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语文学刊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38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语文学刊杂志

主管单位:内蒙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672-861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010022
  • 国内刊号:15-1064/H
  • 邮发代号:16-52
  • 全年订价:¥ 163.20
  • 发行地区:内蒙古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文心雕龙》研究
  • 语用学
  • 中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语言学
  • 教学经纬
  • 论金代全真道词的通俗化创作倾向

    宋金民间词所见不多。近年来"全真道词人群体"逐渐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通过对全真道词的观照,能够看到金代民间曲子词的一些踪迹。在词的通俗化和回归民间方面,全真道词人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将一些较雅的词牌改为较通俗并与全真道相关的词牌名、大量采用民间原生态音乐小调"变身"为新的词调以及对一些词调的改进、使用藏头拆字...

  • 四大名著中人才培养问题的启示

    四大名著具有丰富的人才学价值,其中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多值得今天借鉴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独具慧眼,善于从年轻人中发现可塑之才;二是注意对年轻人加以精心培养,要有耐心和方法,要结合年轻人的个性和兴趣,要多包涵,帮助其克服缺点,以及多鼓励少指责;三是对年轻人要打破论资排辈,敢于破格提拔,大胆使用。

  • 刀光剑影中的绚丽风景——论清代文言武侠小说中女侠形象的性别回归

    在清代文言武侠小说中,女侠一方面继承了唐女侠"侠"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尽量弥补唐女侠"女性"特征之不足,突出女侠作为女性在容颜、情感、女工、女才等方面的特征,使女侠与男侠真正区别开来,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回归性别本位。

  • 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论金钏儿之死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金钏儿本不该死,只因在错误的时间做了件错误的事,王夫人借题发挥,无意中金钏儿就把自己推上了绝路,这是偶然性。为了阻止宝、黛相恋,让宝、钗结合,王夫人必然会寻找一个突破口,敲山震虎;而过惯了有地位又锦衣玉食生活的金钏儿突然失去了贾府这个大靠山,生活没有了趣味,也承受不了外界舆论的压力,最终走上了绝路,这是必然性。

  • 论何景明居家时期诗学思想的转变

    何景明作为前七子的领袖,一向以倡导文学复古著称。然而他真正追随李梦阳倡导文学复古的时间并不算长,大致从弘治十六年到正德二年。正德二年,何景明托病归乡休养,正德三年又被免官,这期间其生命方式及心态逐渐发生变化,诗歌创作呈现出向内收敛的倾向。其后期诗学思想之所以有接近神韵说的倾向,成为诗歌从格调说向神韵说迈进过程中关键的一环。...

  • 李贺神幻诗心理透视

    唐代诗人李贺历来以"鬼才"的面目出现在中国文坛上,因他的困顿的身世、不幸的遭遇、短暂的生命然而却具奇崛的才思。李贺弥漫着鬼气的"虚荒诞幻"的诗作,可从心理角度透视他意识深处鲜为人觉察的东西。

  • 论禅宗对黄庭坚诗歌的影响

    禅与诗的融汇发展到宋代,达到了顶峰,文人和僧人的交往也愈加频繁,出现了文人僧侣化和僧侣世俗化的倾向。禅人以诗寓禅,士人以禅入诗,使盛唐之后的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气象。其中江西诗派鼻祖黄庭坚在这方面成就最为突出,他不但自觉地接受禅宗思想,而且他的诗文理论、诗词创作中无不深深刻上了禅学影响的烙印,以致影响了整个江西诗派,并成为后世...

