步探讨语法学界仅从句法、语义平面认定该格式有歧义存在的可能性的不合理性。

  • 现代汉语多项定语非常规排序研究

    文章对现代汉语多项定语非常规排序的语言现象进行了考察和研究。从语义、结构两个层面确定了多项定语的常规排序标准;指出多项定语的排序虽有规律可循,但并非刻板固定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多数情况下,常规与非常规可以互换;一些情况下,不宜使用非常规;一些情况下,使用非常规优于常规。

  • 论中古时期的副词“便”

    根据《史记》《三国志》中副词"便"的全部用例,来动态的认识副词"便"在中古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使用与发展,从而进一步了解其发展轨迹,并为研究同类的其它副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依据。

  • “一上儿”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

    "一上儿"是扬州方言中一个常用的时间副词。其在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从扬州话的语言事实出发,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句,并对其进行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求了解扬州方言时间副词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 句法语义特征提取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句法研究中的语义特征分析法能够有效地分化同形歧义句式,但提取具有主观性,可操作性差。认知语义学中的事件框架将事件元素主要分为行为主体、行为过程和行为客体三个方面,为句法语义特征的提取提供了新的路径。

  • 天津方言阴平字声调分析

    天津方言因其独特的声调而形成一种"方言岛"现象,进而引起了包括天津方言源流在内的一系列问题的探讨。本文试从实验分析的角度对存在争议的天津方言阴平字声调进行分析。

  • 何谓“约定俗成”

    中外学界在"约定俗成"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上都存在巨大分歧甚至混乱,以至于对这一概念出现多种不同用法。分歧或差异主要可归结为三点:1.相对无理据还是绝对无理据;2.单一语境还是不同语境;3.单一符号还是合成符号。

  • 基于大规模中介语语料库的错字书写偏误类型研究

    随着来华学习汉语的韩国留学生数量日趋增加,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问题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我们建立"韩国留学生汉字偏误语料库",用以韩国留学生的汉字偏误问题的研究。按偏误类型对偏误字样进行了归类,以期对对外汉字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应用汉语词典》情态动词释文的语用考察

    情态动词语用释义是学习词典中语用释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应用汉语词典》为语料来源,抽取其中的情态动词及其释文,建立数据库对其语用信息含量及标注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定量定性的分析找出《应用汉语词典》在呈现情态词语用信息方面的特点和不足。

  • 再说《西游记》里的“销猪”

    本文辨析了《西游记》中"销猪"一词的含义,"销猪"应指"阉猪",也作"健猪";同时讨论了与之相关的一些词语。

  • 《泰山石经》研究综述

    《泰山石经》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并被誉为"大字榜书"。如今对《泰山石经》的研究多集中在书者的考证、刊刻年代的考证、书法研究、书法与宗教的关系、残字考辨、描述介绍、文物保护等几类。同时,这也为我们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研究《泰山石经》开辟了新思路。

  • “逐X”与“渐X”的构词搭配和功能差异

    "逐X"类词与"渐X"类词是现代汉语副词的两大基本类,二者在基本意义和表量差别、构词差异与复合变量、形式变换及功能涵盖、词义核心及侧面凸显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从而呈现了渐变副词的内部属性和外部功能。

  • “尚通”观与山水诗兴盛探析

    山水诗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已成共识。对山水诗的兴起原因的探讨,至今仍为学界所关注。本文着重从受王充思想影响下的尚通观念为角度,浅谈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的兴盛原因。

  • 论蒙古族作家杨景贤杂剧《西游记》中的宗教观念

    杨景贤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蒙古族戏剧作家,他的《西游记》写唐僧取经故事,对小说《西游记》影响巨大,在取经故事的演变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受到当时统治者宗教观念的影响,杂剧中表现了对宗教的实用主义倾向,佛道二教也可以相互交融,但作为关注现实与民生的作家,杨景贤在《西游记》中也对宗教作了嘲讽。

  • 恩报观念影响下的燕子楼故事之演变

    恩报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伦理观念,报恩故事广泛存在于中国文学中,女性报恩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燕子楼故事是一个女性报恩故事,盼盼的守志不嫁,以及后人对盼盼行为的赞美拔高,都表现出传统恩报观念对古人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从女性报恩角度切入,透析燕子楼故事的文化内涵,亦可管窥恩报观念对文学之影响。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