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语文学刊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38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语文学刊杂志

主管单位:内蒙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672-861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010022
  • 国内刊号:15-1064/H
  • 邮发代号:16-52
  • 全年订价:¥ 163.20
  • 发行地区:内蒙古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文心雕龙》研究
  • 语用学
  • 中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语言学
  • 教学经纬
  • “敲在人的心坎上”的池莉写作

    池莉是当代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中短篇小说居多,大多描写平民故事和日常生活。作品受欢迎的原因不仅仅是这些写日子的小说道出了平民现实的真实感受和关注平民的现实存在状态,更深层次的是其小说内容流动着诗意的情绪和饱含着哲理的意涵。诗意浸透生活其间,让人们读到了生活的美,而构成生活内质的哲理也表达了众多人生存的意...

  • 从两个中篇论池莉小说中的男性关怀

    在当代文坛中,池莉以特有的女性意识炽照着男性,正如她所说"男人自有迷人之处"。其笔下的男性形象朴实且厚实,然而他们不是英雄,他们活得不太轻松,他们都是在都市间穿梭、在夹缝中行走的历尽人生烦恼又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小人物。池莉在用亲和力十足的笔触讲述着城市中男人的生命历程,诠释着她思想中男人的生存状态,传达着一份对当代男性的深...

  • 真实、有趣、令人回味的孩童世界——读韩静慧童话系列《河马卡拉和他的一家》

    童话长篇《河马卡拉和他的一家》系列,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韩静慧于2007年出版、给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孩子们写的故事。童话系列以河马卡拉为主人公,讲述了卡拉和他的朋友们在家庭、幼儿园中发生的丰富又有趣的故事。故事叙写真实动人、引人入胜,在还孩子以本真同时,娓娓传递了作家所持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 开启我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钥匙——论方卫平对儿童文学书评的学术贡献

    方卫平从事儿童文学研究和教学二十多年来,在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在儿童文学书评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文章围绕方卫平对儿童文学书评的学术贡献这一基本问题,从三个方面重点阐释了方卫平儿童文学书评的基本面貌、主要特征及研究价值。

  • 论林徽因《模影零篇》的儿童视角

    林徽因在《模影零篇》中以她独特的方式叙事,再现了民国初年的民间生活。儿童视角的叙述方式是林徽因小说叙述结构的独到之处,也是京派小说的相似点。在儿童的叙述视角下,林徽因以人性化笔调写出了由人物命运、时代背景共同促就的悲剧美。

  • 《阿Q正传》文本内部的及物性分析

    本文以鲁迅的白话文小说的代表作《阿Q正传》为研究对象,结合现代的语篇分析理论中的及物性结构衔接,对小说的文本内部的语篇连贯,做一简要的分析。

  • 消解死亡恐惧 正视人生艰难——读迟子建《树下》

    迟子建的《树下》主要是通过主人公李七斗的悲惨遭遇将生与死的重大命题蕴寓在人们的平凡生活中,书写了生的艰难惨烈,完成了对死亡恐惧的消解,并以一种温情的笔调点染出人性中的亮点。本文从暗示死亡和希望的"马蹄声"与揭示人生寓意的"树下"两种意象来解读文本。

  • 论《青春之歌》中的女性解放意识

    《青春之歌》是一部渗透着强烈女性解放意识的长篇小说,小说叙述了女主人公林道静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蜕变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成长历程。通过林道静的人生经历,作者着意从婚姻解放、理想解放以及人格解放三个潜在方面来展现和探讨作者的女性解放意识。

  • 品读《受戒》

    小说《受戒》中的人物无论在僧在俗,他们的心态无大欲,易满足,自然、平和。天、人、佛的融合、妥协,"受戒"与"情爱"的奇特统一,值得我们长久品读。

  • 天光云影共徘徊——谈《荷花淀》蕴含的诗歌要素

    《荷花淀》运用散文诗一样的语言,融叙事、写景和抒情为一体,把烽火硝烟的战争场面描写得诗情画意,被称为"诗体小说"。通常鉴赏诗歌,我们从诗歌的语言运用、意境营造、艺术手法等方面入手。同样,赏析"诗体小说"《荷花淀》时,我们也可从这几个角度去品评。

  • 淡淡的月光 浓浓的诗意——《荷塘月色》之诗的意境

    《荷塘月色》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本文从散文的诗意这一角度,把《荷塘月色》所描写的诗的意境与三首唐诗的相似意境对比融合,品味名篇与名句相得益彰的浓郁诗意。

  • 《文心雕龙·附会》辨疑

    本篇疑点主要有三:一是"附会"的实质;二是关于"体制"的理解;三是"扶阳"二句及"表里一体"的所指。

  • 《文心雕龙·物色》探析

    《物色》篇是专门讨论作家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关系。刘勰所阐释的"心物交融"说主要是从"物、情、辞"三者的联系的角度出发,不仅论述了物对"情"的感发作用,同时也论述了"情"对"物"的驾驭与升华功能,并将文学创作的语言表现问题(辞)置于主客体的交融互动中加以探讨,从而将创作实践过程中主客体的相互联系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而这个过程就...

  • 刘勰“养气”说浅探

    "养气"说是中国文论中重要的理论范畴。刘勰首次将"养气"运用于审美艺术的评判之中,使之变成一个纯粹的美学概念。但是,对于刘勰的"养气"说的内涵学术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究其质,刘勰的"养气"说的内涵应该概括为:通过保养精力、保养精神,使作者在创作时达到一种直抒胸臆的自然状态。即刘勰的"养气"说应包含三层意思:保养生理之气、...