  • 论《花间集》中的风意象

    "风"意象在古代诗歌中数量众多,面貌丰富多彩,能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审美风尚。《花间集》中主要有三类风意象:清新自然之风,有感发意味之风和香风。其中香风意象数量最多,代表了晚唐五代时文人阴柔绮艳的主流审美风尚。

  • 李清照词语言运用艺术简论

    李清照的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与李清照词的语言运用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李清照词在词语运用上有独特之处,李清照善用叠字,以俗语入词,并喜用色彩词。正是这些独特而出色的语言运用艺术成就了李清照词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 论许浑怀古咏史诗的艺术特色

    许浑的怀古咏史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注重时空的塑造,不仅历史时空和现实时空相互交融渗透,而且时间感与空间感也相互生成转换;注重情与思的融合,使得哲理不至于沦为说教,使言情不流于肤浅;注重意境与意象的创造,将诗人的感伤情怀一唱三叹地表现出来,极富哀婉缅邈的美感。

  • 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璀璨的明珠,解读诗歌意象和意境就是在解读心灵、解读情感,是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已掌握的知识去拓宽作品的情境,从中领会和捕捉作品中更深远的东西,从而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无尽的审美意蕴和审美情韵。

  • 《论语》的语言艺术摭谈

    《论语》作为一部古老的语录体著作,其语言在今天仍被广泛地引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除了在事理逻辑、对话语言技巧处理等方面特点鲜明外,在诸如比喻、排比、反问呼告等修辞、对比衬托的内容处理灵活的句式、个性化的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取得了独到成就。

  • “唐人七言律诗第一”——崔颢《黄鹤楼》赏析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汴州人士,盛唐诗人,为人性异狷介。早年诗作浮艳轻薄,后曾漫游出塞,诗风因之而大振,多有风骨凛然之篇。《全唐诗》录存其诗42首。

  • 从中古音系论李清照《声声慢》叠字的韵律

    李清照《声声慢》起句七组叠字的运用历来博得一片盛赞,但前人多从文学角度进行分析。本文还原这些叠字的中古音,并在中古音系统内部,从多用齿音、清音,选择入声押韵,句调委婉曲折,句内节奏呼应情感递进和巧用叠字创造音效五方面,论述这十四叠字的韵律。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竹文化研究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竹文化研究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研究的方向主要包括:(1)竹与中华文化,(2)竹与文学艺术,(3)竹类词语,(4)竹与宗教,(5)外国竹文化,竹文化的研究视野逐渐广阔。对竹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古代文学与民俗学等学科视野,其中对竹与各地各民族的文化关系、竹与文学艺术的关系、竹崇拜的研究较为全面而透彻,而对涉竹戏曲、...

  • 灵异的象征与魔幻美——《尘埃落定》赏析

    作为小说家,阿来还不愧为杰出的诗人。《尘埃落定》做到了诗歌与小说的完美融合。《尘埃落定》打动读者的,不仅仅是那独具魅力的诗化的叙事艺术,更是那些充满张力与哲理的强大象征意象,以及这些象征所带来的全新的空前的审美体验和视觉冲击。

  • 快感的消解——论《黄金时代》对性描写的后现代重构

    《黄金时代》里的性描写,尽力破坏人物性交环境的和谐、完整和统一,消弭欲望产生的各种子元素,延缓读者阅读的速度,给人以理性思考,这颠覆了传统性叙事文本对性欲快感的追求,因此被赋予了后现代特征。王小波对性描写的重构和对阅读快感的消解,生成了重要意义:性是对政治的反抗,并真实反映了非常态政治统治下人们性交快感缺失的真实。

  • 假面具下的真生活——评严歌苓的《赴宴者》

    严歌苓的《扶桑》、《小姨多鹤》和《第九个寡妇》等作品及其评论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说《赴宴者》的评论却几乎为零。《赴宴者》的叙事话语颇具特色,叙事话语模式通过直接引语与自由直接引语的交替使用,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更能体现小说的主题意义。表面上小说似乎描写了社会及人性的阴暗面,充满了对人生的失望。事实上,小说...

  • 《连城诀》:在贪欲世界中呼唤平民英雄

    金庸的《连城诀》描述了江湖上的一场腥风血雨。在这场围绕《连城诀》展开的争夺中,人们面临着善与恶的较量、正与邪的考验。小说通过人物之间的尔虞我诈将人性中隐藏的贪欲直露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金庸擅长于对英雄大侠的形象塑造,而《连城诀》却避开这种常规的写作模式,用一个不谙世事的乡野小子狄云的形象来对抗贪欲,使江湖进一步走近凡俗世...