  • 李白文化对当代文学与文化影响

    李白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其丰厚的思想和独特的价值影响了世人,也对当代文学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文学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吸取李白文化的精髓,让当代文学与文化更加灿烂多彩。

  • 论庄子的逍遥游与人生修养

    庄子告诉我们人生的修养是"物化"和"具见"的结果。他的"物化"和"具见"指的是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只要具有"道"、"息"的修养,生命之息就不会停止运动,其心胸就会博大升华以达到更高的境界,只有懂得解脱才可能会有逍遥的人生之游。"具见"见地具备,具备解脱之见,人生才不会被物质世界所利诱,不被现实环境所困扰。

  • 论《陌上桑》的影响与传承

    在中国文学史上,《陌上桑》具有长久而广泛的影响。从汉至唐的数百年间文人们对《陌上桑》予以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接受与传承。在音乐方面,文人们一方面"依曲填词",另一方面又以新曲唱旧事;在文学方面,人们或对古辞的信息予以利用,或借为诗题,从多个方面对《陌上桑》予以了吸收。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对女主人公性格、形象的塑造各不相同,使得...

  • 论古代序文与赠序文体

    序与赠序都是以序命篇,但二者却同名实异,序文是写在诗歌或文章前后的文字,述说写作的缘由经过或者宗旨、体制;赠序是古代亲朋离别前的赠文。二者在文体上别是一类。但赠序的产生却与序文有一定的关系,赠序脱胎于序文,由序文演变而来。本文从序文与赠序的产生、发展历史、作用、写作方法予以比较,深入分析二者之异同。

  • 吴镇词探析

    吴镇是清代中叶甘肃著名学者、诗人,他的词集《松花庵诗余》题材广泛、成就较高,有吊古怀今之作、离情送别之作、思乡感遇之作和咏物题画之作。词风豪放与婉约并蓄,构思新奇,用典工巧,语言诙谐自然,代表了清代甘肃学人在词学方面的突出成就,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 古代意象批评研究综述

    意象批评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许多学者对它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理论探讨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本文侧重于对这些梳理和展示。

  • 南朝民歌《西洲曲》的讲解模板

    《西洲曲》代表了南朝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全诗感情细腻真挚,含蓄委婉,想象新奇丰富,比喻贴切新鲜,语言清新自然,极具艺术感染力。是古代文学中的必讲篇目。本文从主题和构思两方面设计此诗的主体讲解思路。

  • 谈李清照的酒词

    宋代李清照的《漱玉词》四九首,其中提到"酒"的有二十一首;《李清照全集(》王步高、刘林辑汇评)收集六十五首词,其中写到"词"的作品有二十八首。作为一代女性词人,李清照不仅具有宋代文人士大夫"诗酒趁年华"的雅趣,而且其爱酒之深在女子中罕见。李清照的酒词,随着她人生经历的跌宕起伏而变化,显得多姿多彩。本文试结合李清照的生平、作...

  • 月映万川 奇光一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月意象赏析

    张若虚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赋予月意象丰富的内涵,把月意象发挥得淋漓尽致,《春江花月夜》从自然之月、哲理之月和情感之月三方面使月意象的内涵得到了全面的丰富与升华。

  • 冯梦龙“三言”中的商人形象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新思潮的兴起,晚明通俗小说的审美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小说中的商人人格中,既表现出了社会新思潮的特点,又继承了传统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晚明短篇小说中独具特色的文学形象之一。

  • 从《李娃传》看唐传奇对女性个体价值的凸显

    唐传奇通过生动的故事描写和人物刻画,展现了唐一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多层次地折射出唐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理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唐传奇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独特、可敬可歌的女性形象。本文以《李娃传》为例,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对女性才识的详细描写、对女性情感的细腻刻画三个方面,探讨唐传奇对女性特提价值...

  • 从《左传》看春秋时代的婚姻现象

    《左传》对春秋时期上层社会婚姻问题有很多记载,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当时的婚姻现象的典型特点是:同姓不婚,陪嫁媵妾制和烝报婚。

  • 《唐诗三百首》之结尾艺术探析

    诗的结尾,为一首诗的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一直为诗人与诗论家所重视。《唐诗三百首》中诗之结尾在表达手法上各有千秋,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从一个侧面展示诗人们独具魅力的艺术匠心。

  • 析《论语》所展示的儒家系统育人工程

    《论语》是儒家的教育经典著作,书中的思想理论呈现着"黄金屋"般的系统育人工程,为弟子们构建了善待他人、奉献社会、头脑智明、长远规划、和谐心灵五大框架,可谓是匠心独具,是儒家奉献给人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 《邯郸记》卢生形象新论

    学界对《邯郸记》中的卢生形象多有论及,但研究者大多将其定位于一个"恶"者,此论失之偏颇,有将问题简单化之嫌。若以新的视角——"情欲论"加以观照,就会发现卢生形象善恶兼具,其复杂性恰恰折射出当时社会保守势力对人、人性的摧残。

  • 山东长山方言的轻声

    山东长山方言中轻声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这种轻声音节调值的高低取决于前字的调值,同时前字因协同发音作用也会发生变调,这是方言学中一般意义上的轻声变调;第二种轻声一般是降调,只有在低调特征的去声后,轻声是微升,它前面的音节不变调。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