  • 影片《霸王别姬》结构与主题分析

    《霸王别姬》是陈凯歌最有代表性的影片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影像呈现,精妙的叙事结构和丰富多意德影像表达,京剧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完美结合,戏剧与现实的浑然统一使得这部影片成为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围绕影片中京剧唱段与人物现实境遇的对应关系对影片的结构作了细致分析,同时对影片主题也做了剖析。

  • 20世纪30年代抒情小说的领军人沈从文

    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是以鲁迅和矛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坛,在"左翼"文学之外,京派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支派。京派作家里尤以沈从文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边城》为代表的许多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的抒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流变中,他的小说以独特的审美风格,引人注目,为京派...

  • 中国音乐文学的传统与当代诗歌发展

    中国古典诗歌文学是音乐文学,诗乐合一的优势,为中国古代诗歌作出很大的贡献。但是新诗无论是在诞生初期或是发展时期,都忽略音乐的作用,这是造成当代新诗如此衰微的一个重要原因。新诗与音乐的分离,不是内在的无法调和的冲突,而是人为分割的结果。当代新诗与音乐相结合,即赋予新诗新的身份——歌词,这是可行的。

  • 析诗歌句式中的倒装艺术

    本文立足于诗歌的句式研究,从语言学中句子内部成分以及复句中偏句和正句的顺序等角度对诗歌进行剖析,旨在揭示诗歌倒装艺术的独特表现效果。

  • 人为什么而活——探析《孤独者》的灵魂

    在鲁迅的小说《孤独者》中,上层统治的代表、看客、"我"、魏连殳表现出不同的活法,命运各有差异。这些极具内涵的意象耐人寻味,他们反映了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人为什么而活。为"吃人"而活的人生阴冷、黑暗又丑恶,为看热闹而活的人生浑浑噩噩、麻木不仁,为理想信仰而活的人生茕茕孑立、无路可走。当时鲁迅在黑暗中还看不清通往理想的路,但是...

  • 网络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在信息消费时代,网络文学作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盛行。由于其草根性、作品内容后现代性、语言新锐性、传播的迅捷化和读者年轻化等特点,网络文学作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身心尚未成熟、好奇心强和接受能力强的青少年参与其中。由于网络作为一个平等开放的平台,一些低俗不堪的文学作品也会掺杂其中。这类作品充斥"拜金主义"的观点,消解了...

  • 从《史记》、《世说新语》的对比看名量结构的发展

    通过调查《史记》和《世说新语》中的名量结构后发现:《史记》中"数+量+名"结构用例比"名+数+量"结构少,而《世说新语》中"数+量+名"结构用例比"名+数+量"结构多。

  • 《蜀都赋》“木艾”考辨

    《蜀都赋》中有句云:"往往薑梔,附子巨蒜,木艾椒蓠。"其中"木艾"一词向无确诂。文章认为"木艾"即后世所谓的"艾木",即食茱萸。

  • 《祖堂集》“且”类关联副词使用初探

    文中描述了《祖堂集》及其他同时代文献中"且"类关联副词的用法,并分析其在语义上的一些特点。

  • 非即时通讯语言中的反馈项目

    本文定义了非即时通讯语言,分析其语境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真实语料初步探讨了以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为平台的非即时通讯语言的反馈项目及其表现形式、主要功能等,并从信息传递方式和传播媒介等角度分析了非即时交际过程中的反馈项目特点及成因,认为反馈项目也包含了表示会话者进行或继续会话的状态和意愿的积极信息及消极信息。

  • 高丽藏本《慧苑音义》与玄应《一切经音义》之“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相较说略

    唐释慧苑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简称《慧苑音义》,该书征引大量文献资料,成为后世学者校勘、辑佚、辨伪的珍贵资料。在慧苑之前的玄应有作《一切经音义》,此书包含对《大方广佛华严经》的音义,慧苑曰"新译"是与"旧译"相对而言,二书在内容、引书等方面有着相异之处,文章将二书所引部分条目之异处进行略探,以期通过这些相异材料为进一...

热门期刊